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中国援非医疗队半个世纪的“漂洋过海”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16-10-11 12: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印度洋的海风,轻抚着斯瓦西里人的遗迹。位于东非的坦桑尼亚小岛桑给巴尔,因为盛产丁香而被誉为“香岛”。2000年,这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然而,与美丽迷人的风景相伴的是基础设施的陈旧落后,是岛民低廉的收入和高昂的物价,这里被联合国认定为“世界最不发达地区之一”。
  桑给巴尔,距离中国近万公里,坐飞机需要16个小时。自1964年起,中国来了26批援非医疗队,打造了中非之间开展时间最长、成效最为显著的合作项目。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医疗队漂洋过海,在这里刻下了许多中国印记,留下无数动人故事。
  被低估的困难
  清晨,医院外警车呼啸而来,划破了这个小岛的宁静。警察们抬进来一个满身是血的中年男子,他已经休克、命悬一线。
  这是一个被民众用刀多处砍伤的小偷。“双手双脚,27根筋被砍断。还有多处骨折,失血严重。”来自中国无锡医疗系统的骨科医生杨晓,赶紧招呼助手展开抢救。
  桑给巴尔眼下正是丁香采摘的季节。有小偷铤而走险,将黑手伸向农户们辛苦种植的丁香花。普遍信奉伊斯兰教的当地人,向来对偷窃行为零容忍,惩罚也非常严苛。“再加上部分警察,对私殴小偷睁只眼闭只眼。村民们一哄而上,很多小偷非死即残。”
  清创、固定,一切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可就在进行肌腱吻合的当口上,眼前“哗一下全黑了”。
  “糟糕,怎么停电了!”连续4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已经让杨晓汗流浃背。可着急也没用,在桑给巴尔停水停电是常态。“助手跑进来,告诉我医院的发电机也坏了。我们硬是在手机的照明下,把这台手术做完了,就像战地的情况一样。这在国内是不可想象的。”
  手术耗时7小时15分。手术过程中,除了停电,缝合用的吸收线几乎全部耗尽,这里常年医疗资源紧缺;缝针的镊子,散架了两次;医院唯一的麻醉师、来自中国的殷正医生,同时还要顾及另外两台手术,“各台手术室巡回,哪里起火灭哪里”。
  术后第二天早上,当杨晓再次看见患者时,感觉他像是换了一个人。虽然被石膏绷带包裹得严严实实,但还是连声道谢:“感谢你,来自中国的医生。我发誓,以后再也不会偷窃了!”那一刻,杨晓心里五味杂陈:“在这里怎么能谈条件。能给误入歧途的人们重新开始的机会,克服再多困难也是值得的!”
  目前这支医疗队,是我国派出的第26批援桑队伍。他们来自江苏省无锡市的医疗卫生系统,共有21人,包括妇产科、麻醉科、泌尿外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和中医科等科室的优秀医生。从去年6月开始,他们分别在桑给巴尔岛和奔巴岛的医院,执行为期两年的医疗援助任务。
  据不完全统计,医疗队过去一年中,门诊量已达7万多人次,进行手术2500多台次,抢救危重病人3900多人次。在简陋的条件下,医疗队克服困难完成了当地第一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第一台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手术、成功抢救了一位胎盘早剥病人……
  身心的巨大考验
  手术室里,似乎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妇产科医生郁春晴,这次的手术对象是一名艾滋病人,28岁,还患有子宫肌瘤。郁春晴特意戴了两双手术用塑胶手套,穿戴上防护服、防护眼镜、长靴,可汗水还是很快浸湿了手术服。
  “这名黑人姑娘怕丧失生育能力,拖着不肯治疗,肌瘤已长到小西瓜一样大了。”郁春晴深吸一口气,迅速调整状态上了手术台。“虽然戴着两层手套,但双手不时浸染在血液中,感受还是不一样的。手术结束才发现,手指被手套勒到麻木不听使唤了。”病人的子宫肌瘤被成功摘除,子宫也得到很好保留。出院时,姑娘全家人举起左手放在胸前,用当地人最诚心的方式向郁春晴致敬。
  非洲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毒携带者人数,占全球的70%以上。而桑给巴尔居民中,艾滋病感染率高达10%。同时,性病、疟疾等传染病高发。在这里,每个医疗队队员都需要直面更高的职业风险。
  眼科医生赵伟依旧记得两个月前的一次手术现场:“当灌注液从病人眼睛流到我的腿上,我才深切体会到,艾滋病离我有多近。无论我内心多么纠结,但手术必须完成。每次手术都如履薄冰,幸运的是最终也都化险为夷。”
  除此之外,24小时“连轴转”,几乎是每个来援助的中国医生都曾多次有过的体验。桑给巴尔有140多万人口,但是具有专业医生资格的仅有160人,相当于1名医生要负责8000多位民众的健康。
  “当年中国政府派遣医疗队,是为了帮这里培训一支不带走的医疗队伍。”医疗队队长徐卓群介绍。但52年过去了,由于这里条件艰苦,受训的医务人员最终都离开小岛去别处谋生了。“正因如此,中国医疗队的存在就更重要了。”
  “当地医生只要一碰到问题,就请中国医生会诊。”医院的护理主任兼院长助理艾德利萨·萨利姆,对医疗队颇为赞许。“当地的病人不管远近,都会到这里来寻医,他们就是冲着中国医生高尚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来的。”
  桑岛卫生部首秘祖玛认为,中国医疗队堪称中国在桑给巴尔最好的“民间大使”,不间断地巩固和传递着中非友谊。52年来,中国累计向桑岛派出援助医疗队26期,计677人次。共诊治门诊病人630多万人次,开展手术24万多例。
  如今,走在桑给巴尔的街头,当地民众看到中国面孔,总会用斯瓦西里语喊“中国,中国”,有的甚至还会用中文说“你好”。这些,是中国援非医疗队用半个世纪在当地人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记。
  人人都是多面手
  每逢中国传统节日临近,大厨顾平艮都会清晨五点多就起来准备,只为晚上聚餐时让队员吃出家的味道。晚上没有急诊任务的队员们,陆续回到简陋的驻地,朝着家乡的方向举杯祝福。
  “非洲绿叶蔬菜很少,适合中国人口味的蔬菜更少。市场上永远是老面孔,人称‘三宝’的土豆、洋葱和青椒。要想改善生活,必须要自己动手种菜。”于是,奔巴岛上的队员们分成了四小组,在小院内的一小片菜畦上,开展了种菜“竞赛”,利用业余时间动手改善生活。
  这些在无锡家里连菜场都摸不着门的男医生们,哪里知道蔬菜的种法。现在,只当苦中作乐了。杜旭东、殷政、王琦、陆风旗等习惯手握医疗器械的大老爷们,纷纷当起菜农,努力争当“种菜标兵”;女医生金未来和郁春晴谙熟家务,但种菜这种技术活并不在行。不过和男医生相比,她们的热情和钻研精神要高得多。
  为了让医疗团队顺利运转,也节约“生存”成本,医疗队每个队员都兼职多项工作。麻醉师殷正负责药械管理,心内科医生高运来负责水电,影像科医师闾长安、妇产科吴伟燕负责物资管理……眼科医生赵伟兼职会计,他还同时担任理发师,理发水平不断“攀升”后,队员们都开玩笑让他回国后开个理发店。
  探索中,物质上的困难总是可以解决。但让医疗队员头疼的,是对远在无锡家人的“承诺”总是无法完成。“中国比桑给巴尔早五个小时。我们五六点下班,可此时无锡已经快晚上十一点了。每次答应了孩子视频聊天,可一回到驻地孩子早就睡了。”对于家人,不少队员心中藏着愧疚。医疗队员费捷出发时,孩子才几个月大,“一年多来,孩子长得特别快。家属就发视频给我,经常觉得看不够”。
  两年时间身在异乡,总是孤独的。尤其是晚上,不少医疗队员都有过夜间急诊结束后走夜路的经历。“这里枪支虽然管制,但很容易租到。一两美元一天,听说晚上抢劫时有发生。所以我们晚上要出去就尽量开车,然后结伴出行。”
  美丽的桑给巴尔,有着纯净的阳光和迷人的沙滩。队员偶尔也会来这里锻炼身体,远眺一望无际的印度洋。一望无际的海水带给队员们的,更多是对故乡的思念,然而队员们明白,“眼前的工作很有价值”。援非医疗换来的是当地民众的有口皆碑,也让贫穷之地的人们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治疗。半个多世纪以来,援非医疗队员累计治愈了上百万病患,留下了无数动人故事,这些都会化身为最好的“民间大使”,不断传递着中非的世代友谊。
15062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