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古城安邑行政区划变迁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2-4-24 18: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远古时期,晋南盐湖便产盐,这里的卤水经风吹日晒,自然生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盐湖周围仅有一个淡水池,位于盐湖的东北方,距盐湖仅有1.5公里。因古人居住生活在淡水边,这一淡水之滨便成了食盐交易的风水宝地。各部落便用皮毛或肉到这里来换盐吃。因而,各部落酋长对此地皆“垂涎三尺”,一旦势力强大,便全力来争这块财富宝地,在这里建都。因各部落的频繁相争,因而这里的政治形势很不稳定,人们向往稳定,便将这里称为“安邑”。

社会发展到5000年之前,蚩尤更是坐镇安邑,制造了五种兵器,来保护安邑这一繁华宝地。晋《地理志》及太康《地道记》均云:“虞舜旧都安邑及鸣条地。”《帝王世纪》及《通典》又均云:“安邑为尧舜旧都,后为夏禹都。”也就是说,尧舜禹也都曾占据安邑这个天下最繁华的地方,并在安邑建都。

春秋时代安邑属晋,战国时为魏都,魏文侯便建都于安邑。秦汉时安邑为河东郡治所。

东汉兴平二年(195),汉献帝流亡至安邑,并将安邑作为陪都度在此过了半年之久,次年(196)正月,汉献帝在安邑城外郊祭并改元为“建安”,即三国时著名的“建安”年号就是在安邑改元的。

魏晋为河东郡首县。北魏神元年(428)郡治移至蒲坂,安邑属之。太和十一年(487)于县置安邑郡,又分安邑东地为夏县,西地仍为安邑。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改为虞州,炀帝大业初(605)罢州为县,复隶河东郡,恭帝义宁元年(617)置安邑郡,领安邑、虞乡、夏县三县。唐高祖武德元年(618)罢郡复置虞州,又析安邑及闻喜县置桐乡县。武德三年(620)又析安邑西北境置兴乐县,贞观元年(627)复归安邑,贞观十七年(643)废州,复属河东郡。至德二年(757)更安邑名为虞邑,大历四年(769)复名安邑,隶河中府。后汉高祖乾佑元年(948)置解州,安邑属之。宋安邑为紧县,属陕西路河中府解州。北宋钦宗靖康末陷于金,仍属解州。元世祖至元三年并入河中府,八年隶平阳府解州,明仍为安邑县,清因之,为解州首县。

民国初置河东道于运城,安邑属之,仍为首县。民国十九年(1930)废道。民国二十六年(1937)10月,安邑为第七行政主任公署治所。民国二十七年(1938)阎锡山统辖的安邑县政府移驻山区,日军在安邑组建维持会。民国二十八年(1939)4月,日军在运城置河东道,领安邑等二十三县,安邑成立伪县政府。民国三十一年(1942)5月,抗日政权稷麓县政府在上王乡牛庄成立。民国三十三年(1944)6月安邑成立抗日县政府,政权属太岳五专署。

民国三十六年(1947)12月底安邑解放,成立安邑人民县政府,国民党安邑县政府解散。

1955年7月。安邑县政府移驻运城,之后安邑城关成了乡镇建制至今。

(景 锐/文  作者系安邑学会会长)

158778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