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河东张氏鉴藏世家的形成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2-9-2 08:5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河东张氏鉴藏世家的形成
王羲之《初月帖》 (资料图)

有唐河东张氏为书画鉴藏世家,三代贵为宰相,五世递藏书画,始于张嘉贞及其子张延赏,大成于其孙张弘靖,总结于其玄孙张彦远,彦远著《法书要录》《历代名画记》,集古书画鉴藏之大成,今人推为书画鉴藏史之白眉。张氏五代几乎与整个唐王朝相始终,长期居于长安、洛阳两京,家族书画宝藏的聚散悲喜剧在东西二京不断搬演。考察唐代两京因书画鉴藏而建立的人际关系网络,河东张彦远家族是个极好的个案。

张彦远虽一再强调河东张氏家族的世代收藏始于其高祖张嘉贞,今所知张嘉贞有关书画及收藏之事,仅有二三事而已。其一,武周时张嘉贞与收藏前辈钟绍京合作《静法师方坟记》,睿宗时又受中书令崔湜奖掖,透露出嘉贞进入京城即受到鉴藏家的启发;其二,张嘉贞书画鉴藏学本于高道司马承祯;其三,张嘉贞行书作品有“定州《北岳碑》,为好事者所传”。

武周长安年间,张嘉贞受到武则天的任用,至睿宗先天年间官至中书舍人,逐渐显贵。这一时期,正是唐代宫内所藏法书、名画流失的重要阶段。再经唐隆、先天两次政变,珍贵书画多次转手,激发了京城收藏热潮。张嘉贞鉴藏之途,正是肇端于此时此地。

张嘉贞初入长安为官,结识京城书画鉴藏之家。《金石录》载,长安元年十二月所建《周静法师方坟碑》为张嘉贞撰,钟绍京正书。钟绍京为盛唐著名书家,与张嘉贞合作《周静法师方坟碑》正在此时。钟氏也是长安重要的书画鉴藏家,其家藏有王羲之、王献之及褚遂良书法数十卷。另外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有《钟绍京传》,详载所见钟氏画作。逮至先天元年,崔湜为中书令,张嘉贞为中书舍人,最初不为崔湜所礼,戏称为“张底”,后因张嘉贞议事颇有见识,故相推重。崔湜亦是武后至睿宗时期京城重要书画收藏家。钟绍京、崔湜购求鉴赏书画,宗楚客、薛稷因缘际会而得内府御藏,皆为张嘉贞所亲历,或是开启张家收藏之因。

开元九年,张嘉贞因拜相重返长安,其间又从司马承祯问学,开启书画鉴藏之学的门径。两人的师生关系见于《历代名画记》:

司马承祯,字子微。自梁陶隐居(陶弘景)至先生四世传授仙法。开元中自天台征至,天子师之。十五年,至王屋山,敕造阳台观居之,尝画于屋壁。又工篆隶,词采众艺,皆类于隐居焉。制雅琴镇铭,美石为之,词刻精绝。开元中,彦远高王父河东公(张嘉贞)获受教于先生。玄宗皇帝制碑,具述其妙。

此节略述司马承祯的道教法系及生平,特别凸显不仅司马氏的道法传自陶弘景,其辞采及书法、绘画、斫琴等众艺亦皆规摹于其四世祖师陶弘景,玄宗所作碑文盛称其学问、众艺之妙。再者,陶弘景是法书鉴定大家,所作《真诰》整理、辨析真人杨羲及二许笔迹,言之有据,又《与梁武帝论书启》论定梁代内府收藏二王法书真伪,颇重肯綮。

张嘉贞至其子张延赏之间存在代际断裂,张嘉贞晚年得子,张嘉贞去世,张延赏年仅三岁。张嘉贞的书画收藏皆由张延赏继承,但张嘉贞生前未能传授其子张延赏鉴藏之学。史传云张延赏“博涉经史,达于政事”,所读书籍当是张家藏书。至于张家书画收藏得以延续,关键在于玄宗的文化氛围和肃代之际的收藏机遇。因肃代之际,长安屡经战乱,兵连祸结,内府法书名画损失惨重,张彦远叙其大略云“禄山之乱,耗散颇多,及德宗艰难之后,又经散失,甚可痛也”,徐浩云“潼关失守,内库法书皆散失”,其后“吐蕃入寇,图籍无遗”。战乱之后,唐廷也曾收拾旧藏,企图复原其旧。徐浩等人努力搜求的法书名画因“肃宗不甚保持,颁之贵戚,贵戚不好,鬻于不肖之手”,张怀瓘云“〔内府书画〕既所不尚,散在人间;或有进献,多堆于翰林杂书中,玉石混居,薰莸同器”,正可互相印证。张彦远云“物有所归,聚于好事之家”,所谓聚于好事之家,实即河东张氏家族。贞元之初,正值张延赏拜相,是其家族鼎盛之际。张家所藏法书名画,如王羲之草书《初月帖》、冯承素摹本王羲之正书《乐毅论》《兰亭序》,顾恺之《清夜游西园图》均为贞观内府旧藏,极有可能是肃代之际内府散出者。聚于好事之家的途径则是经由长安的书画市场,当时市场上真伪杂陈,切须鉴识者才能分辨。张怀瓘云“二王书中多有伪迹,好事所蓄,尤宜精审,傥所宝同乎燕石,翻为有识所嗤也”,张延赏搜求书画,正是借助市场上的高明书画商贾。张彦远云“贞元初有卖书画人孙方颙,与余家买得真迹不少”,孙方颙又名仲容,“亦鉴书画,精于品目,豪家所宝,多经其手,真伪无逃焉”。孙方颙经手为张家所购皆为真迹。此外,张延赏还收藏当代名家的精心之作,如大历四年,延赏收藏弘词科举子齐暎的山水画,建中四年,曾邀山水树石名家张璪为其平康坊宅画八幅山水障子。总之,张延赏逢此机缘,家富于财,依靠鉴识高明的书画商贾,故能奠定河东张氏鉴藏世家的地位。

张延赏有张调、张谂二子,张调后改名为张弘靖。张延赏的书画藏品分由两子张调(弘靖)和张谂继承。张弘靖是延赏长子,继承了长安平康坊宅和洛阳思顺坊宅。河东张氏至张弘靖一代已三世宰相,积累丰富的文化资源,包括书画藏品和社会声望。张弘靖拜相制词赞其学养,称有“蕴积稽古之学,发挥经纬之文”,自是家族传承,其中稽古之学,既是稽考古代典籍之学,又是搜求古器书画之学。张弘靖鉴藏之学的培养,当与张延赏的收藏经历有关。张弘靖生于乾元三年或上元元年,至建中四年朱泚之乱时弘靖已近而立之年,建中四年邀请张璪画八幅山水障子,贞元初年经孙方颙购入书画真迹,皆为弘靖亲历;尤其前者,延赏时在四川成都,此事当是弘靖亲手经办。如上经历使张弘靖得以亲近画家和书画商贾,渐染收藏之癖,且具鉴识、铨次之能。其家云弘靖“金帛散施之外,悉购图书。古来名迹,存于箧笥”。又云“大父高平公(张弘靖)幼学元常(钟繇),自镇蒲陕,迹类子敬(王献之),及处台司,乃同逸少(王羲之),书体三变,为时所称”。幼学元常,当为张延赏的偏好,史载延赏墨迹“妙合钟〔繇〕、张〔芝〕”,所学范本或即张家早年所得钟繇《道德经》;自元和四年为陕虢观察,书法全似王献之,钟繇、子敬有古质今妍之异,差异极大,后者应是弘靖自己的喜好;其后元和九年弘靖拜相,书迹转而同于王羲之。张家藏有二王书迹五卷,其中有冯承素摹本王羲之正书《乐毅论》、行书《兰亭序》、草书《十七帖》等名迹,皆为弘靖之好。张弘靖鉴藏之学的培养颇具影响的还有陇西李勉、李约、李缵父子。李家亦为鉴藏世家,张延赏、弘靖父子与李吉甫、李德裕父子的交往也有收藏群体互相欣赏、激发的作用,是河东张氏鉴藏世家形成的重要一环。

张弘靖收藏生涯中有两次惨痛的损失,其一是元和十三年被迫进献所藏书画精品,其二是,长庆元年遭遇朱克融之乱而散失。张彦远记其事云“元和十三年,高平公镇太原,不能承奉中贵,为监军使内官魏弘简所忌,无以指其瑕,且骤言于宪宗曰:‘张氏富有书画’。遂降宸翰,索其所珍。惶骇不敢缄藏,科简登时进献”,更加惨痛的是“其余者,长庆初,大父为内贵魏弘简门人宰相元稹所挤,出镇幽州,遇朱克融之乱,皆失坠矣”。二事起因都是张弘靖与宦官魏弘简之争端,且前后相接,造成张家所藏几乎丧失殆尽,成为最为痛苦的记忆,其孙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反复提及。张弘靖之弟张谂同受熏染,亦有收藏之癖,其洛阳修善坊宅建有萧斋,将南朝萧子云飞白壁书嵌于斋内以观赏,然此宝藏约在文宗时代被权臣王涯仗势抢夺,其后毁于甘露之变,亦是张家藏品的重大损失。

张弘靖有子四人,分别为张文规、张景初、张嗣庆、张次宗,张文规之子即张彦远。

较之前代祖先,张彦远癖好最深,但他面临两方面的困境,一是“不见家内所宝,其进奉之外,失坠之余,存者才二三轴而已”,一是“不得窃观御府之名迹,以资书画之广博,又好事家难以假借,况少真本”,本家所藏已失,而公私两类收藏皆难寓目。祖父张弘靖的两次藏品散失,其时彦远年纪尚幼。这两次书画藏品的散失,是张氏家族最为痛苦而深刻的记忆,张彦远自幼年就致力于搜寻张家先祖的书画旧藏,与当时名流交往,经眼法书名画极多。张彦远总结了张家五世收藏的心得,指出鉴藏家当具备收藏、鉴识、阅玩、装褫、铨次等方面的学识和眼光,《历代名画记》充分展示了张彦远在以上各方面,尤其鉴识和铨次两项的才能。对于所余书画,他抱定“虽有豪势,莫能求旃,嗟尔后来,尤须靳固,宜抱漆书而兴叹,莫将棐柿以藩身”的理念,誓与之相始终。绘画方面,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详述历代画家的传世名作及两京寺观的壁画;法书方面,《法书要录》卷十详录了王羲之、献之父子传世的法书内容,且记载了张家鉴藏的盛衰经历,兼及周边的鉴藏世家、画家、商贾,皆由笃好书画收藏而起。(摘自北京大学出版社《唐研究》)

□史睿/文
172849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