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辞》:“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花木兰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千百年来成为中国人心中爱国主义的经典画面,花木兰男扮女装替父从军的感人故事,一直是中国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写照。
木兰的籍贯,史无确载,争论历代有之。至少有安徽亳州、河南虞城、湖北黄陂、陕西延安等说。明邹之麟《侠女传》:“木兰,陕人也。代父戍边十二年,人不知其为女,归赋戍边诗一篇。”位于黄河西侧的延安万花山下的花源头村,被民众传为木兰故里之一。传说木兰征战归来后,不愿在朝廷为官,引退归故乡,活到80岁,无疾而终,被朝廷赐葬于她的故里山前,这里有她当年跑马练武、盘弓射箭的跑马梁,有百姓追念先贤的木兰祠、木兰墓。每到春季百花竞放,万紫千红,有人说这是木兰显灵的化身,装点山河,有人说这是大自然用最壮美的生命回敬英雄。2011年,延安“木兰传说故事”入选第三批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成为陕北最美丽的人文景观,也成为中国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王六/文《西安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