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荒凉处,榴花如火 ——萧红印象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2-12-12 10:5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荒凉处,榴花如火 ——萧红印象
       她的文字,看过了便不会忘记,仿佛刻在了脑子里似的。

  她写“饿”,饿到想去偷挂在过道别人门上的列巴圈,想“拿什么来喂肚子呢?桌子可以吃吗?草褥子可以吃吗?”

  她写寒冬里“最末一块木柈”,不能生火,借来了木柈,还没有米,再借了钱买来饼,木柈又只剩了一块。“心很酸,脚也冻得很痛,打算哭了。但过了好久,眼泪也没有流出,因为已经不是娇子,哭什么?”

  她写“进当铺”,说“我就愿意进当铺,进当铺我一点也不怕,理直气壮”。像个自己给自己唱歌壮胆的孩子。

  这都是她离开家以后的生活,不是小说。她的小说里有更凄凉的命运和更残酷的现实。还记得祖父对她说:“有钱的孩子是不受什么气的。”她本是个有钱的孩子呀,为什么要自己跑出来受这些苦难和血泪呢?若祖父活着,该怎样心疼?就是那个一直“打斗着生活”的父亲,当真没有一丝怜悯和顾惜吗?他究竟是知不知道女儿的挣扎呢?

  没有研究过她的生平,我知道的,认识的,只有她留在纸上的文字。而她的文字,永远像在讲述于己无关的往事,只是白描,只是还原,不动声色。

  她写《生死场》、《呼兰河传》,都没有什么了不得的传奇故事,也没有什么大团圆的结局,甚至没有什么脉脉的温情,就是一个经历过的朋友,坐在身边讲述她的所见所闻,想到哪里说到哪里,遭遇过什么就说些什么。

  她写“母亲一向是这样,很爱护女儿,可是当女儿败坏了菜棵,母亲便去爱护菜棵了。农家无论是菜棵,或是一株茅草也是超过人的价值”。不仅女儿,儿子也一样。王婆就是“像山间的野兽要猎食小兽一般凶暴”,把儿子脚上的靴子脱下来,让他赤着脚在雪地上走,因为“一双靴子要穿过三冬,踏破了那里有钱买?你爹进城去都没穿哩”。

  她写女人生存的艰难,写打鱼村最美丽的女人月英,怎样从温和多情令人愉快和温暖,变成鬼一样污秽恐怖。因为快死了,丈夫说她用不着被子了,就用砖依住她,任她为一碗水惨厉地嚎哭,任她臀下生蛆,任她受尽折磨终于死去。

  她写女人生产就是一场刑罚,自生自灭、以命搏命的悲情,少有喜悦。结局不是产妇死,就是孩子死,幸好都活着,也难保能长大。小金枝就是“来到人间才一月,就被爹爹摔死了”。

  人间就是一个生死场。她写被压迫者如何反抗,又如何落入设好的圈套,写他们为着一点亮光,将生命泼出去的悲壮。

  字字惊心,字字血泪。把生活和生命的本来面目,生生地切开呈现出来,让人无从回避,也无可挽回。

  《呼兰河传》里,一片荒凉。

  她反复地写“我家是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感觉到荒凉,是因为见识过热闹繁华,但荒凉是从哪儿进来的,却无从知晓。

  她写人们“被父母生下来,没有什么希望,只希望吃饱了,穿暖了。但也吃不饱,也穿不暖”。她写“逆来的,顺受了。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

  到底是有钱人家的孩子,衣食无忧,而且当年还有非常爱她的祖父,所以有闲暇和余心,能够以同情的目光,远远地注视着人间的悲欢。那些残酷的、麻木的、冷冰冰的生死,因为隔着热闹和温饱的距离,赤裸的伤口,尖锐的疼痛,仿佛都在别人身上,自己还能够身在事外地予以同情。

  然后,“老主人死了”。小主人呢?“逃荒去了”,从此,身无所属,心无所归,掉入了比她笔下的生活更残酷的生活。

  她的文字,粗粝而精致,冷静而热烈,就是有这样的震撼和感伤。她是有天才的,否则不应该经受传奇一般的人生,每每想到她仅仅活了三十一岁,就不由得痛心。是的,年轻的时候,人们都在追求璀璨、耀眼的轨迹,到了一定的年纪才知道,庸常也是幸福。而萧红,是体会不到的,因为满腹的才华催逼她,不能不倾情,不能不绽放。

  可是,为谁倾情?为谁绽放?从小感觉到的荒凉,原来是天才的寂寞。

  幸好,还有《回忆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在萧红短暂的一生当中,在她留下的近百万字的文字当中,这是少有的明媚而快乐的时期,她整个人都焕发出耀眼的光彩,因为有从心里的欢喜。

  “梅雨季,很少有晴天,一天的上午刚一放晴,我高兴极了,就到鲁迅先生家去了,跑得上楼还喘着”,有什么事吗?不过是“天晴啦,太阳出来啦”。这就是幸福的样子吧,欣赏,理解,敞亮,自在。以萧红的聪明,怎么会不知道,怎么会不珍惜。所以,我们才能在她的回忆里,在看似平淡细碎的记述中,看到一派荒凉处,榴花如火。
185919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