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永济“问诊”盐碱地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3-5-8 20: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永济“问诊”盐碱地
调查采样、检测化验、引黄灌溉……近年来,在改良盐碱地工作中,永济市进行了积极探索。

目前,全国正在开展第三次土壤普查(以下简称土壤三普)工作。盐碱地专项调查是土壤三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先展开的一项专项调查。作为山西省盐碱地面积较大且相对集中的8个县(市、区)之一,永济市于去年开启了盐碱地专项调查任务,为摸清当地盐碱地现状及改良走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今年4月,这项工作已通过了省级专家组复核。

摸底盐碱地

站在永济市开张镇枣圪塔村地头,即将开始扬花灌浆的冬小麦一望无垠,绿意满满。永济市开张镇农科站负责人吕战虎说,别看现在这麦子长势这么好,以前可不是这样的。

“原来村民都是用井水浇地,井水氯离子超标,浇过的地,地皮都是白盐巴。高标准农田建设给村里修了渠,接上了黄河水。用黄河水浇地成本低,也更方便了。”永济市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介绍,枣圪塔村的耕地是盐碱地,用黄河水改良后,再配合施用有机肥,耕地明显发生了变化,达到了改良土壤的效果。

盐碱地是重要的土地资源,近年来,为充分挖掘盐碱地增产潜力,提升种植效益,永济市委、市政府把盐碱地治理作为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农业农村部门因地制宜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集成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商品有机肥增施、高效节水灌溉配套、排碱沟清淤等盐碱地综合治理技术模式,开展盐碱地集中连片治理,共治理面积约7.4万余亩,取得显著成效。

为摸清永济市盐碱地资源情况及利用现状,准确把握盐碱地治理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2022年,按照全国三普办的统一安排部署,永济市对盐碱地进行专项调查,并研究制定了盐碱地治理的政策,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我们成立了永济市土壤三普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了熟悉并热爱土壤肥料工作的吴俊、何秀平等相关人员组建三普办公室,重点对盐碱地分布区的土壤表层样点进行调查,以摸清盐碱耕地类型、数量、空间分布程度及成因,并提出盐碱地改良利用的对策措施。”永济市土壤三普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李武介绍道,根据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技术规程规范的要求,外业调查人员进入预设样点电子围栏内,现场确认预设样点是否符合目标景观和土壤类型的要求,样点通过代表性核查或必要位置调整后,在电子围栏内选择合适采样位置作为梅花法等混样方法的中心点,并通过外业调查采样App读取坐标、海拔等基本信息,进行成土环境、土壤利用调查,同时采用梅花型、棋盘法或蛇形法等多点混合的方法进行表层土样采集,并现场进行终端信息提交。

此外,永济市还建立了样品流转机制,减少流转环节,保证样品由外业调查队伍到内业检测机构的流转过程高效无误。

盐碱地专项调查是摸清盐碱地家底,分析评价盐碱地利用潜力,进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永济市盐碱地主要分布在伍姓湖周边、涑水河流域、姚暹渠两侧以及黄河滩涂,涉及全市开张、卿头等10个镇(街道),81个村,8个国营单位。以土属为基础可分为硫酸盐盐化潮土,氯化物硫酸盐盐化潮土,重碳酸盐盐化潮土,硫酸盐、重碳酸盐盐化潮土等4个土属。通过对采集到的盐碱地点位土样检测数据统计分析,永济市大部分区域为轻度盐碱地。

在这项工作中,永济市共完成13.7万亩盐碱地的外业调查采样任务,调查采集377个土壤样点,经过山西省三普办专家组和质控组审核转码后,按照相关工作要求和检测内容,对采集到的土壤样品进行检测化验,目前测试数据已上传至全国三普工作平台。

改良盐碱地

在毗邻伍姓湖的开张镇西开张村西北方向,曾有千余亩盐碱滩地,因不适合传统农作物种植而长年撂荒,如今已被打造成南美白对虾水产养殖基地。

永济市在组织工作人员对全市盐碱地状况进行摸底的同时,还结合近年来对盐碱地治理的经验提供了盐碱地改造实施方案。选用适合当地种植的冬枣、苜蓿、水稻等耐盐碱作物,来增加地面覆盖,减少地表蒸发,增温保墒,抑制盐分上升。这就是永济市在生物防护、以渔治碱方面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

2016年以来,永济市在引进“盘玉8号”“盐丰47”“秦娜”等3个优质耐盐碱水稻品种的同时,大力推广“以渔治碱”技术,采用稻渔生态综合种养、稻田养蟹、稻田养鱼等生态种养模式,因地制宜开展耐盐碱水产品养殖。目前,已推广水稻种植8000余亩。

除此外,永济市还摸索出系列盐碱地改良方案。

——井灌井排、疏通碱沟。永济市不少盐碱地都是采用井水灌溉,灌溉水质全盐量和氯离子超标,不符合农田灌溉水质的要求,通过打深井,盐碱耕地优质水源的灌溉面积增加。伍姓湖周边及涑水河沿岸排碱沟,多数为上世纪80年代初期所挖,排碱沟沟内被淤泥、杂草、农药瓶等异物填充,过路桥涵的过水管道,已多半淤塞甚至淤满,无法过水,通过完善或新挖排碱沟,降低地下水位,排除有害离子,减少盐碱危害,提高农田排盐抗洪能力。近几年来,当地累计配套、修复机井30余眼、新建提水泵站11座、清淤排碱沟4.6万余米,解决了多年的土壤滞水问题,减轻了土壤盐分危害。

——引黄灌溉、洗盐压碱。历史上永济市就有引黄灌溉、洗盐压碱的习惯,多数盐碱地已成为引黄灌溉的受益区,还有部分区域由于没有灌溉渠道,给引黄灌溉带来了很大困难。通过近几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新设D60U型渠20.9km、D40U型渠42.6km、D50U型渠8.5km,使6万余亩盐碱地受益。通过利用引黄灌溉,基本结束了长期使用全盐量和氯离子超标的浅层地下水灌溉的现状,减轻了土壤次生盐渍化危害,解决了农民多年来难以解决的问题,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明显改善。

——合理耕作、培肥土壤。在盐碱地上推广秋深耕、春浅耕技术,提高土壤通透性,减少毛管蒸发,促使盐分下行,疏松土壤,为作物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同时增施有机肥、科学施用化肥,进一步协调农田土壤养分状况,增强作物抗盐能力。2019年—2020年,当地在黄河滩涂、卿头镇伍塚村、关家庄村、千户营村等,开张镇寒暑村、黄旗营村、三义村、朱家庄村、石桥村等村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施商品有机肥8000余吨,推广面积6万余亩;推广小麦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施用配方肥和新型肥料2400余吨,推广面积6万余亩,尤其是在2022年肥料“三新”技术模式的应用过程中,在小麦种植区域推广了稳定性肥料,减少了氮肥用量,改变了由于化肥施用过多而造成土壤板结的症状,取得了明显的技术效果,项目区土壤肥力明显提高。

——化学改良、科学治理。为了减轻盐碱危害,根据不同区域盐分特点,在春播前或秋收后,合理施用土壤改良剂硫酸亚铁,随有机肥一起用旋耕机耕翻入土,起到了络合、螯合、替代、减弱盐碱的作用,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降低了盐碱危害。

记者 范 娜
200641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