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稷益庙与农耕图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2-4-8 19: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想象一下,把河东大地的历史文物集中在一个时刻再现,航拍,倒悬,会是怎样一种情景?灿若繁星,怕是一点也不过分。新绛县阳王镇的稷益庙,就是其中之一,保存完好的一组明代壁画农耕图,把我们带进华夏祖先烧荒狩猎、耕种收获及祭祀场面中,用绚丽的色彩和线条,巧妙的构图与布局,为我们留下这组寺观壁画的杰作。

稷益庙创建于哪一年,已无法说清,据明嘉靖二年(1523年)《重修稷益庙碑》记载:“阳王之墟者,东岳稷益庙也。罔直肇自何代,元至元重修。正殿旧三楹,国朝弘治年间恢复为五楹,增左右翌室各四楹,正德间复增先门三楹,献庭五楹,缭以周桓,架以长廊,隐以佳木,百工殚巧,金碧辉煌。”按照元代两个至元年号,即使在后一个至元年,其始建与重修年代,也应不晚于南宋。

现存的舞台与正殿两座建筑,应为明代所建无疑。那风雨剥蚀的屋檐下,也许挂过喜庆丰收的大红灯笼,或者,为落魄的流浪艺人做过躲风避雨的临时栖所?檐前青石阶下,常常是摆满了各种货摊子或者农具,等待交易,这该是农村集市的雏形?靠墙的两边,风箱噼里啪啦地响,桂花醪糟的香味随着铜瓢里翻滚的白浪袅袅升起。铁鏊子上凉粉哧啦哧啦地响,炉灶里烧饼冒着热气,卖糖葫芦的肩扛麦秸把子,红亮亮的山楂果引诱得一群孩子的口水。茶鸡蛋、糖麻花、水煮花生、核桃饼、枣泥糕,晃得你眼晕。当然少不了妇人的作品,绣花鞋、虎头帽、男人的褂子、女人的石榴裙,各种图案的土织布,庙会的民间气息冲淡了那些祭祀的香火,呈现出普通百姓的人间烟火,耐人寻味。

走进正殿,扑面而来的是满壁的绘画,线条饱满,色彩绚丽,构图恢宏大气,布局精巧而科学,散发着幽幽古朴之美,使人叹为观止。在史书记载中,后稷弃是在“禅让”时代被尧举为农师,舜因他有功而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周人传说他是开始耕种稷和麦子的人,因此尊他为农神。稷山稷王庙就是供奉后稷神位的寺庙,有关后稷的故事也以不同的版本在稷王山一带流传。伯益与夏禹同时,相传他发明了凿井。远古人类用水,离不开河流与天然水,自然环境必然限制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凿井的发明,开创了人类生息人为取水的先河,既便利生活又为农业的起源创造了条件,这在缺水的黄土高原上无疑具有划时代意义。有关伯益,还说他有通晓禽兽的习性,能模仿百鸟的鸣叫,善于调训鸟兽。他辅佐大禹治水立下功劳,舜帝赐他一副黑色旌旗飘带,把一个姚姓美女嫁给他,并让他管理山泽,让朱虎熊罴做他的助手。在古河东诸多流传的故事中,后稷与伯益,由于与农业紧密相连,似乎更富有人情化,人们赋予他们神性的同时也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性特点。所以,这幅农耕图才有不同于其他寺观壁画的意义吧。

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檐下斗拱朴拙,殿顶三彩琉璃在蓝天白云下熠熠夺目。这座明弘治十五年(1520年)的建筑,殿内东、西、南三面皆绘满彩色壁画,共130多平方米。内容独树一帜,与佛教题材的敦煌壁画、道教内容的永乐宫壁画大相径庭,更有别于儒释道三教合一的青龙寺壁画,而是以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为题材,把大禹治水、后稷教民稼穑、伯益为民造福的故事再现于壁上,表现了古代人民征服自然灾害时坚韧不拔的精神。东壁是以三圣殿为中心的“朝圣图”,群山逶迤为背景,使画面无限延伸,层次分明;三圣殿重檐歇山顶,殿内龙柱擎立,殿前梧桐、月季、松竹、槐树葱茏,营造出一个巍峨庄严的宫殿与浩大的皇家祭祀场面。三圣帝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着帝王袍服坐于殿中央,左右侍女奉立,前侧文武百官云集,文臣手持笏板,武臣手握兵器。一女子身着璎珞宝衣,左手执碗,右手执勺,从碗中取出种子,好像在为农夫颁赐,面容秀美,姿态生动,是民间创造的种子著名演员形象。前面侍立的是土地神,右下有两力士,又有武士身负盒囊,做报告状。松树林下摆着长樽,上面有食盒酒壶。画面重点突出,人物尊贵有别,姿态各异,密而有序,再现了古代规模壮观的百官朝拜场面。

农夫形象进入,是这幅明代壁画最有价值之处。农夫们有的肩挑猎物、树枝;有的捆缚蝗虫精;有的手抓害虫和野草;有的手持五谷、肩扛锄头等。尤其是捆缚蝗虫精的农夫,线条勾勒出怒视的眼睛,手臂鼓劲时鼓起的肌腱,根根见肉清晰可数的发须,随身势而动的衣褶,张口挣扎的蝗虫,都把农民对蝗虫的憎恨以及搏斗,描绘得淋漓尽致,形象生动。荷锄的农夫面容丰腴淳朴,持谷穗的农夫谦和恭谨,侍女姿态雍容裙袍飘逸。线条的刚劲与饱满,色彩的艳丽与细部装饰,松槐巧妙地间隔着画面,使人物互不干扰又浑然一体,与永乐宫元代壁画有着异曲同工之美。

东壁上绘有“斩蛇图”。可以看到山野中四武士勇猛斩蛇的场面,围观与朝圣的人群各自有序,远山近水,烟雾缭绕,打柴的樵夫似隐似现,路上奔驰的马车似扬起一路烟尘,马、牛、羊等牲口各居一处,一派恬美的山野风光。室内有生育、洗澡的家庭生活场景,与外部环境自然融为一体,表现出农家生活的悠闲自在,体现出知足常乐的哲学思想与生活观念。

东壁南侧是以连环画形式,以“后稷降生图”为主题。西壁与三圣殿前的一部分布局,殿台、树木为近景,午门、军帐为中景,山川云树为远景,祭庙、楼阁为两翼,营造出一幅宏大场面。以大禹、后稷、伯益为中心展开画面,大禹身着蓝袍,头戴高冠,腰系金带,身后一轮红日在滔滔大海中冉冉升起;右面手持谷穗的必是后稷无疑,左手为伯益,三神均静穆肃然。台下两边是文武百官武士侍女,或持笏板,或执斧戟,右边长廊中侍女数人来往,有抱琵琶,有端食盒,或私语或交谈,无不生动有趣。祭祀庙里桌上摆着牌位,供品有猪、牛、羊等牺牲,祭祀者为皇帝,身后是高官显贵。两侧乐队排列,乐手或坐或立,各司其职,两位蓝袍乐官低头抚琴,食指翘起,似能听到淙淙琴声响在耳边;旁边的鼓、磬、笙等各样乐器皆分明,在演奏着祭祀的庄严礼曲。乐声中虔诚跪拜的队伍,焚烧表章的官员,手持火棍的使役,呼叫的小厮,无不形象逼真。远处殿阁井然有序,旌旗飘摇,和风徐徐,武士立在帐前守卫,一派静穆肃严的皇家祭祀景象。

祭庙上部绘一幅烧荒狩猎图。画面中有官吏在向伯益禀告,有凶猛的火焰蔓延在山野间,有受惊吓的野兽纷纷逃窜,有回头张望的麋鹿,有嬉戏玩耍的猴子,远山近林,各有形态姿容,无不鲜活生动。对面山林还绘有一对猛虎搏斗,一猛士拉弓欲射,几个武士手执刀剑,跃跃欲试准备厮杀。

山下,后稷正教民稼穑。一位妇人从路上走来,肩挑饭篮、水罐,往田间送饭,过小桥时的小心翼翼,被刻画得十分逼真,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她碎步挪移裙袍随之摆动的姿态。一个孩子手捧水碗、食物,走在妇人前面,这一对母子在农忙时担任着送饭任务,阐释了“麦黄麦黄,绣女下床”这首民谣。田间,头戴草帽锄地的农夫,挥汗如雨;一位老者向母子方向张望,仿佛听到小孩的喊声;麦田里两个农夫正在割麦,前面一长者手握镰刀和麦子,一边劳作一边回头和另一位农夫说话,他们是在议论今年的收成,还是在担心官家的赋税?从他们的神态与动作来看,有一种顺应天命的镇定与从容。田间小路上,人来人往,挑担的、推车的穿梭一般。场上更是一派忙碌而又欢乐的景象:一头牛拉着石头碾子在碾场,手执鞭子的农夫一边跟着转圈,一边高高扬起手中的鞭子,吓唬的姿势伴随着的是一声接一声的吆喝;农夫们各司其职,一个拿扫帚扫场,一个肩扛木杈准备翻场,一个在上垛;一个小孩手拿簸箕紧跟在牛屁股后面,他是看见牛尾巴翘起了,怕它把粪拉在麦子里,便赶着拾粪;碾好的麦子堆积如山,金灿灿晃着人们的眼睛,又是一个丰收年。麦堆上插一面小旗,边上的两人正在装袋。装好的粮食已经放上驴背准备驮运,一身穿绿裙的妇人抱着孩子在观望。好一幅典型的河东农家收获图,每一个人物都表现着不同的社会身份与角色,每一个环节无不渗透着河东大地男耕女织的文化传统。

从题记中得知,作者是山西翼城县画师常儒及儿子常耕、常耜,门徒张捆,绛州画师陈圆和侄子陈文、门徒刘崇德,完成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九月十五日,距今整整507个春秋。

张雅茜/文
156271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