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张俊祥:“秦晋之好”源于政治交易 ──兼议秦晋韩之战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2-11-16 10: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们通常称两性联姻为“秦晋之好”。究其之源,启始于春秋时期秦晋两国的政治交易。

    晋武公、晋献公父子是有作为的两代君侯。到献公时,晋国仅黄河之西的版图,东到今河南省灵宝一带;南至今陕西省华山一带;西到今陕西华县、大荔、澄城、韩城等,共八邑。秦国封为公侯国时间,虽然比晋国晚,但秦国积极推行“作州兵”“作爰田”政策,迅速崛起,“唯齐、楚、秦、晋实强(《史记》)”。由于秦晋均为四强,而且疆域接壤,两国对峙,时有挑战。为了缓和两国关系,晋献公二十年,即公元前655年,献公将爱女穆姬嫁于秦穆公为夫人。从此,秦晋和谐为邻。

    献公九个子女。献公晚年,夫人郦姬(被晋兼并的郦国君侯之女)逼死太子申生,立其子奚齐为太子。献公次子重耳、三子夷吾逃到秦国,史称“郦姬之乱”。据《晋国史》载,公元前651年献公病逝后。秦穆公为了控制晋国,不选“重仁德,又能干”的次子重耳,却选择“弱不好斗,能斗不过”(《左传》)的夷吾,于公元前651年十一月回晋,次年即位为惠公。然而,惠公“不惠”:“背施、幸灾、贪爱、怒邻,四德皆失”(《左传》)。《晋国史》详述了惠公背信弃义、忘恩负义、党同伐异、“娶嫂为妾”、内政不稳等,诸多史实。导致了秦晋大战,史称“韩原之战”,又称“韩之战”。

    周有二韩:西周有一个韩国;东周战国时也有一个韩国。由于有的乡贤,对于前后“二韩”时有混淆,故在此赘述几句:公元前1046年,周克商之后,大约公元前1043年左右开国之君周武王将其四子,分别“封于邘、晋、应、韩,武之穆也”(《左传》)。这里的韩,为西周初,以武王季之子为侯的韩国。故在之前加“前”字;在战国时七雄之一的韩国之前加“后”字,以示区别。《辞海》释:“韩”字本义为“井垣”。前韩的版图为平川,类似周初实行的“井田制”。1931年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韩目云:“韩原,地名……为晋灭。至韩万复采韩原。盖在山西省河津、万泉之间”。《晋国史》第8节专记了前韩的建亡史。文始曰:“韩,在今山西省河津县、万荣县之间”。由于前韩君侯是周朝开国之君武王之子;又地处京畿要地,地位重要。后人为了追念这一荣光历史,所以,原河津县的汾南村,多带“原”“井”,如北原、南原、东、西孝原、平原、东平原;上井、和井等。里望村原为“礼望”,仰望村之西的韩国都城“韩城”,故名。明代河津设四乡:东名仆射,西云太史,北曰沃壤,汾南称“平原”。这个平原,就是前韩疆域。二韩的区别,首先是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前韩是西周时期的侯国;后韩是东周战国时的侯国,二韩相隔600余年。其次是建亡时间不同周克商之后的第四年,即公元前1032年建立,公元前760年被晋国吞并,存续283年;后韩比前韩晚约640年,晋哀公四年,即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公卿从晋国分出,自立为国,史称“三晋”。直到公元前403年,周烈王才正式承认其为侯国。后韩自公元前403年建立,到公元前230年被晋国灭,存续173年。再次是地理位置不同。前韩疆域,北起龙门山和沿黄一段,南至原万泉县北部;前韩之国都或在今小梁乡东南部与原河津县里望乡带“原”、“井”字村之间;后韩疆域在今山西省东南角和河南省中部;国都在河南省禹县。“二韩”风马牛不相及。

    前韩疆域,基本上在原河津县;春秋时著名的“韩之战”,就发生在龙门山之前的韩原。作为历史,河津方志,不宜漏记。

    现在再回首说“韩之战”。晋惠公四年,即公元前647年,晋遭大旱,秦多船输粟相助,史称“泛舟之役”;惠公五年,即公元前646年,秦也遭大旱求晋,惠公幸灾乐祸不救。于是,公元前645年九月(《左传》曰十一月),穆公亲率大军,渡过黄河,与惠公亲率的晋大军,在晋国版图的龙门山之前韩原激战。西汉左丘明的《左传》,司马迁的《史记》、清代的《历代兴哀演义》、上世纪后期《晋国史》中的《韩之战》篇等,诸多精典史书,以及笔者2017年4月编著的《河津古代史韵文选》第一卷《一都四国》,(商王祖乙迁耿设都;皮氏方国,冀、耿、韩侯国)都详述了“韩之战”的起因、地址、过程等。《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回《秦晋大战龙门山,穆姬登台要大赦》载云:“晋军大溃,龙门山下尸积如山,六百乘得脱者,十分中之二三耳”。“穆公使公孙枝率车百乘,押送晋君至秦,虢射、韩简……(略)”七个大夫同押。穆姬力求大赦,又经秦晋大夫谈判,晋割让给秦“河外列城五”(座);惠公答应穆姬重用重耳等五公子。但穆公仍不放心,滞留惠公太子姬圉于秦。惠公于公元前645年十一月回晋。为了进一步控制晋,公元前643年,穆公又将爱女怀赢嫁给姬圉。作为婚礼,将原割让给秦的“河外列城五”归还给晋。《左传》称“秦归河东而妻子”。公元前637年,惠公病逝,姬圉即位为怀公。

    重耳从43岁起(依序)流亡于秦、卫、齐、楚、曹、宋、郑、楚等8国。公元前636年,年已62岁的重耳,从秦回晋,杀死侄儿怀公,即位为文公。在位八年,轻关易道,通商宽农,扩军强军,民富国强,重用贤能(如起用罪臣卻芮之子卻缺);有恩必报(如介子推),全面实行改革,使晋国成为春秋天下五霸霸主(五霸《史记》曰齐、宋、晋、楚、秦);有的史书曰:齐、晋、楚、吴、越)。自此,晋国称霸华夏一个半世纪多。周王赐文公“定天子之位”,策命为“侯伯”,为“五伯”之主。


181413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