运城社区
首页
论坛
资讯
图库
动态
圈子
手机版
开启辅助访问
请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快捷导航
在线
咨询问答
运城声音
运城公告
运城时讯
讲读运城
聊聊说说
文史
风土人情
运城书画
运城文学
古今人物
古今运城
运城方言
生活
餐饮美食
休闲时尚
品牌故事
图说运城
家装工匠
分类资讯
广场
健康中心
情感沙龙
品牌广告
优卡购物
运城商家
用户名:
忘记密码?
密 码:
下次自动登录
QQ帐号登录
微信帐号登录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当前位置:
社区
›
运城文史
›
运城古今
›
稷山农村综改蓄势待发
刚刚去过
稷山农村综改蓄势待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3 10: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稷山县晋龙集团鸡蛋分拣线。
稷山县姚村板枣工坊。
汾河稷山段美景。
前不久,财政部农业农村司公布公示了《2023年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名单》,全国共有22个县(市、区)入选,稷山县榜上有名,是山西省唯一入选的县。
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和《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部署的重要项目,此次成功入选对稷山县乡村振兴以及农村综合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日前,记者前往稷山,走访了农村综合性改革相关职能部门,深入了解当地在乡村富民产业、数字乡村发展、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治理产业等方面的发展优势,以及入选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县后的具体安排和初步进展。
为何能入选 底蕴深厚改革势头强劲
稷山是后稷故里,地处黄河流域、汾河谷地,汾河自东向西穿境而过。此次成功入选2023年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县,与稷山多年来强劲的改革势头密不可分。
近年来,稷山县委、县政府始终以农业农村改革为主线,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抓手,扎实推进特优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和基层乡村治理等工作,高规格举办了两届“后稷论坛”,推出“稷山四宝”公用品牌,获得6个农业方面“国”字号招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新成效,在推进农村综合性改革上具有良好的历史优势、发展基础和鲜明特色。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稷山县始终把粮食安全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确保粮食稳产高产。全县现有耕地57万亩,基本农田41.68万亩,高标准农田25.85万亩,粮食种植70.6万亩,粮食功能区40.35万亩,年产粮食2.74亿公斤,是全国产粮大县和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粮食生产托管率达97%以上。
稷山县紧紧围绕“特”“优”战略,培育打造了板枣和蛋鸡两大特优产业。目前,全县板枣栽植面积达15.3万亩,年产干枣6000万公斤,产值达6.5亿元,品牌评估价值101.35亿元。拥有国家板枣公园和吉尼斯认证的“中国最大的千年古树群”,板枣生产系统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稷山是华北地区最大的蛋鸡规模化养殖基地,2021年创建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具有规模大、链条长、技术强、品质优等特点,构建了全程质量追溯体系和管控体系,实现了无抗、有机、绿色,获得“圳品”标识,进入香港市场。
稷山县委、县政府全力打造“稷山四宝”品牌,不断构建“公用品牌+企业品牌+
产品
品牌”的品牌体系和“线上线下+百城百店+体验展示”的营销体系,进一步规范标准管理,拓宽销售网络。目前,已成功发布“稷山四宝”LOGO和吉祥物,并建成“稷山四宝”旗舰店1家、标准店7家、快捷店5家,农民专业
合作社
共建立
农产品
质量可追溯体系8个,注册商标60个,“三品一标”认证产品58个,绿色食品认证29个,全国“农超对接”11家。
稷山县坚持把村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作为推动新型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按照“党建引领、村企共建、机制创新、品牌赋能、产业振兴、共同富裕”的原则,构建“资源共用、要事共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村企利益共同体。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稷山县坚持“引才、培育、合作”三措并举,让人才“活水”焕发乡村“生机”。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不断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现代化新型农业健康发展。近年来,多渠道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85人。2022年通过开展“线上线下订单式”
培训
,共培训进城务工人员7000余人,培训后
就业
率达到80%以上。
近年来,该县先后实施了蛋鸡综合服务中心、蛋鸡大数据平台、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等项目,打造集智慧畜牧、智慧城管、智慧安监、智慧农业、智慧环保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全县以电商销售为主体的合作社有52个,年销售各类农产品达3.8亿元。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是农村改革的关键领域。稷山县现有528个基层党组织,其中包括4个工委、30个基层党委、12个党总支、482个党支部、13168名党员。全县紧紧抓住党建引领这个关键,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补齐基层党组织治理短板,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稷山县共有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16家、家庭农场151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99家。稷峰镇村集体经济组织有51个,以村企对接型组织为主;化峪镇村集体经济组织有23个,其中党支部+农民合作社型组织9个、集体经济+农业生产托管型组织3个、村企对接型组织10个、“五好红色村”型组织1个。
入选后咋安排
2乡镇9村被划定为试点区域
根据《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年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稷山县主动对接,精心谋划推进,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各乡镇、相关部门和企业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了富民产业、数字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治理四个专班,为试点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同时,建立完善了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协调议事机制,坚持每周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困难问题,提出措施建议,服务项目建设。由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县委、县政府“两办”督查室,按照项目计划推进表,全程进行专项督查,推动各项工作高效高质。
“入选2023年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县后,我们按照‘实施区域集中连片、规模适中、边界清晰,建设布局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的原则,综合考虑基层组织战斗力、农村综改积极性、发展水平和基础建设条件等因素,选择稷峰镇姚村、加庄村、陶梁村、贾峪村、吉家庄村,化峪镇宁翟村、刘家庄村、化峪镇村、西段村共9个村作为本次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区域。”稷山县财政局局长杨志军介绍道,试点区域内侯西铁路、京昆高速、菏宝高速、呼北高速穿境而过,108国道、233省道纵横交错,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为农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试点区域9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在10万元以上,其中宁翟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4.13万元。
此次试点目标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村综合性改革为抓手,坚持党建为旗、产业为基、改革为要、数字为翼、文化为魂、富裕为本,通过科学规划、统筹协调、政策引导、资源整合和机制创新,将试点区建设成后稷农耕文明的传承区、农业特优战略的标杆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示范区和农村综合性改革的样板区。
试点实施周期为2023年—2024年。为做好试点工作,稷山县根据当地农村基础建设现状,结合近几年项目建设经验,经多部门联合研究讨论,确定了合理的项目实施时间节点——
2023年5月底前为申报立项阶段,成立由党政一把手挂帅的稷山县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工作领导小组,做到机构健全、分工合理、责任到人。在充分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基础上,研究制订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实施方案。
2023年7月底前为前期准备阶段,根据项目方案实施规划,办理相关手续,试点区域整体规划设计形成详细实施方案,分项目开展工程预算、投资评审、招投标等工作。
2023年8月初—2024年10月底为施工建设阶段,全面启动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各项工作,加强项目的监督管理和建设工期检查,确保建设工程保质保量并按期完成。
2024年11月底前为竣工验收阶段,完善相关工程项目资料、财务资料,以稷山县人民政府为主体,组织各相关单位联合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竣工验收,做好绩效评价前期工作,迎接财政部和省财政厅的全面验收。11月底前还为全面总结阶段,认真总结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工作成效、经验、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形成以点带面、辐射全市的示范效应,为全省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提供范本,形成可
推广
的建设经验。
入选后怎么做
围绕四大机制赋能试点发展
2023年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将创新“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数字乡村发展、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治理”四大机制作为重点任务。
稷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文峰介绍道,全县将以粮食作物为基础,以板枣、蛋鸡两大“特”“优”产业为支撑,坚持全维度开发、全周期利用、全县域培育、全政策支持,通过实施立体种养、设施农业、绿色循环、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等,着力打造“粮食+板枣+蛋鸡”的循环融合产业链条和“品牌+物流+数字”的多维要素支撑体系,推动实现粮食作物高产高效,特优产业链条发展,一二三产深度融合,产业转型赋值赋能,联农带农作用增强,助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在乡村富民产业方面,有如下安排:
——依托黄汾百万亩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基地项目、“麦香汇”面粉加工项目和小麦制种基地建设项目,探索良田+良种+良品协同增收模式,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以种质资源这一农业“芯片”和耕地这一“命根子”为抓手,持续开展造良田、育良种工作,不断向土地要产量、向科技要能量,巩固全国产粮大县地位,同时推进增量粮食作物商品化,实现精深加工,提升附加值,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依托晋龙养殖新建年存栏900万羽育雏鸡养殖建设项目、蛋鸡预制菜加工项目、稷山板枣标准化生产基地试点项目和板枣深加工基地建设项目,探索种养结合绿色循环低碳模式,以优质高效、低碳循环为目标,在持续巩固板枣、蛋鸡两大产业体量优势的基础上,打破各产业单一发展模式,协同推进“枣—饲—鸡—肥”规模化、绿色化、链条化发展。持续壮大板枣、蛋鸡两大“特优”产业发展规模,以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生产预制菜、功能性食品等提升产品附加值,推进“农头工尾”,助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
——依托姚村文旅综合体建设项目、国家板枣公园农文旅融合项目,探索多元业态带动多元共富模式,在三年内将项目打造成为运城地区和晋南地区具有社会影响的旅游目的地,发展成为中国县域乡村振兴和新文旅产业融合样板。
——依托“稷山四宝”品牌推广项目、农产品物流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探索“品牌共营+统仓共配”双轨协同模式,加快“土特产”品牌化建设,立足“稷山四宝”品质品牌优势,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商户或农户”的大合作体系。
在数字乡村建设方面,稷山县将依托“乡村e镇”建设项目、“板枣+蛋鸡+种植”智慧农业大平台建设项目,探索“数商云拼”赋能乡村振兴模式,以“互联网+农业”为依托,构建农业数字大脑,打造农村电商平台,促进数字数据和
信息
技术与农业生产、农产品上行等深度融合应用。将数据作为农业生产要素,使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流通、运营等各个环节实现有效融合,促进农业自动化生产、最优化控制、智能化管理。
在创新乡村人才振兴方面,稷山县将依托“后稷新农人”人才培育引进项目,创新乡村人才振兴,探索“高层次+本乡土”引才育才模式,坚持高层次引才与本土育才相结合,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在“引才”上,以“百名院士稷山行”活动为牵引,引导鼓励城市高端人才、创业人员、大学毕业生、致富能手等人才到乡村工作和创业。在“育才”上,深入挖掘培养本土人才,通过外出培训、上挂锻炼、跟班学习等多种方式,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乡村工匠、产业发展职业经理人、经纪人等,全方位吸纳各类人才服务乡村振兴。
在乡村治理方面,将依托基层组织赋智赋能项目,探索党建引领“六下沉+双激励”互融共进模式,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围绕农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和村级发展的现实需求,探索财政奖补政策,坚持资源下沉,强化激励引导,持续推进医疗、
教育
、法律、文化、公益、文明服务“六下沉”。
农村
,
蓄势待发
post_newreply
相关帖子
运城市财政局关于下达2023年省级大气、水、土壤、农村污染防治专...
农村符合条件申请分户申报材料及新生儿落户手续咨询
政说心语:国家现代化不能没有农村现代化
朝鲜多个农村换新居
闻喜妇联禁毒宣传进农村
夏县庙前镇规范农村“三资”管理
平陆县气象局 气象科普进农村
省文明办调研河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和农村移风易俗工作
闻喜县 进社区、进农村开展“两癌”防治宣传活动
闻喜县礼元镇到村工作大学生 当好农村班子参谋员 聚焦振兴发展谋实招
万荣县南张乡 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吕德文:农村如何应对人口变化新趋势
清涧街道以工业化推进农村城市化
夏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咨询
河津市实行农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
夏县农业农村局关于遴选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育机构的公告
运城市水务局检查组到河津市检查农村饮水安全工作
河津民警进学校进农村宣传交通安全
河津市清涧街道 以工业化推进农村城市化
运城市安排部署农业农村系统重点工作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刚刚去过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记录场景、分享生活、传播图文,互动视频。
信息、内容、朋友、社交、话题、服务、产品、消费、活动、资讯,运城社区为您代言。
Copyright © 2008-2020
运城社区
(https://www.thch813.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
运城社区
晋ICP备16004466号-2
|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