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社区
首页
论坛
资讯
图库
动态
圈子
手机版
开启辅助访问
请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快捷导航
在线
咨询问答
运城声音
运城公告
运城时讯
讲读运城
聊聊说说
文史
风土人情
运城书画
运城文学
古今人物
古今运城
运城方言
生活
餐饮美食
休闲时尚
品牌故事
图说运城
家装工匠
分类资讯
广场
健康中心
情感沙龙
品牌广告
优卡购物
运城商家
用户名:
忘记密码?
密 码:
下次自动登录
QQ帐号登录
微信帐号登录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当前位置:
社区
›
运城文史
›
运城古今
›
新绛砚笔墨(澄泥砚 毛笔 龙门墨)的非遗传奇
刚刚去过
新绛砚笔墨(澄泥砚 毛笔 龙门墨)的非遗传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27 18: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新绛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为水陆码头,素有“七十二行,行行俱全”之称。文房“四宝”中的笔、墨、纸、砚,新绛就占有“三宝”。
享有盛誉的“四大名砚”之一的澄泥砚,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两千年之久的传统名笔——绛州毛笔,以及历史悠久的特色传统手工艺品——绛墨,是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些文保历史久远,久负盛名,有许多动人的故事。
绛州澄泥砚的传说
春天,是黄河里的小鲤鱼繁殖的季节,鲤鱼跳龙门无疑是一大看点。每到这个时候,小鲤鱼便从不同方向的河流争先恐后来到龙门,想一试身手,化鱼为龙。但跳龙门绝非易事,像古时考状元一样,百里挑一。
相传,有一个汾河的鲤鱼精到黄河跳龙门,没有达到目的。但他是一个幸运者,当他无精打采地返回汾河,路过绛州时,鲤鱼精心想,怎么能这样回去,于是,他变成一位潇洒英俊的秀才,来到汾河岸畔办私塾的老夫子门下,苦读经书。
话说这位设帐授徒的老夫子,生活清贫,他一边教书,一边从汾河岸畔取泥制作陶砚,维持生计。鲤鱼精一边读书,一边跟老夫子学做泥砚,一年时间学会了许多知识、技艺。其间,鲤鱼精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抱负,他想,自己不能金榜题名,还不如投身窑炉,像师傅一样学得一技之长,也不枉报答老师恩德,对社会有所贡献。
制作泥砚是一个技术活,从汾河边挖出泥沙,过滤、晾晒,雕制成泥砚,放到窑炉烧制,有几十道工序,一天下来累得够呛。这天,鲤鱼精突发奇想,泥砚色泽单调、式样古朴,缺乏观赏性,竞争力也不强,是不是能换一种方式,出奇制胜。于是,他观察了一段时间后,趁老师不注意,纵身一跳跃入炉膛之中。霎时,熊熊烈火变幻成五颜六色的奇光异彩。老师不见身边的学生很觉奇怪,当他打开窑门一看,满窑澄砚,晶莹玲珑。砚成出窑,多是鳝鱼黄、蟹壳青、虾头红、豆沙绿,皆为精品。此后,“绛州澄泥砚”便出了名。但老师非常思念他的这位学生,学生却杳无音信。一天,他无意间翻出学生留给他的一首自白诗,上面写道:“我本汾河鲤,龙门失机宜;为报师大恩,投身炼澄泥。”汾河鲤鱼没有成龙,但他的创造精神,流传后人,被人称颂。
绛州毛笔的故事
绛州毛笔常为历代朝廷贡品,与湖州毛笔齐名,素称“南有湖州,北有绛州”。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就曾在《毛颖传》中极力称颂绛州毛笔。全国著名书法家田英章、刘炳森、董寿平用过绛州毛笔后,也纷纷题词留念,以示赞贺。
一千多年前,绛笔就名扬天下。相传,当年制笔祖师爷蒙恬,随着秦始皇东巡,路过绛州时,看到这里商家云集,特别是毛笔技艺超群,锋颖甚好,便亲传造笔技术。
到宋朝,绛州毛笔在大江南北,风靡一时。一日,赵匡胤得到父亲允许,来到绛州投奔他父亲的朋友王御史。王御史有些瞧不起肚里文墨不多的赵匡胤,留住几天,便写信想把他推给河南洛阳的一位朋友,走时连路费都不送。
赵匡胤走出王府,摸了摸空空的口袋,不觉仰天长叹:“天下之大,资助一笔何难求也!”正好被“跳龙门笔庄”的老掌柜听见,错认为这个彪小伙想得一支好毛笔,便走向前笑嘻嘻地对他说:“壮士,幸喜相逢,一笔并不难求,我敬送你狼毫两支。”说着从褡裢里取出毛笔两支,送给赵匡胤。赵匡胤知道老掌柜错听了他的话,真是百感交集,抱拳说:“谢谢老伯美意,来日必定报答。”老掌柜错上加错地说:“两支毛笔,不值几文,望你早日三跳龙门,金榜题名。”赵匡胤谢过老掌柜,迈步朝碧落观走去。
赵匡胤登基后偃武修文,开科取士。一天,他想起自己绛州遇难,老掌柜赠笔一事,遂宣召翰林院大学士:“传吾旨意,今年开科取士,会考举子都要用绛州‘跳龙门笔’。”赵匡胤一句话,把绛州毛笔声誉提高百倍。从此,绛州“跳龙门”毛笔年年作贡品,进贡朝廷,文人学士、达官贵人、书画名家,一朝一代用重金购买绛州毛笔。
几百年来,毛笔一直在新绛县兴盛不衰,如今中城巷还有毛笔一条街。古香古色门厅之上挂着牌匾“于良英笔庄”和“积文斋笔墨庄”传承手工作坊,“于良英笔庄”笔墨苍劲,是我国书法家董寿平所书;书法大师韩左军亦为“积文斋笔墨庄”挥墨:“只道绛州澄砚好,谁知毛笔亦为豪。”绛州毛笔经绛州人代代相传,不断改革创新,工艺日臻成熟,继后研发品种若干,尤以胎毛、羊毫、兼毫为最。
绛州毛笔选料精良,均以优质羊毛、黄鼠狼尾为主,主要由水活和干活两大工序构成。绛州手工毛笔生产已近两千年,鼎盛之时,绛州“笔墨一条街”从业者三百之众。在“笔墨一条街”上,林立着“一品斋”“晋德坊”“翰文斋”等20多家响当当的老字号。
绛州龙门墨的轶事
河津有龙门,绛州有龙门墨,这是路人皆知的事。早在一千多年前,绛州龙门墨就为皇室贡品,曾有“落墨似漆,万年存真”的美誉。有关绛墨的起源,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很久以前,绛州不仅被人称为“南绛北代,新绛不赖”,还有“粮米之仓”之美誉。因为此处山清水秀、政通人和、五谷丰登,家家户户的粮食是大仓满、小囤流。人们安足乐业,丰衣足食,有吃有穿,便把节约忘在脑后,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吃不完的随手扔,更为严重的是有人还拿白馍给孩子擦嘴。这事被巡视的玉皇大帝看到了,十分震怒:“让这里几年冬不下雪,夏不下雨,饿他们几年,让他们长长记性。”果然,这里接连几年不下雨雪。松柏苍翠的峨嵋岭,因少雨缺雪,树木都快干枯了,人们过上了缺吃少穿的日子。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经受大旱三年后的一个风高月黑夜,整个峨嵋岭燃烧起来,变成了火焰山。在林木里,常年生活的玉翅鸟,看到冒着的浓烟,无能为力到处鸣叫,唤醒人们救火。
岭前岭后被唤醒的人们,面对火海尽力去扑打,经过几天几夜的扑打,火总算熄灭。可是玉翅鸟的羽毛被熏得乌黑发亮,被人们称为“乌黑神鸦”。一场大火,让绛州大地到处充满烟火味。人们为除掉烟熏火燎气味,用冰片、麝香、丁香去治疗受火毒害的创伤。
一天,绛州龙门墨坊的师傅不小心把冰片、麝香等香料掺进墨中,结果发现墨锭异香清神、不蛀不腐,同时他在细研矿物做墨成锭的基础上,发现松烟好似油烟。这一不经意的发现让墨坊师傅欣喜万分,后来墨坊师傅又把金箔加入墨泥中捶打制成墨锭,只见质细蕴光,不胶不涩;研墨写字,乌黑铮亮。制作出来的墨闪闪发光,和“乌黑神鸦”翅膀一样,挥毫作书,不浸不晕;泼墨画画,幽香淡浓,尽如人意。
从此,墨锭声名大振,很快被选作贡品,每年以千锭之数进贡朝廷。自此,绛州“龙门墨”誉满神州,很受文人画士青睐。到了近现代,随着钢笔、中性笔的广泛使用,笔墨减少,这一行业渐渐销声匿迹。绛州“龙门墨”也退出市场,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梁冬/文
澄泥砚 毛笔 龙门墨
,
非遗
post_newreply
相关帖子
运城“非遗”走俏龙城
8月14日,市民在闻喜县妈妈手工坊体验省级非遗布艺老虎制作技艺
新绛县拥抱非遗,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运城全市文旅系统 多彩活动展示非遗、文物保护成果
河津文旅局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系列活动
一颗“豆”,两代人,垣曲县非遗炒粸走向规模化品牌化
绛州古城文创产品绽放非遗别样魅力
运城市在深圳大学亮出美食美景非遗名片
非遗项目——河津转花灯亮相央视综合频道
新绛农商银行“贷”动非遗“火”起来
闻喜县积极挖掘特色非遗资源草编工艺
李家堡村 “非遗”村景相融合 乡村容貌焕新颜
泓芝驿梨花节上非遗展览区吸引游客
河津市公布2023年非遗工坊名单
拟认定夏县非遗工坊的公示
省级非遗 “河东说唱道情”沿革
河津西王小花戏和传统美术手绘布画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推荐公示名单
李家堡村转花灯非遗文化馆开馆揭牌
河东书房·党群馆传承非遗经典
关于公布新绛县2023年非遗工坊名单的通知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刚刚去过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记录场景、分享生活、传播图文,互动视频。
信息、内容、朋友、社交、话题、服务、产品、消费、活动、资讯,运城社区为您代言。
Copyright © 2008-2020
运城社区
(https://www.thch813.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
运城社区
晋ICP备16004466号-2
|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