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古时的“朋”与“友”

302 0
发表于 2023-3-28 10:19:1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友字,在甲骨文里是由两个“又”构成,也就是两只右手。一个人只能有一只右手,两只右手肯定是来自两个不同的人,双方用相对灵巧的右手相互配合,互相协调来完成工作,因此产生默契、友好的含义。

右手除了可以使用工具,还可以挥舞武器,两个人同时伸出右手,相当于是把自己最有进攻性的武器交给对方,表示自己没有恶意,是为了友好而来。

在古代“朋”和“友”并不是一个意思。《礼记》曰:“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同门”是指在同一个老师门下学习的人,所以那时的“朋”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同班同学。

孔子在《学而》中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从上下文看,这里的“朋”是指同学或者师兄弟。

“同志”是指志趣相投的人,有共同的爱好和习惯,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所以古代的“友”才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朋友”的概念。

“朋”强调的是客观条件上的一致,而“友”说的则是灵魂层面的共振。两者虽然意思相近,但还是有区别。

朋友是照亮自身的一面镜子,也是互相切磋的人生伙伴。“择良友而友之”,携手并肩,共同进步,才是人生最大的快事。

王磊/文  (《北京青年报》)
196713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公众号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