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河东盐池的历史与文化(下)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2-5-4 16: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历代皇帝与河东盐池

从原来的安邑县城向南五里许有一个村庄叫庙村,位于盐池北岸的卧云冈东端。这个庙村原来叫圣惠镇,因为历代皇帝驾临安邑,巡视盐池,庙村为必经之地。在古代,皇帝驾临,即为圣迹所至。为感圣恩,故给庙村取名曰“圣惠镇”。据说最早祭拜盐神的庙,就在庙村。地处盐池之阳,紧邻古盐道,可能就是原来的池神庙选址庙村的原因。历史上,曾有不少皇帝亲临河东,经过庙村视察盐池。

西汉永始四年(公元前13年),汉成帝在汾阴(今万荣县)祭祀后土之后,到安邑“览盐池”。扬雄《河东赋》云:“其三月,将祭后土,上乃帅群臣横大河,凑汾阴。既祭,行游介山,回安邑,顾龙门,览盐池,登历观,陟西岳以望八荒,迹殷周之虚,眇然以思唐虞之风。”东汉元和三年(86)秋,汉章帝至河东“观盐池”。唐代,贞观十二年(638)二月,唐太宗“车驾观盐池”。唐代宗大历十二年(777),“荐灵庆以号神,索氤氲而建庙”。唐代宗诏封盐池之神为“灵庆公”,建立池神庙进行祭祀,这是河东盐池之神纳入国祭之始。

清代康熙四十二年(1703)十一月初八,康熙皇帝驾临河东,视察河东盐池。“万姓结彩,山呼夹道。初九日,驾进中禁门,御熏风楼,阅视盐池。”面对茫茫盐湖,康熙皇帝赞叹不已。

盐池与晋商

河东盐池的食盐供应中原地区百姓食用,要把河东之盐运往各地,盐商、盐道与盐业生产几乎同步。早在春秋时期,由河东运往河南地区的食盐,要通过中条山脉,人们便修筑了著名的虞坂古盐道,史学家称其为“最古老的国道”。虞坂古盐道俗称青石槽,北起今盐湖区东郭镇的磨河村,南至今平陆县张店镇的卸牛坪村,沿途山势险峻,坡道盘曲,路面坎坷,全长约8000米。著名的“伯乐相马”“献公借道”“唇亡齿寒”等故事就发生虞坂盐道上。春秋时,晋献公向虞国借道讨伐虢国,所借的就是虞坂盐道。“伯乐相马”的故事是,一匹年老的千里马拉着运盐的车,要翻越虞坂的陡坡,这段山路实在陡峭,那匹马疲惫徘徊,不能前进。伯乐知道这是一匹千里马,却用来运盐,十分惋惜,“下车攀而哭之”,脱下自己的衣服给马盖上。那匹马“于是俛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在险峻的虞坂古道上,伯乐与千里马相遇相知,也成为千古绝唱。

北魏时,因为靠近盐池,蒲州各县多商贾,“河东俗多商贾,罕事农桑,人至有年三十不识耒耜”,河东太守元淑劝民农桑。北宋庆历、嘉祐年间,范祥在河东进行盐政改革,实行“钞引法”,将官营、官运食盐改由商人交钱领钞券,凭钞券到河东盐池领盐,运到有关地区自行销售。这给商人提供了食盐销售的特许,以解决当时巨大的边防开支。范祥的“钞引法”实行后,每年可节省数百万缗的运输费用,增加了国家财政的收入。“钞引法”也催生了一批从河东盐池起家的山西商人。

明初,为了解决边塞的军粮运输问题,仿效宋代的“钞引法”,实行“开中法”——“召商输粮而与之盐,谓之开中”。鼓励商人运输粮食到边塞地区而给予食盐销售权,政府发给商人领盐的凭证——“盐引”。“开中法”的实行,对于解决边塞地区的粮饷问题、食盐运销问题都是有利的。因为销售食盐的利润可观,商人参与“开中法”的积极性很高。山西北近蒙古草原,南有河东盐池,在明代的“九边重镇”中,山西北部就有大同镇(驻大同)、山西镇(驻宁武)两处,较之于其他地区,山西商人的地利优势十分明显,而河东地区在历史上就不缺商人,这样很快在河东盐池附近产生了大量的盐商。当时在河东地区从事食盐运销的商户有500多家,政府又允许商人自备工本在盐池采盐,商人得三成,算作工本,政府得七成,但商人不再纳税,进一步刺激了盐池的产量。万历年间,河东盐池的年产量曾高达2.8亿斤。盐池产量的提高,又催生了大批的盐商。明清时期,因为有河东盐池的强大吸引力,周边地区的白银源源不断进入河东,为晋商的崛起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可以说河东盐池催生了纵横天下五百年的晋商。河东盐池是晋商之源,是晋商的孵化基地。明清时期的许多晋商,都是在河东盐池挖到了他们经商的第一桶金,第一代晋商都是大盐商。明代的河东地区,出现了一批官商一体的大家豪族,如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刘敏宽家族等,都是从盐商起步的。明代的长芦(位于渤海之滨)也是重要的盐区。据《长芦盐法志》记载:“明初,分商之纲领者五:曰浙直之纲,曰宣大之纲,曰泽潞之纲,曰平阳之纲,曰蒲州之纲。”“纲”是长芦盐商中以籍贯区分形成的一种早期行帮形式。长芦盐商的五纲中,山西独占了四纲,可见晋商在全国的地位,而其中的潞泽商人、平阳商人、蒲州商人、宣大商人都是在河东盐池积累了经营盐业的经验、积累起一定的财富后,才涉足长芦盐区的。明弘治年间,河东盐商刘家以运城盐池为依托,将生意一直做到两淮的海盐产区,河东盐池的“垦畦浇晒”工艺由此逐渐推广到全国的海盐产区,对明清时期全国盐产量的大幅提高作出了贡献。清代,晋中的商人开始崛起,他们的祖上大都是从河东盐池开始原始积累的。

盐池的池神庙

盐池的池神庙起源应该很早,但见于文献记载是在唐代。根据《新唐书》和《唐会要》的记载,池神庙兴建于唐代大历年间。大历十二年(777),户部侍郎韩滉请求给河东盐池的池神加封号为“灵庆公”,皇帝给河东盐池赐名为“宝应灵庆池”,朝廷在盐池附近的卧云冈修建了池神庙,“开殿设像,容卫毕备”。宋代崇宁年间,分祀盐池的东池、西池二神,封东池神为资宝公,封西池神为惠康公。大观二年(1108),池神的封号由公晋升为王。元至元十二年(1275),池神的祭祀场所由庙晋升为祠,名曰“宏济祠”。元大德三年(1299),封东池神为“永泽资宝王”,封西池神为“广济惠康王。”明万历十七年(1589),赐池神庙为“灵祐祠”。

唐宋时期的池神庙,在金代末年毁于战火。元代皇庆二年(1313),在现在池神庙的位置重修池神庙。元代的池神庙与现在供奉的三位大神有所区别,元代的池神庙正殿供奉东西两池神,正殿之后有寝殿。明代初年,池神庙供奉五位神仙,中殿供奉的是东西两池之神,左殿供奉中条山神、风洞神,右殿供奉关帝。万历年间重修时,中殿供奉池神、左殿供奉中条山神、右殿供奉风洞神,新建了太阳祠。清代嘉庆二十年(1815)地震,池神庙毁坏严重,道光年间进行了重建,供奉池神、风洞神、太阳神。道光时期,正是河东盐政的全盛时期,因而这次重修十分讲究。

池神庙总面积为2.6万平方米,现存建筑除正殿为明嘉靖十四年(1535)遗构外,其余大部为清代重修。庙内现存元、明、清石碑17通,记载不同时期修建庙宇的经过。池神庙的主体建筑为三大殿——池神殿(灵庆公神祠)居中,左右两边为“条山风洞神祠”和“雨师太阳神祠”,三座重檐歇山大殿一字排开,四周有回廊。三大殿内分别供奉着青铜铸造的池神、风神、太阳神三尊神像,体现了盐池生产与风、太阳的自然关系。三大殿的形制、规模、结构极为相近,比肩为邻,并列尊位,在中国古代庙宇建筑史上绝无仅有。大殿四周环廊,檐下斗拱出檐适度,翼角飞起,颇为壮观。其下檐斗拱为四铺作单下昂,上檐斗拱为五铺作双下昂,转角铺作为鸳鸯交首拱,在古建筑中十分罕见。

池神庙内的连三戏台也是值得欣赏的特色建筑。因为要给三位神演出,戏台呈一字线布局,这样的戏台布局在全国是孤例。戏台为七间,中台三间,两侧各二间。台下为拱形门洞,供行人通过。

海光楼上的一副对联非常引人瞩目:“常平乃关壮缪故里,辖其民也,理应忠心报国;解池本包孝肃旧制,治此盐者,首当铁面无私。”意思是谁要当运城的官、管理好河东盐池,就得像关羽那样忠心报国、像包拯那样铁面无私。

池神庙居高临下,面临盐湖,别具风光。拜谒池神庙,极目南眺,中条在望,盐湖俯瞰,“千古中条一池雪”(田汉先生诗句)的奇景赫然在目。微风轻拂,可以在此地想象一下先民劳作的情形。悠悠南风,吹开雾气,带来财富,带来文明,值得来感受一番。

运城盐池的“五步产盐法”在2007年被确定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近年来,千年前的“五步产盐法”又在运城盐池得到延续。

古老的河东盐池,在黄河金三角地区孕育了华夏文明。数千年来,河东盐池以其特有的“天然成盐”,为河东周边的人民生活提供了用之不竭的食盐之利,成为历代王朝的财赋重地。河东盐池就像一个天然的聚宝盆,源源不断地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提供前行的能量。我们应该珍视河东盐池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不忘她的巨大历史贡献,保护好大自然的馈赠,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李广洁/文
160992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