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文房”可追溯至梁朝

291 0
发表于 2022-3-10 10:09: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文房”一词,最早语出《梁书·江革传》:“时吴兴沈约、乐安任昉并相赏重,昉与革书云:‘此段雍府妙选英才,文房之职,总卿昆季,可谓驭二龙于长途,骋骐骥于千里。’”其原意是指官府掌管文书之处,自梁以后,历代均沿有此称。据考古资料可知,北朝十六国夏的都城——统万城城址曾出土一方“文房之印”,可以证明“文房”在南北朝时期,甚或此前,就已经出现。

唐代文人开始流行将“文房”代称书房。“文房”既指书房,那么自然少不了文房用具。隋唐以前,文房用具除笔、墨、纸、砚外,还有笔格、笔筒、砚滴、砚匣等。唐代,文房用具逐渐增多,有笔、墨、纸、砚、笔架、笔洗、笔錔、砚滴、砚格、砚匣等。

随着文房用具种类的丰富,“文房”除了代称书房外,有时也代指文房用具,如笔、墨、纸、砚,或其他文具。如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记载:“其士人止许带文房及卷子,余皆不许夹带文集。”又如清代《八旬万寿盛典》云:“正寿之庆,群臣例当进献辞赋。于是彭元瑞有《古稀之九颂》,既以文房等件赐之,以旌其用意新而遣辞雅。”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房四宝”的萌芽阶段,出现了“笔墨纸砚”合称。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曰:“夫纸者,阵也;笔者,刀矟也;墨者,鍪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略也。”

文人们对笔墨纸砚的实用性提出更高要求,如晋卫夫人《笔阵图》所云:“笔要取崇山绝仞中兔毫,八九月收之,其笔头长一寸,管长五寸,锋齐腰强者;其砚取煎涸新石,润涩相兼,浮津耀墨者;其墨取庐山之松烟,代郡之鹿胶,十年已上,强如石者为之;纸取东阳鱼卵,虚柔滑净者。”




(陈涛/文 《北京晚报》)


151425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