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秋到马趵泉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2-9-1 08: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秋到马趵泉
自得其乐
秋到马趵泉
初心如磐
秋到马趵泉
清泉涌动
秋到马趵泉
苍翠掩绿

这是一个值得一去的村子。

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被认定为“第五批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荣获“山西省首批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称号……

国家级、省级荣誉背后是这个村子悠长的历史脉络、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风景、独特的民居布局,以及文旅融合在这里的美好呈现。

这个声名远播的小山村,就是稷山县西社镇马家沟村的马趵泉。

因为三面环山、草木葱茏,奇特的气候条件使得马趵泉的气温要比稷山其他地方低好几摄氏度,所以给人的感觉是入秋较早。

让我们抓住“暑尾巴”,秋到马趵泉。

进入西社镇境内,沿着曲曲折折的山路行进,窗外山峦起伏、绿意盎然。“进村一条路,环村五座庙。”说起马趵泉,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民谚。

“马趵泉坐落在吕梁山南麓的晋家峪峡谷中部,北依蟠龙山,南对栖凤岭,村里大部分人姓韩。”马家沟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裴玲红说,“村名的来历,和唐太宗李世民还有着一定关系。”

相传,隋末,李渊起兵,李世民征战南北。一次征战中,不慎兵败的李世民率残部逃进了蟠龙山深处一个三面环山的地方。在人困马乏、后有追兵的困境下,他仰天长叹,“天灭我也”。话音刚落,李世民的坐骑“白龙驹”猛刨地面数下,一股清泉喷涌而出。兵马饮用泉水后,重振精神,脱离此地。这就是马趵泉的由来,当地人也多称其为“马刨泉”。

至今,仍有一股清泉自山上流下,供人们使用。

裴玲红告诉记者,村里除了马趵泉,还有石马、马夫庙、佛佑寺等遗址,据说都和李世民有关。

走在山间的土路上,不时有小松鼠环绕身旁、有鸟儿飞舞林间,深吸着初秋的空气,顿觉神清气爽、怡然自得。

这里的住房大部分还保留着原来的样式——石木结构。虽然看起来有些破损,但透过房屋的构造、用料等仍可窥见村子曾经的繁华与热闹。

跟随裴玲红的脚步,修缮一新的“光裕堂”呈现在人们面前。这是一座典型的晋南民居四合院,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据介绍,“光裕堂”是韩氏家族在清代中期经商发迹后所建的大宅院。当时的韩和四兄弟,能文能武能商,特别是韩家生意撂响大西北,“韩”字镖局更是风头无二。

“百年基业善撑起,一族家风德养成。”时光带走的都是留不住的东西,如今的韩氏后裔,依旧传承着优良家风,在新时代奉献着光和热。

如果这些保留百余年的民居,还不能引起人们对岁月的敬畏,那么散落在村中的数棵千年古槐,应该能让人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

这些扎根村子千余年的古槐,见证了村庄的过往变迁,也寄托着当代人的朴素情感。那挂满枝头的红丝带、红灯笼,与一树绿叶相互映衬,扮靓了小山村。

更为重要的是,这里还孕育着生机无限的红色文化。裴玲红表示,抗战时期,“稷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山西省牺盟会稷山分会”等机构驻扎在此,许多仁人志士带领老区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战斗争,留下了不少抗战遗址。

走进新时代,新风扑面来。

采访中,时不时有游客前来,徜徉山林、参观古居、追访先贤、放松身心。

近些年,文旅融合的春风劲吹神州大地,“偏安一隅”的马趵泉也迎来了新生。

旷野山谷营地的出现,让久居“钢筋水泥堡垒”的人们获得了沉浸式的自然享乐;

最是家常滋味浓的“花田酒地”,令不少人体味到“简单的烹饪也能满足挑剔的味蕾”;

渐行渐近的康养度假休闲区,使越来越多人憧憬起马趵泉的未来;

……

毫不夸张地说,现代与传统的有机交融,正唤醒着千年马趵泉。

景斌/文

张国平 景斌/摄影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loading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172709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