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上海茶园的包银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2-7-19 09:2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同治初年,上海开了好几个专门演京二黄的茶园,如丹桂、丹桂轩、满庭芳等茶园。他们从北京接来不少京剧名伶来茶园演唱,受到上海观众热烈的欢迎,每天一票难求。茶园老板见有利可赢,便不惜高价来接,先和演员讲给多少钱,这叫说“公事”,一个月或一季度一结,不按场次算,这实行的就是包银制。比如从北京去上海演出的杨月楼,丹桂茶园定的每月包银1200两银子,比程长庚高多了。当然这包括给他拉弦和打鼓的人的工资“脑门钱”。茶园老板还要有个“四管”的规矩,即对这位演员和他带的琴、鼓、伙计等,一律管接、管送、管吃、管住。角儿从北京临走前,还要给一笔不菲的定钱作为安家费。

这仅仅限于从外地接来的角儿,那么谁来配角呢?茶园或戏馆子还要组织个班社,给外请的角儿当配角、助演,他们叫“坐包”或“底包”演员,包银一般一订就是半年、一载。外请的大角虽然待遇很优厚,但是对他的要求也很苛刻。假如定的是1个月的包银,那么每天都要出演,甚至有时还要黑白天,一天两场演出。天气恶劣,风雨无阻;即使你病了,只要不躺在床上,也要带病演出。所以包银制,虽然演员挣钱多,但风险也大,因此当外请的角儿平安踏上返回的路时,都是无比庆幸。

随着上海进一步商业化,上海邀角之风更是水涨船高。据文化学者张文瑞考证,清光绪庚子年后,名老生孙菊仙被上海天仙园邀去,月包银3000两,而谭鑫培这时是第三次到上海,他在天仙园的包银是2600两。以后他每到上海演出,包银一次比一次高。

张永和/文  (《北京晚报》)

168612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