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原来下化境内藏着这么多瓷器窑_跟着专家去考古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3-2-23 09: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固镇窑的发现,让河津的瓷器跟着热闹了起来。连日来,省考古队一行围绕河津瓷器进行野外考古,希望能有更多的发现。我应邀随考古队去下化查找瓷窑遗址,同去的除考古队的贾尧同志外,还有博物馆的马鹏亮馆长、吾人问津文化志愿者协会的任琦会长。我们的目的地是下化乡碗窝自然村。

    碗窝这个名字挺有意思,单从字面上就能看出这里盛产瓷碗等生活器具。前几年,我多次和《龙门》杂志李再廷主编到这里采访,希望弄清碗窝的历史背景和来龙去脉。当时,我们询问了村里的几位老人,但没有人记得这里什么时候烧过碗。只知道农业学大寨时,村里修地,将村下面沟边成排的老窑址推平造成地。村上面的一些窑址后来也被村民推平做了宅基。目前,村里的老窑址几乎没有留存了,但瓷片却到处都是。在一个叫瓷瓦坡的地方,我们发现了大量的残瓷碎片,但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始终没有得出结论。这次陪专家考古,我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期待的。

    我们早早起来,八点多就到了目的地。贾尧前几天曾专门到此考证过,所以大家轻车熟路,沿沟找了一圈,没有多少新的发现,采集了两个标本,在一个破损的老窑址上又采集到两个新土样,考古工作基本结束。贾尧说,从现存的瓷片来看,这里所产的都是黑瓷,从专业角度判断,时间应该在晚清左右。由于这里有烧瓷的泥料、煤炭和水,不远处又是黄河渡口,生产要素得天独厚,所以烧制瓷器也就顺理成章了。

    从碗窝沟下来,是一条石厂的路,不仅陡,而且险,车子向下穿行,大家心里多少还是有点怕的。好在司机常跑山路,十几分钟,车子便进入龙虎公路了。

    我们第二站考古的地方叫乾泽坡。

    乾泽坡是我的邻村,小时候我曾在这里上过半年学。之前家里过事,我和大姐回老家一趟。路上说起考古的事,她说乾泽坡就有很多窑址。我一下子对此来了兴趣,后经多方求证,大家异口同声,都说有。所以,贾尧临时决定到这里一趟。

    进村后,我电话联系了两位朋友师武印和师文家,由他们带路。还有几位热心村民听说我们要考古,也跟着一路同行。

    乾泽坡的情形和碗窝差不多,由于年代久远,窑址基本上都已毁坏。不同的是,这里以烧缸为主,现存的瓷片基本上都与缸体有关。据村里的师鱼子老人介绍,晚清到民国,乾泽坡共有七十二座窑,从村南到村北都有。由于烧窑,这里的土质十分干燥,后来窑户停烧后,地里也始终长不好庄稼。我们在地里跑了一大圈,基本上没有找到有价值的东西。这对考古来说,未免有点残酷。没有采集到基本的烧制工具和窑址,这里还不能被认定为考古意义上的瓷窑。但事实上,这里曾实实在在烧制过大量的瓷缸,这些瓷缸随着黄河航运大量地被销往全省各地及陕西、河南等地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化地下煤多,十号煤层上又是一层厚厚的缸泥,加上大量的泉水,为烧制瓷器提供了天然的条件。但遗憾的是,这一传统产业并未得到发扬光大。如今,下化的瓷器已成为历史,但其所蕴藏的文化却深深扎根在了人们心中。

吴晓征/文
192645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