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敬业—河东悠久的人文传统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2-5-16 11: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敬业的传统。敬业,作为公民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体现的是个体对其工作、职责的态度。具体包括:对职业价值和意义的高度认识,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情感,忠于职守的工作态度、勤业精业的业务素养。一个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团队事业的成功与组织目标的达成、个人作为与价值的实现,都有赖于此。当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的实质就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然而,从梦想到现实,必然是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需要我们努力奋斗、勤奋敬业、拼搏奉献。这就使敬业在这个时代更具特殊意义,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动力之源。

“敬”在我国古代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道德规范。《说文解字》记载:“敬,肃也。”即认真严肃的意思,体现了人的一种专注态度。“敬业”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学记》:“三年视敬业乐群。”意思是学生入学三年后,要考察他是否专心于学业,能否和同学和睦相处。可见,“敬业”一词最早指专心致志于学业。这是因为古人非常重视教育事业,曾提出“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老者不教,幼者不学,俗之不祥”,认为不重视教育和学习会有亡国的危险。因此,便将学生必须以严肃的态度对待学业纳入礼制的范畴。后来“敬业”逐渐演变为对事业和工作极端认真负责的态度。

关于“敬业”,古代思想家和政治家有过许多见解和主张,既具理论性,又具实践性,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敬业观。而综观河东文化,无疑是中国“敬业”传统的直接源头之一。

“三过家门而不入”

“敬业”传统的寻踪追源

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实,大禹治水就是中国敬业传统的最初范例。

据《史记》载,禹的父亲叫崇伯鲧,是尧舜时的水官,因他只知水来土掩,当堵不疏,致使水患不绝,被虞舜治了罪。禹接任父亲之职继续治水,但为了不使历史的悲剧在自己身上重演,禹必须从父亲身上吸取沉痛的教训。他既然没法推脱这一重任,就必须比父亲干得更好、更出色,而关键在哪里呢?他想了又想,觉得关键还在于“孜孜”两字。

《史记》上有一段文字,记录了禹的治水精神。禹虽然身居高位,可他在生活上很清苦,也很自律。他与所有民工一样吃的是粗粮,穿的是粗麻布的短打衣服,住的是茅草屋。每到一地,第一件事就是带领大家诚心诚意祭祀山川鬼神,然后亲自带领大家一起治山治水。舜对禹的作为很满意。在治水基本成功后召开的一次会议上,舜要禹说说治水的经验,这时君臣间有一段颇具深意的对话。

帝舜谓禹曰:“女亦昌言。”禹拜曰:“于,予何言,予思日孳孳。”皋陶难禹曰:“何谓孳孳?”禹曰:“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皆服于水。予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檋,行山刊木。与益予众庶稻鲜食。以决九川致四海……”

这里讲了自己怎么带头,怎么刻苦,还讲了与同行的益这样一些治水干员怎么互助合作。而这段话中的核心语词是“予思日孳孳”五个字。

“予思日孳孳”,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品格。

“三过家门而不入”正是“予思日孳孳”品格的具体表现。

试想,大禹治水“劳神焦思,居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且风餐露宿,披星戴月,没有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品质,没有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毅力,能使洪水归道,水患始解,百姓乐业?!

后稷尝百草,教民稼穑

“敬业”精神的原始基因

众所周知,河东是农耕文明的起源地。时至今日,农业仍是政府极力关注的重心。“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劳,只有亲力亲为方能真正知晓与体悟。可是在远古年代,当中国农耕始祖后稷“恩文配乎天,树八百年王业之本;率育命之帝,开亿万世粒食之源”时,其中的“敬业”精神又多么令后昆感佩!《史记·五帝本纪》载:“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稷山县志》也载,“稷是为古梁地,背藐姑,右玉碧,据稷峰为障,连汾水以为襟,俗尚淳朴,勤稼穑”,足见后稷教民稼穑之勤勉。

相传,稷在年少时就善于观察自然,勇于尝食百草,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他发现了草苗中凡结籽见粒的一些植物食用后可以替代猎物、鱼虾和野果来充饥。他想把漫山遍野的东西都尝一遍,看什么能吃,好为大伙寻些食物。树上结的,地上长的,他都放在嘴里尝一尝,品一品,就这样渐渐给大伙找着了水果和蔬菜。稷下了决心,尝尽天下所有的草木果籽,再为大伙找些能做主食的粮种。

于是,稷领着稻、黍、麦、菽、麻等五人出发了。稷不管见到什么草籽,都要捋下来放在嘴里嚼一嚼,品品味。特别是对那些长得饱满的草籽,嚼得更碎,品得更细。他觉得好吃的,就让稻、黍、麦、菽、麻去采集,按颜色品种分别装在五条袋子里。

就这样,他们周游四方,选采草籽,慢慢把五条袋子也都装满了。这天,他们站在山顶上,俯视山下,只见有五条山谷,山泉涌流,土肥草绿,真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稷又望了望那五条装满各样草籽的袋子,对他的五个侍从说:“要使人们永远不挨饿,单靠采集野粮是不行的。必须学会耕种。现在这座山有五条谷,土肥水足,你们每人可选一条谷,把你们袋子里的种子种下,精心管理,细心观察,摸索出种庄稼的经验。然后大家都照着那样种植,这样我们才会永远不挨饿。”

稷说完,他的五个侍从各选一条山谷,在临水的地方砍草开荒,播下种子,干了起来。稷一面精心管理自己种的庄稼,一面指导稻、黍、麦、菽、麻的耕作。就这样,他们在山上住了三年,备受艰辛,摸准了各种作物生长的习性,总结出一套耕作经验,然后教人耕种。

从上述传说中,足见后稷及河东先民的爱岗敬业、敏事而行的人格风范。

“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敬业”精神的躬身践行

众所周知,《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极有价值和具有广泛影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高侯里人,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好学不倦,聪敏多智,七岁能读《左氏春秋》。有一次,他和一群儿童在庭院玩耍,一童失足掉进水缸,群童惊散,唯有司马光急中生智,以石击缸,缸破水流,儿童得救,被世代传为佳话。他二十岁中进士早科,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元禧元年九月卒于相位,享年68岁。赠太师温国公,谥曰文正。元祐三年正月,宋室在国葬大礼安归祖茔——夏县涑水南垣之晁村。

司马光自幼笃学好史,胸怀大志,广泛借阅收集大量史学书籍,痴迷于史志的研究整理。宋神宗熙宁年间,司马光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上疏请求外任。熙宁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阳十五年,不问政事,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司马光为编纂好这部鸿篇巨制,翻阅了大量的书籍资料。宋神宗允许他借阅“集贤”“昭文”“史馆”三大书库的所有书籍,并特许可借阅“龙图阁、天章阁及秘阁”的藏书。宋神宗还将自己私藏的两千四百余卷书献出来,供司马光参考。除此之外,司马光还参阅了大量的野史、谱录、正集、别集、墓志等资料,共222种,计三千多万字。司马光学风严谨,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他为自己规定,每三天修改一卷。一卷史稿四丈长,平均一天修改一丈多,若遇事耽搁了,事后必须补上。他著书时常常熬到深夜,五更起床继续伏案,天天如此。司马光为编写《资治通鉴》用了19年时间,开始编写时司马光48岁,编完时已是67岁的老人了。这19年,司马光“秉烛至深夜,警枕破黎明”。

当《资治通鉴》完稿时,他已精疲力竭,视力减退,神志衰耗,牙齿也所剩无几,正如他所说的“臣之精力,尽于此书”。可见司马光敬业精神之一斑。

有一次,司马光曾问他的好友邵雍:“你看我是怎样一个人?”邵雍回答说:“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毋庸置疑,《资治通鉴》编成以后,在历史上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宋神宗早就说过“贤于荀悦《汉纪》远矣”的话;王应麟甚至说,“自有书契以来,未有如《通鉴》者”;王鸣盛也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

综观中国古代史书,前后不相贯穿,卷帙又很浩繁,学者深感不便。而司马光根据卷帙浩繁的旧史,“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他用编年的方法,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各种史事的发展变化、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一个系统明晰的印象。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作者根据各种分散的史料,集中加以描述,把当时复杂的史事、多样的人物,生动而又形象地表现出来。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都是叙事文中的佳作。即使像五胡十六国这样迭起迭衰、纷挐交错的局面,《资治通鉴》也“叙之井井,不漏不烦”,充分表现了作者专心致志、高度负责的编撰态度及独运匠心的艺术手腕。

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的意图,在于通过历史事实,为帝王提供治国安邦的经验,他说:“臣今所述,止叙国家之兴衰,著生民之休戚,使观者择其善恶得失,以为劝诫。”由此可知,司马光编写历史,主要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叙国家之兴衰”,另一方面是“著生民之休戚”,进而反映了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面貌。

河东人的血脉流淌着敬业奉献的文化基因

除了上述典型事例,河东先民中关于敬业的人和事不胜枚举。比如舜耕历山,躬身践行,爱民怜畜,仁和天下;嫘祖养蚕,三更半夜,披衣而起,观察蚕的生活习性,倾心尽责;奚仲造车,屡败屡试,毫不气馁,终于天道酬勤;仪狄酿酒,坚持不懈,历经多次尝试,终于美酒飘香;晋代卫铄,专注书法,勤学苦练,废寝忘食;贤相傅说,钻研版筑,通宵达旦,乐此不疲;张仪学艺,拜鬼谷子为师,五载艰辛,功不唐捐,终于身怀绝技,不同凡响;百里奚虽出身低微,但矢志不渝,饱读诗书,才学过人,堪称国之栋梁。

从这些鲜活的人和事中我们不难看出,在河东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我们的先民们靠他们的敬业奉献,擎起了五千年文明的旗帜;他们的后人靠继承与弘扬,让敬业奉献精神一代又一代发扬光大,以至于长入肌体、融入血液,植入中华民族永远为之骄傲的文化基因。

从某一个角度讲,河东五千年文明史,其实也就是五千年敬业史。透过这一敬业史,我们不难看出,我们的先民们始终把敬业作为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全方位、全过程地体现在爱岗、尽责、专注、钻研与奉献等诸多方面,给我们以诸多的思考和启示——

爱岗是敬业的基础。南宋理学家朱熹曾说:“爱而不敬,非真爱也;敬而不爱,非真敬也。”爱是投入的前提,敬是责任的缘起。只有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才能始终保持强烈的责任感。试想,舜耕历山,倘若没有“仁之至也”的博大情怀,岂能成为千古之美谈?后稷稼穑,倘若没有“德大配天”的济世胸襟,岂能成为百代之佳话?

尽责是敬业的必然选择。孔子强调“敬事而信”“执事敬”“敏于事而慎于言”的主张,要求人们勤劳敏捷,尽职尽责。无疑,大禹治水“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靠的是恪尽职守,身先士卒;嫘祖养蚕,凭的是尽心尽责,始有“织维之功”。

专注是敬业的核心因素。朱熹说:“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北宋政治家王安石说:“人之才,成于专而毁于杂。”试想,傅说版筑,倘若三心二意,半途而废,百姓岂能安居乐住?卫氏一派,倘若心存旁焉,沉溺玩乐,其书法作品岂能炉火纯青?

钻研是敬业精神的升华。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敬业更要精业。奚仲造车,靠的是善于钻研,才能梦想成真;仪狄酿酒,凭的是勤于琢磨,方能心想事成。

奉献是敬业的必然境界。论语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汉代马融言“忠者中也,至公无私”,都是要求对自己的事业充满诚意,尽心竭力,甘于奉献,体现了一种内在的道德自觉性。禹凿龙门,展现的是百折不挠的毅力,体现的是甘于奉献的品性;哑姑神泉,见证的是坚毅不屈的风范,歌颂的是乐于奉献之精神。

毋庸置疑,敬业是一种觉悟,敬业是一种精神,敬业是一种品格。在当代,河东后昆秉承先民前祖爱岗敬业之传统,恪守着“敬业者荣,怠业者耻”之美德,谱写着爱岗敬业的崭新篇章。植棉模范吴吉昌,凭借着爱岗敬业之精神,善于钻研,勤于实践,创造了中国农业战线的新神话;航天英雄景海鹏,凭借着爱岗敬业之精神,严于训练,勇于挑战,谱写着中国航天事业的新传奇!

秦建华/文
162896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