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薛店,就这样炼成了“远志第一镇”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2-4-29 15: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薛店,就这样炼成了“远志第一镇”

在闻喜县宏炎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员工们在进行切片作业 本报记者 陈永年 摄



提到闻喜县,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钢铁、煮饼或者花馍。但是,位于县域最东端的薛店镇,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成功为闻喜县增加了一张新标签:中药材。

全镇耕地面积4万多亩,中药材种植占了3.7万亩。同时,带动周边地区种植中药材10万余亩,是国内中药材的主产区。特别是远志的销量,占到了全国市场的60%,被各大药厂、药商誉为“中华远志第一镇”。

11月13日,记者来到薛店镇,回溯中药材产业在这片土地上萌芽、成长直至成为参天大树的历史脉络,希望从中可以梳理出特色产业诞生、发展的普遍性逻辑。

穷则思变

中药材落地生根

在历史转折时期,主动或被动、自觉或自发顺应形势并最终成功的人,常被誉为英雄。在薛店镇的中药材产业发展史上,同样也有这样一位英雄,他就是今年64岁的丰乐庄村民李温安。

李温安26岁那年,因为家中没有劳力,本来在县药材公司上班的他回到村里,成了一名农民。

那个时候的丰乐庄,人们在贫瘠的土地上种植着小麦或玉米,因为靠天吃饭再加上十年九旱,这里一年只能种一茬庄稼,土地亩效益不足500元。李温安在村里种了3年庄稼后,实在无法忍受这种高强度、低效益的生活了——他将目光聚焦到了曾经每天都打交道的中药材上。

村里的地头垄边,倒是长着不少野生中药材,但村民们顶多就是刨些换个小钱,而且你多刨一苗别人就会少刨一苗。李温安的想法,不是在这种“零和游戏”中扩大自己的得利,而是创造出一条“新赛道”。

1984年,他收集了一些野生中药材种子,试种了一分地获得成功。第二年,他再次用回收的种子种了2亩远志,最终每亩收入了5000元。被震惊到的村民,开始跟着在自家地里试种,你一分地他两分地的都是调剂,土地上的主角还是小麦、玉米。

2000年,李温安当上了村里的党支部书记,开始大力推动中药材种植。2002年,村里的中药材种植面积增加到了六七百亩。村里的中药材产业初具规模,全县在该村召开现场会,中药材种植慢慢从丰乐庄向外蔓延。

就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最担心的问题出现了。中药材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产量越来越高,销售也越来越成了一个问题。种,倒简单,卖不了怎么办?

2003年,李温安牵头在村里成立了闻喜县丰乐庄中药材有限公司,首要任务就是外出跑市场,将村里每年产的中药材给卖出去。于是,公司的员工也就是七八个村民,下广州、赴成都、走安徽……跑遍了全国主要的大型中药材市场。他们带着村里产的中药材,首先来到了广州中药材市场,但是药商不信任,觉得野生的有效成分含量才能达标。村民们好说歹说,人家终于同意检测,结果一看,各项指标竟然全部达标,而且外观比野生中药材更好看。就这样,丰乐庄中药材挤进了广州市场。

随着一个个中药材市场相继被攻克,丰乐庄中药材的外销通道被彻底打通。在这个过程中,还催生了一大批中药材经纪人。根据当地的统计,最高峰时,全镇共有1000余名经纪人。庞大的经纪人队伍,成为中药材产业从一个村向一个镇甚至更大范围蔓延的主要推力。

如今薛店镇的10个行政村,村村种中药材;全镇4万余亩耕地,中药材种了3.7万亩,除了必须的倒茬,地里几乎全是中药材。薛店镇不仅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特色产业链,还带动周边地区种植中药材10万余亩,以薛店镇为中心,形成了国内知名的中药材主产区。

改天换地

新产业带来新发展

从小麦、玉米转型到中药材,微观上出自李温安等人的个体推进,宏观上却有着经得起认真推敲的内在逻辑。

薛店镇处于丘陵高处,地势平坦,海拔较高,年降雨量400毫米,无霜期300天以上。这种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种植小麦、玉米产量不高,却特别适宜中药材的生长,适生品种多、品质好、有效成分含量高,天生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走进丰乐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建功的合作社,特别宽敞的院子里堆满了中药材,四五个村民正在做初加工。

张建功家种着13亩中药材,但只能占院子里中药材很少的一部分。从上世纪末就开始经营野生中药材的他,去年成立了合作社,经他手一年往外销售的中药材就高达数百吨。

“现在正出药呢,是我们这儿最忙的时候,比以前收麦时忙得多!”张建功说。从中秋节后直到地里上冻为止,在以两年或两年半为一个周期的中药材种植过程中,这是最为重要的收获时间窗口。是赔还是赚,赚得多还是赚得少,最终都要落到能不能及时把中药材从土里刨出来,再顺利变成钞票。

在去年,610口人的丰乐庄村中药材收入上千万元,人均收入一万多元。村民们有钱了,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有了小轿车。村里也有了能力将田间路修成水泥路,路边栽上了月季花,还建起了5个小凉亭,供村民们休息。

当然,中药材产业的兴旺,仍然无法留住全部年轻村民看世界的步伐。全村七八成的年轻村民还是外出打工,种植中药材主要以老年村民为主。年轻人外出打工,老年人在家种地,双方分工并成功实现双赢,源于机械化率提升带来的红利。

以挖中药材为例,以前全靠人力,一人在前面挖,一人在后面拾,两人一天能挖一分地。如今,普遍采用了专门挖药的机械,一天能挖10亩地。

“原来我和老婆两人种一亩远志,光是锄草就忙不过来,前面锄后面长,永远干不完。现在我家种了17亩,基本上我老婆一个人就干完了。”沟渠头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杨锁旺对机械化带来的变化深有体会。

沟渠头村与丰乐庄村紧邻,全村4100亩耕地,中药材种了4000亩,每年中药材收入人均达到1.5万元。原来“破破房,烂烂墙,一人骑个烂摩托”的村子,如今存款5000多万元,全村430户村民有300户在城里购买了房子。

在发展中药材产业上,沟渠头村近年来主要聚焦在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产业保障水平上。

虽然中药材对水的要求不高,但在出苗的关键环节,水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近几年,经过各方支持,沟渠头村打了4眼深井,建了3座蓄水池,铺设了近2万米的管道,全村耕地全部变成了水浇地。

特别是在今年,村里创新方式,成立了服务队。服务队成员以村里的贫困户为基础,购置了微喷设施,在村民们种下中药材之后,进行5天至7天不间断的喷灌。杨锁旺说:“今年天旱,种药时一直没有透雨,往年这种情况,基本上就出不全甚至不出苗。但今年有了我们的服务队,通过微喷,实现了全村900亩远志的全部出苗,为两年后的好收成打下了基础。”

微喷浇地不仅节水,更重要的是通过集体服务这种新形式,实现了节能增效和可持续运营。在这种新模式中,药农不耽搁农时,贫困户可以增收,村集体经济也有了增项,实现了互惠共赢。

决胜未来

打造中药材品牌

整个薛店镇,几乎所有的耕地都用在中药材种植上,面积上的扩张已经到了极限,但对于当地政府以及一些产业带头人来讲,高质量的发展步伐才刚刚起步。

全镇依托38个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和500余人的中药材经纪人队伍,从产、供、销各个环节实施一条龙服务,初步形成了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的新格局。如今,不单单是薛店镇自产的中药材,周边省、市、县、乡的中药材也大都通过薛店镇这个集散地来流通和销售。据统计,2018年该镇中药材相关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部分产品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地。

即便是中药材连年的好行情,但从镇到村再到产业带头人,谁都没有放慢继续探索的步伐。

丰乐庄村村民李三有今年42岁,与其他在村里谋营生的人相比,算是很年轻的了。2014年,他成立了闻喜县三优中药材专业合作社,通过“农户+合作社+公司”的模式,带动当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李三有还加入了一家名为“中药材天地网”的公司,依托该公司布设在全国各地的5000多个信息点,可以及时了解中药材在全国的种植面积、价格以及市场需求等信息。

这些信息,无论对哪一种产业,都是极为重要的。“因为中药材的生产周期一般都得两年多,今年种进去过上两年多才能见收益,这就对市场需求形势的预测有了更高的要求。不能费了两年多的劲儿到时候卖不下好价格。我们向种植户免费发送信息,如果发现全国哪一个品种种植面积大了,我们就可以提前调整。”李三有如此介绍“市场预警”的重要性。

“凡善战者,未谋胜先谋败。”商场一如战场,同样讲究兵法。

李三有还谋划着另一件大事,那就是中药材溯源系统。现在中药材的质量已经影响到了中医疗效,作为有远见的产业,不仅要占领市场份额,还要尽可能地提高品质,而质量溯源是提高中药材品质的重要办法。

打开“山西闻喜中药材溯源系统”,扫一下二维码,就会出现一个中药材品种的具体生产、加工、流通流程,整地、播种、施肥、锄草、采收、净制、干燥、分级、入库、出库,任意点开一个环节,都会出现日期、现场照片等相关信息。有了这个溯源系统,相当于给产品颁发了产地身份证,无论中药材流通到什么地方,都可以很方便地查询到所有的相关信息。

当然,这个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项目,李三有只能慢慢来,不过,他对这个项目的前景很有信心。“现在我们种植中药材用的是2015年的标准,明年要开始执行2020年的新标准,对中药材质量会有更高的要求,这将给我们中药材溯源系统更多的机会。”他说。

沟渠头村同样在村集体层面谋划着新突破。该村正在建设中药材园区,按照不同的中药材品种分园区种植,实施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在传统的中药材收益之外,还要利用中药材特有的花期与花香,发展农业观光旅游。

做了大半辈子生意的杨锁旺,对行情的波动很敏感,但态度很淡然。他说:“行情肯定有上就有下,我们要冷静看待目前的中药材好行情,要做好行情不好时的应对准备。我们准备建设一个大型的中药材储藏库,控制温度、湿度、通风等,在延长销售时间的同时,还可以保障药效,这也是对整个产业的保障。”

而在镇政府层面,则以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提出了做大做强薛店镇中药材品牌的三大计划:

建设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优化中药材品种和种植管理技术,推广中药材有机肥种植,推进中药材产、学、研一体化协作发展,提高中药材品质,创建全国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

筹建山西闻喜中药材综合交易市场。拟占地100亩,投资5000余万元,主要包括中药材交易区、晾晒区、加工区、恒温库、检测区、仓储区、餐饮区、住宿区、物流区等,建成后将成为我省乃至华北最大的中药材综合交易市场;

打造中药材产业核心展示区。规划建设中药材产业展示厅、观景塔、游览区等,加快中药材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凸显中药材品牌,进一步巩固壮大中药材产业。

如今,丰乐庄村42岁的村民李三有整天琢磨着区块链和中药材溯源系统。仅仅就在20多年前,同村的那个名叫李温安的年轻村民,还在纠结着中药材如何人工种植。

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挑战,不同的时代承担着不同的使命。而摆在薛店镇中药材产业面前的,是全新的难度、更大的考卷!

陈永年/文
159898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