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鲜枣之乡临猗枣业尽欢歌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3-6-15 09: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仲夏,“中国鲜枣之乡”临猗县,5000亩高标准地坑棚内生机盎然,一颗颗红似玛瑙、酥甜脆爽的鲜枣挂满枝头、陆续上市。十余万亩钢架棉被棚、钢架双膜棚和单膜棚、春棚、遮雨棚内的冬枣,有的已进入膨大期、有的正处于快速生长期,枣果青翠、长势喜人……忙了枣农、醉了游人,也吸引了各地客商慕名而来。

冬枣试验站内,新型智能温室大棚项目建设正酣;线上线下,临猗鲜枣错时上市、现摘现发,将乡间美味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各地市场;县城乡村,2023·山西临猗第五届鲜枣文化节筹备工作正有序推进……此刻的临猗,就一个字——“忙”。

坑棚鲜枣销售忙

6月10日,临猗县庙上乡吉令村,大田冬枣树还花开正繁,地坑冬枣大棚内已是硕果累累,临猗战军鲜枣合作社负责人李战军正带领工人采收冬枣。

“这两天一天能采摘百十斤左右,一斤卖三四十元,最高时一斤卖一百多元,比牛肉价格还要高哩。”李战军喜上眉梢。

今年48岁的李战军曾做过苗木生意,2012年开始尝试栽枣树,在当地政府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里学会了枣树剥芽、掐尖、剥树、疏枣等一整套技术。2015年,头脑灵活的他投资百余万元建起了30亩高标准地坑棚。一亩地纯收入比大田栽植时增加了3倍,仅用两年时间便收回了成本。

这几年,30亩地坑棚年纯收入超过百万元。尝到甜头的李战军又在周边县市承包了380亩地,并因地制宜分别建起了钢架棉被棚、钢架棚、春棚、遮雨棚等,既方便管理,又拉长了自家鲜枣的货架期。

“每年从5月底开始,我每天的工作基本上就是摘枣卖枣,线上线下都卖,400多亩地一年总收入在四五百万元。”李战军的好心情溢于言表。

来自贵州的客商张富强与李战军合作近10年。每年这个时候,他都会不远千里来临猗,只和李战军合作。

“一方面是因为战军的枣品质好,脆甜多汁、果面光洁、营养丰富,市场需求量大;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在枣树管理方面技术高,再有‘临猗冬枣’品牌加持,市场反响好,消费者认可。”张富强表示。

和李战军家一样,目前当地5000亩高标准地坑棚冬枣普遍成熟上市、产销两旺。不少枣农告诉记者,2022年每亩地坑棚冬枣产量在1500公斤左右,亩均收益约6万元。“预计今年收益与去年基本持平”。

科技赋能提品质

6月11日,位于临猗县牛杜镇的临猗冬枣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内,一座新型智能温室大棚正紧张施工。记者在现场看到:长100米、宽15米的温室大棚主体已经建成,工人师傅们正在进行棚外保温散热材料和棚内仪器设备的安装。

“与传统地坑棚相比,智能温室大棚土地利用率更高,而且全部采用新型材料,保温散热效果也更好。另外,物联网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像打药、施肥、浇水、温控等,全部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试验站负责人闫耀普说。

传统农业靠天气,现代农业靠科技。新型智能温室大棚的建成投用,实现了鲜枣生产全过程的智慧决策与管控,有效提升了枣果品质,减轻了枣农劳动强度。

据介绍,成立于2022年9月的临猗冬枣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总投资1100万元,目前已经完成土壤检测、生物防控、品质检测等8个实验室和新型智能温室大棚的建设任务,即将建设百枣园和设施栽培核心试验示范基地。全部建成后,冬枣产业科技新机制、新模式将有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生产环节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销售环节也同样如此。庙上乡张庄村党支部书记兼特贡冬枣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滕红革感触颇深。

眼下,地坑棚冬枣已经成熟,张庄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技术托管+统一销售”模式发展起来的8000亩绿色认证设施大棚冬枣也即将大面积上市。滕红革一边筹划着今年的销售工作,一边抓紧订购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冬枣智能分拣线,响应临猗冬枣“标准、质量、品牌、信誉”联动提升的目标要求。

“这不是一台简单的机器设备,而是一整套生产线。它所采用的红外线检测、糖分检测、重量筛选等技术可以从源头上杜绝‘采青卖青’和枣果碰伤等问题,让‘临猗冬枣’品牌更亮、品质更高、效益更好。”滕红革信心十足地说。

枣乡人家喜事多

“地坑棚鲜枣比钢架棉被棚鲜枣早20天上市,钢架棉被棚鲜枣比钢架双膜棚鲜枣又早20天……总之,各种类型棚的鲜枣基本上都是间隔20天上市。”连日来,在临猗枣业博览馆内,庙上乡政府工作人员徐丙晨义务向前来观光旅游的人们一遍遍讲述着庙上枣业四次产业革命的光辉历程和现阶段发展情况。

站在鲜枣设施大棚模型前,他总是会自豪地介绍道:“正是因为有了不同类型的设施大棚,临猗鲜枣的上市时间才由原来的9月提前至现在的5月底,货架期也从2个月延长至6个月!”

6月18日至21日,2023·山西临猗第五届鲜枣文化节即将举办。这是一场属于全县人民的节庆盛会。

为做好文化节筹备工作,和徐丙晨一样,临猗县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积极行动,以期在文化节上全面展示临猗“最美一面”。

“今年鲜枣文化节举办时间比往年提前了3个月,这将对提高地坑棚冬枣销量起到积极作用。”东张镇东莱庄村地坑棚冬枣种植户孙冬旺高兴地说,“虽然文化节刚好碰上农忙,但大家都觉得一定要参加这个盛会。我们村共有1000多亩地坑棚冬枣,枣农们都盼望着能通过文化节学到先进技术、拓宽销售渠道,让我们的高品质冬枣卖上更好的价钱。”

文化节前,在庙上乡山东庄村农文旅融合设施鲜枣示范基地,游客们观枣、品枣、赏景,尽享田园风光的惬意、休闲采摘的乐趣和冬枣特色小镇的独特魅力。

“一路走来,我在不同类型的设施大棚里看到了冬枣开花、结果、生长、成熟的全过程,感觉很奇妙,也欣赏到了高铁飞驰而过穿越万亩鲜枣设施大棚的壮美景象,让我终生难忘。”游客姚女士和她的朋友们说,这里的冬枣很甜,风景更美!

“对于庙上的冬枣大棚,我第一次见就被深深地震撼到了,连绵不绝,一眼望不到边。”近期正忙于游客接待工作的庙上乡城西村到村工作大学生杨爱云说,“展望未来,我们村将在庙上乡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借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打造以技术创新、产业融合、资本化运作等为特征的中国鲜枣产业4.0版先行示范区。”

田畴沃野绘新景,万亩枣林展风情。

当前,古郇儿女正抢抓“临猗冬枣”入选全国名特优新产品名录、庙上乡入选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名单等新机遇,深耕细耘、笃行致远,向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目标阔步前行……

记者 付 炎 通讯员 罗晓庆 闫豪杰
205661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