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20年前吧,我们门口有一家小商店,就在南华门东二条顶住南华门街的那个丁字路口。门朝东,也就两间门面。那个小店,名头却不小,叫做“太原市糖业烟酒公司经理部”,大约它确实能代表了糖业烟酒公司在这里的一个窗口吧,我很喜欢去那里,买一点杂七杂八小零碎,很方便。
那时已经国企改革,大量的私人企业小卖部街头林立,很快这些国企就没有了市场。一个糖业烟酒公司,两间平房就是“经理部”,够寒酸了。
经常去买点小吃食,也就和营业员熟了。
营业员里有一个女的,年纪偏大,看来足有50多岁了。有时早上去能碰上,有时晚上也能碰上,知道了,他们这个小店三班倒。
一天闲下了,就和老妇人攀谈起来。
交谈中知道她已经58岁,家里男人也就做个零工,两个人的收入过日子都难。
我问她,你在这里上班,一个月开多少工资?
她告诉我200元。
200元?那时我们的工资都还比较低,但我已经接近1000元,一般的单位,职工工资也有几百元。怎么能给人家开200元?
200元的工资,这个小店,还是全天24小时营业。黑天门户敞开灯光大亮的。
你们商店白天也没多少人,黑夜倒开门,值得吗?
她说,咱们是全民所有制呀,老早就这样。现在改革了,还这样。
我不禁为他抱屈,一个月200元,还要三班倒上夜班。你守着这个干甚?
我们单位门口有个收废纸的,开始走街转巷,到后来就守在单位门口,一天下来满车满车,比你这强多了。
干什么不比这个强?
她说,那不行啊,我有单位。离了单位不行。外面也有挣得多点,我不敢走。
我住着单位的房子,我一走,人家马上让我腾房子,怎么办?
我已经58岁了,再两年就退了。再熬两年,退休了,有房子住,也有一份退休金,保险。
这一批退休职工,大约就是那一批养老金从300元起步的低收入人群。年年涨,年年涨,至今也就3000多。退休职工中的低收入人群,年年叫苦,叫苦多年了。
(二)
我们这些退休干部,月月领发的的那一笔钱,开始叫退休金,后来叫养老金,一样。
这一批人,公务员最高,我们这些参公的事业单位低些,也差不多。企业就差了。尤其那些效益不好的企业,干一辈子,退休以后3000出头,多的是。
我是正高职称,按照规定,前些年就领7000多,比那些企业的朋友高多了。有时见了面,不由得就有那么一点优越感。
有一回,和一个企业的领导攀谈,聊起来退休金,按照级别他应该比我低,我于是便心怀悲悯,问他,你现在一个月领多少?
他说,没多少,也就一万四五吧。
我大吃一惊,不是说你们企业低吗,你们按什么发的,能有这么高?
他说,以前在机关的时候,是没有多高。后来我要求下去当总管。退休之前,我们都给董事长总经理之类购买了可观的保险。厂里退休是很低,加上这一块,就高了。继任的也还是自家小兄弟,时不时发点补助什么的,一个月也就一两万。
这可把我惊到了,在我们这个落后的内陆省份,退休了领一两万是吓人的数字。
我自恃高级职称,还准备同情人家呢,让人家好好给我上了一课。
到这几年,听到的消息就更吓人。好多国企的高管,退休前都给自己买下了巨额保险。工厂拖欠货款,可以高额举债,董事长总经理这一块保险不能拖欠。由此我们就看到了吓死人的景观,一边是工厂巨额负债,濒临破产,一边是前领导拿上高级别的退休金优哉游哉养老去了。按他们所说,也挺有道理,厂子反正欠了百万千万,也不在乎给老领导多发这几个钱。反正是负债,多一些少一些有啥。那些全国有名的大型国企,亏损动辄几百亿几千亿,领导也不照样几百万年薪?
再穷的国企,头儿是穷不了。退休了也是接着好过。
国企就这点好,厂子穿心烂,厂长也是好光景。
破产了,那些工人继续去领每月300元吧。现在好一些,去了社保了。
我这个7000块,曾经盲目骄傲了好些年。这下子明白了自己的位置。我这个教授,退休领多少?也就相当于机关刚上班的科长。
在运城给一个朋友说,那个友邦人士莫名惊诧极了,一叠连声叫唤:教授么,怎能等于科长?教授么,怎么能等于科长!
看看工资单,事实就是这样。
不要小看国企呀,各有各的办法。
(三)
提起国企,大家脱口而出就是“大锅饭”。是啊,干多干少一个样,干糟干好一个样,肯定要影响工人的积极性。磨洋工,干私活,偷盗溜号,工厂不垮才怪呢。由是才有了后来的改革。股份制啦,承包制啦,转岗下岗啦,经历了阵痛,于是经济起飞。
听说这几年又有人怀念大锅饭,替大锅饭翻案,这种声音大起来,闹得我们的国企班子,也有些不知该怎么好。到底是个人责任制好,还是共有平均维持所谓国有共有好,我也闹不清现如今的国营厂子到底怎样经营的。
也是有一个机会,我和一个大型企业的头儿聊天。他们的厂子,给高铁生产传感器,这些年效益不错。我问他,你们的厂子怎么样管理,公有啊,私有化了吗?姓社姓资啊?
他笑了,我们是国营厂子,怎么能私有化?怎么能承包制?
没有啊,没有啊,我们的厂子,任何时候都是党领导下的国营企业,公有制。
可是按照过去的全员上班,大锅饭一人一份,哪里能?消极怠工,偷拿,做小活,这个厂子根本没法儿干。
他们现在推行的方案是,除了一些技术骨干,全员放假。放假期间,发放基本工资。
一旦来了项目,一律招标外包,由外包工头挑选车间工人。当然技术工人的等级熟练程度,还是由厂里掌握的,其实大部分还是厂里原来的技工。
一线工人还是原来的人,组织生产却成了外人。
你捣乱吗,你怠工吗?你偷奸耍滑吗?立即除名。
一个外包,奖惩、定额、绩效,都有了。
工人们也知道,这不是给原来的国营厂子干,这是给新任的包工头干,谁敢磨洋工,也没道理磨洋工。干的欢着呢。
没有招录的呢,也许下一次有你。即便你失业在家,对厂里也不会有什么仇怨,毕竟让干不让干,是包工头定下的。
当然,上不上班,收入差距是明显的。
就这样,他们依靠外包,圆满完成一年一年一个一个项目。厂子里的效益非常好。
剔除了一部分人,重用用了一部分人,竟然除了完成国家任务,实现盈利。一部人除了高收入,还养活了另一部分吃劳保下岗的休息的。
你说,全员上岗吃大锅饭有道理吗?让一部分人下岗待业没道理吗?
眼下有人骂九十年代的下岗政策,骂的很毒。其实国企改革,改来改去,无非两条,一承包,二裁员。当然,那些垄断的央企用不着,他们日子好着呢。
这个厂子,是国家的部属企业。担任负责的,当然不是个凡庸之辈,这还会儿他就在我对面看着我,我觉得这老兄有点智慧,甚至有点狡猾。
事实说明,一部分积极劳动的人群,完全可以实现效益,养活自己还有另一群享受福利的人群。这个,和欧美的社会福利制度倒有点像。
我不知道还有多少国企现在这样经营。这样的经营,我有些陌生,有些惊讶,也有理解和释然。
这老兄很小心,离开时连连嘱咐,不要说这主义那主义,我们是国企,国企。
来源:毕星星乡村笔记公众号
星星,山西作家,山西省散文学会名誉会长。著有《坚锐的往事》《河槽人家》等散文集10多种,有“乡村纪事”“乡村档案”“乡村风景”散文系列发表。获过第三届冰心散文奖,赵树理文学奖,在场主义散文奖提名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