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昔日如何闹元宵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3-2-6 17: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宗春启/文

正月十五被称之为“元宵”,又称“元夕”“元夜”。宵、夕,都是夜的意思。元,首也,始也。元宵,即一年当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是中国老百姓的一个重要节日。因为庆祝这个节日是在晚上,所以要燃灯,于是元宵节又被称为灯节。

旧时元宵节是狂欢节

明代的北京城,元夕是灯的世界。最为繁华热闹的地方在东安门外,即今天的灯市口,白天为集市,夜晚放花灯。

届时,还有猜灯谜活动。《帝京景物略》中说:“以诗隐物,幌于寺观壁者,曰商灯。立想而漫射之,无灵蠢”——寺庙道观的墙壁上悬挂着谜语灯,吸引人们驻足冥思苦索猜测答案,无论聪明人还是笨人,都喜欢参与。

灯市里还有令人目不暇接的杂技表演,有《撼东山》《海青》《十番》等器乐演奏,有少年一夜不停地擂《太平鼓》,还有施放烟火的:“以架以盒,架高且丈,盒层至五。其所藏械:寿带,葡萄架,珍珠帘,长明塔等”。“勋戚家有集百巧为一架”,百种烟花逐个点燃,“通宵以为乐”。

灯影之下,孩子们有玩“跳百索(跳绳)”的,有玩“摸瞎鱼”和“打鬼”游戏的,有打太平鼓的。妇女们则梳妆打扮约伙结队走街过桥,名曰“走百病”。

这一夜,“击太平鼓无昏晓,跳百索无稚壮,戴面具耍大头和尚,聚观无男女”。其热闹程度,可以想见。

清朝入主北京,将灯市徙至外城,内城从此有灯无市,灯市口的灯市遂不复存在。清代震钧的《天咫偶闻》中说“灯市在明代为极盛之地”“今不可问矣”。

花会因元宵节而兴旺

在元宵这个百姓狂欢的节日里,花会是必不可少的。花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代的腊祭。一年农事完毕,人们献上供品以报答神明的庇佑,同时,还要用箫鼓、杂耍、歌舞、滑稽戏等来取悦神明,称之为“赛祭”,又称之为“社火”。花会与戏曲皆由赛祭发展而来,戏曲用歌舞,花会则靠搞笑和特技:高跷、扛鼎、顶杆、弄丸等。

唐代,杂技表演已出现在贵族出行的仪仗队伍中,这就很像后世的花会了。敦煌莫高窟中唐代壁画《宋国夫人出行图》中,出行队伍即以杂技“载竿”为前导。

社火大规模出现在元宵节,始于北宋。《宣和遗事·前集》中,有一首描绘东京元宵盛况的词,其中道:“金莲万盏,撒向天街。讶(yà)鼓通宵,华灯竟起。”讶鼓,即讶鼓戏、讶鼓舞。据《朱子语类》,讶鼓舞里,有男子,有妇人,有僧道,各色人等无所不包,都是装扮的。表演者大都是年轻人,脸上涂脂抹粉,用种种憨状以逗人发笑。这种表演形式一直流传至明清。

讶鼓戏,只是各种舞队中的一支。追忆南宋都城临安风情的《武林旧事》一书中,有关于“舞队”的记载,名目有七十种之多:查查鬼,贺丰年,长头,兔吉,瞎判官,旱划船,还有乔捉蛇、乔学堂、乔宅眷。所谓“乔”,就是“假装”的意思。这些名称,与所扮演的人物有关,或许也有简单的情节,主要以滑稽搞笑吸引观众。《水浒传》第三十二回“宋江夜看小鳌山”记载,元宵夜,宋江到清风镇上看花灯,见一伙人围住一个大院门看热闹。“锣声响处,众人喝彩。宋江看时,却是一伙舞鲍老的”“那跳鲍老的身躯扭得村村势势的。宋江看了,呵呵大笑”。

宋朝花会舞队之所以兴盛,是因为得到朝廷的支持。据《武林旧事》记载,进入新年,“渐有大队如四国朝、傀儡、杵歌之类,日趋于盛,其多至数十百队。天府每夕差官点视,各给钱酒油烛,多寡有差”。

元宵之夜架起鳌山

用彩灯搭起一座鳌山来,是北宋的一大创举。宋代词人向子(yīn)《上元词》:“紫禁烟花一万重,鳌山宫阙隐晴空。”这可不是夸大之词。据《宣和遗事》记载,宣和六年,大内前的鳌山从冬至就开始搭建,高十六丈(约50米),宽三百六十五步(超一里半地);中间的两根鳌柱高二十四丈(80米),上盘金龙,龙口里点着一盏灯;中间挂一大牌,上写八个金字:“宣和彩山与民同乐。”

元朝的大都城内,元宵节在琼华岛前高搭鳌山,有马致远的词为证:“春城春宵无价,照星桥火树银花。妙舞清歌最是他,翡翠坡前那人家,鳌山下。”

清代,从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七,礼部、户部、工部都挂灯,其中以工部的灯最为精巧。各大寺庙也有灯,什刹海周边的寺庙善做冰灯。商家凡是店铺有廊子的,无不在灯节期间各显其能。前门外各大布店,制作的宫灯尤其精致。点心铺挂的灯最有吸引力:在精巧别致的方灯上,画有《三国》《水浒》《红楼梦》等故事。

民国以后,北京城元夕花灯最多、最好看、烟火放得最为绚烂的,一度是天桥的城南游艺园,当年曾轰动九城。

(《北京晚报》)
190311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