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我省将发展5大重点配套工程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16-10-22 08: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省政府出台《山西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通知》指出,“十三五”时期,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年均增速均力争保持在15%左右,到2020年,总产值达到4500亿元左右,增加值达到1500亿元左右,产业技术水平明显提升,一批关键技术得到有效突破,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提高,逐步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稳步推进、健康发展的基本格局,部分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成为引领、支撑全省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
  去年我省科技进步综合评价指数
  排全国第17位
  近年来,我省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全省科技进步综合评价指数监测值稳步上升,2015年排全国第17位。国家级创新平台取得新的突破,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6户、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达到8家,尤其是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次实现了零的突破。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截至2015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720家,民营科技企业总数超过800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达到138家。
  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初步形成。目前,围绕自身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全省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核心竞争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或产业基地。截至2015年,省级以上高新区、经济区达到28家,其中国家级6家。特别是太原高新区2015年科工贸总收入达到1700亿元,各类孵化器和科技园区24个,入区企业达到5000余家,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光电、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有力推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发展。
  加快形成“一核两带四板块”的空间布局
  为此,我省将以市场化配置为依据,以科技和产业资源禀赋、原有产业布局为基础,以产业集聚发展为方向,以各类开发区(园区)为依托,以大型骨干企业布局为引领,加快形成“一核两带四板块”的空间布局。“一核”就是以太原、晋中为中心,以太重、太钢等龙头企业和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太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重点开发区(园区)为依托,将太原城市群打造成为高端装备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发展基地和研发基地,尤其是要充分发挥山西科技创新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力争把太原城市群打造成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经济发展的隆起带和增长极,成为引领山西转型发展的先行区。“两带”就是遵循产业发展和区域布局的一般规律,围绕和依托大西线、太焦线,充分利用沿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要素优势,依托重点开发区(园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发展,努力打造“大西沿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和“太焦沿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成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聚集带。“四板块”即按照突出地方特色和集聚发展思路打造四大集群板块。
  同时,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布局合理、适度超前”原则,科学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加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生物产业、煤层气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现代煤化工业等重点产业基地。
  今后,我省还将发展5大重点配套工程
  行业对标工程
  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瞄准同行业先进水平,开展行业对标工程,制定改进时间表和路线图,通过宣传引导、政策支持、示范带动,坚持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相结合,坚持高标定位和企业实际相结合,坚持全面开展和重点推进相结合。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缩小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与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的差距,一批优势企业达到或接近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促进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明显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竞争力明显提高,经济效益明显改善。
  鼓励企业结合产业特色、企业特征和产品特征,围绕创新基础、创新投入、创新绩效、创新管理、技术装备、节能减排开展对标,推广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推动企业建立全员、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推广应用企业资源计划、制造执行、供应商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管理信息系统,提升智能化、现代化管理水平,提升产业和行业的技术创新水平。
  “互联网+”提升工程
  加快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工业软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积极跟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创新要素配置、生产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重构产业生态。
  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加强合作,引导电子商务平台从产品销售和广告营销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领域渗透,发展异地协同设计、网络众包、云制造等网络化制造模式,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传统业态与新兴业态的加速融合。
  在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大力推广实施“互联网+”提升工程,推进生产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改造和基础数据共享,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构建开放、共享、协作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
  支持龙头企业建立面向行业的网络化制造平台,鼓励行业骨干企业和重点产业集群开展大数据应用。配合国家物联网发展专项,在食品、药品等领域开展智能检测、全产业链追溯等应用示范。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6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0%。
  产业绿色发展工程
  坚持生态优先,强化资源环境倒逼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打造能源梯度利用、资源接续利用、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新型工业产业链条,实现有限资源能源价格放大倍增,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快推进省、市、企业三级能源管理中心平台建设。引导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企业优先选用高效电机替代低效电机,采用先进技术对电机与拖动设备进行匹配性改造。加快推进重点园区循环化改造和清洁生产,鼓励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装备,从源头和过程削减污染物产生,全面提升企业清洁生产水平。
  大力推广绿色技术和低碳技术,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超导材料、智能电表、节能家电等低碳和绿色产品。探索在资源消耗高、污染重、产业关联度高的行业中,选择一批产品市场影响力大、设计开发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经济实力强的代表性企业,开展生态设计示范企业创建试点工作,引领工业领域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全生命周期控制”转变。
  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工程
  立足我省科技和产业基础,“十三五”期间重点推进研发设计、电子商务、检验检测、数字内容、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技术服务、生物技术服务等八大领域高技术服务业发展。
  鼓励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和大中型工业企业设立高技术服务类子公司,或成立独立运营的高技术服务企业。探索在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地、各类开发区(园区)等创新创业园区成立高技术服务企业孵化基地。
  鼓励高技术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同盟或产学研合作基地,形成知识技术转移、合作或输出的成熟模式,形成高技术服务企业成长发展的良好基础。加大高技术服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实现高技术服务企业用水、用电、用气与工业企业同质同量同价。
  力争到2020年,全省培育建设10-15个产业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的高技术服务业产业基地或集聚区,培育打造10-15家创新能力较强、服务水平较高、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高技术服务业骨干企业,建成一批机制灵活、管理先进的公共服务平台、创新平台和创业孵化平台。
  中小微高新技术企业
  培育工程
  加快推动全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数量扩张和发展壮大,启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行动和“科技小巨人”企业成长计划,启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认定工作,建立健全创新导师制度,引导中小微企业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力争到2020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达到3000家以上,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配套能力。
  构建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载体,鼓励建设创新工场、车库咖啡、众创空间等各类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引导和支持省属大型企业利用现有国家和省级技术中心、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等各类创新平台,投资并购小微企业,创建具有山西特色的服务平台。加快推进全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依托我省3D数字化制造行业技术中心和3D打印产业技术研究院,搭建3D打印公共服务平台。
  支持太原市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建设。支持建设一批一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创业沙龙为代表的创业苗圃,支持建设一批“孵化+创投”“互联网+”、创新工厂等新型孵化器,依托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小企业创业基地等,加快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园,在全省逐步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阶梯型孵化体系。
16566

相关帖子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