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值 得

568 0
发表于 2022-4-5 16:41:4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逢对的人,做值得的事,过快意的人生,这差不多算最完美的光阴了。但事实上,生活不会让你这般畅意舒适。

对的人能逢三五个就不少,过得快不快意需要灵魂自内而外的修行,至于值得还是不值得,则无须问,也不可问。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凡事总要问值得不值得,这样的活法本身,就不值得。因为,强化了意义的追问会让人生变得惶惑,歇斯底里的较真会把格局分割到琐碎。

金庸小说里,穆念慈会问自己倾情认贼作父的杨康值得吗?京剧《四郎探母》中,身在辽国十五载改名易姓并做了敌国驸马的四郎杨延辉,决绝地到宋营探望老母佘太君值得吗?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张岱非得去西湖亭中喝三大杯值得吗?

这些问题都不能问。因为,这些问题没有答案。或者,它们无论怎么答都是对的,也都是错的。

我在一篇文章中曾表达过类似观点:不管什么事,只要你当时愿意,就是值得。这是对初心的尊重。那段岁月只可告别,不能背叛。

拿后来结果的不如意来回评当初的不应该,本身是不厚道的。因为反过来,假如一切得如所愿——要什么得到了什么——这样的值得,简直太功利了,也太世俗了。单纯从得失拷问人世的值得不值得,看起来,更像是从初始出发的一场阴谋。

我不会怀疑某些计较和在乎,是对人生的真诚。如果它的动机,是为了活着的价值和意义的话。高尚的灵魂对自我天生苛责和自律,因为他们实在不愿蹉跎生命。在他们看来,有意义的生活是明亮的,虚耗的日子是可耻的。

也因此,人世间,有些计较属于世俗境界,有些计较属于灵魂境界。前者追寻物质世界的满足和慰藉,后者追寻灵魂世界的充实和踏实。

通常,前者对值得的叩问是短暂的,这是由物质刺激的瞬间性决定的。后者对值得的叩问则是漫长而持久的,精神世界的洁癖,让所有的叩问都成了信仰和哲学。

马德/文
155717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公众号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