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的我也喜欢趴在供销社的水泥台上,看着里面沉默不语的盐。冬日严寒,我会趁着售货员离开,从破烂的棉袖中伸出食指去抹水泥上泛出的盐花,塞进嘴里。醇厚的悠香,刺激味蕾,安抚着我的肠胃,使我不由得又伸出手指……
时间长了,水泥柜台的边沿被油亮的衣袖和脏黑的小手摩挲成幽幽的乌木色,就像一桩陈年旧事。
粗粝的青盐聚集在一起,睁着无邪的眼睛,在供销社敞口的水泥池里晶莹地看着我。我不知道它们从哪里来,它们却知道我是谁的孩子,谁是我的祖先。
七十年代,在没有滋味的岁月里,唯只有盐,使我感到了生命的悸动。包括粗瓷大盆里用盐腌制的萝卜、苤蓝、雪里蕻、豆角丝,都成为我成长的主要养分和一个遥远的记忆。
多年以后,我才得知堆放在柜台里的盐,就出自不远处的运城盐池。再后来,粗通历史,知道那些“和之美者,大夏之盐”(《吕氏春秋·本味》语),数千年前就与我们这些炎黄子孙、黎民百姓在一起。
如果追溯,亿万年前造山运动,使河东板块上的浪浪沧海变成了碧野桑田。海水退去,青山巍峨,但总有古海遗子在故乡的门前踟蹰徘徊。中条山下,黄河东岸,那泊百余平方公里的盐池可谓身世沧桑。盐池名“盬”,仓颉专门为她造字,只因她眷恋这片土地,亘古至今与我们生死相依。其实,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她更像黄河的姊妹,壮硕的乳袋中汩汩流淌着咸香的乳汁,哺育着芸芸众生。
“熏风南来,盐成一夕。如珠似玉,刮之成堆。”于是,四千五百万年前的中华曙猿闻香而至;一百八十万年前的西侯度人在此薪火相传。此为考据的历史,还有美丽的传说。盘古开天地,后土圣母女娲娘娘在此地引绳于泥,抟土造人,开创了母系氏族时代;史前大洪水浊浪滔天,女娲娘娘率众炼五色石补天,断鳌足立四极,杀黑龙济冀州,积芦灰止淫水,于是冀州平,狡虫死,天地恢复。
历史绝非偶然,一切皆因为盐。尧舜禹在河东建都之前,此地盘踞着九黎氏。氏族在四目六手、头长牛角,擅长呼风唤雨的首领蚩尤带领下,锻刀冶剑,与有熊氏首领黄帝、烈山氏首领炎帝组成的联军决战于涿鹿之野。三年九战,厮杀飞沙走石,惊天动地。最后黄帝在河东人风后的协助下,击败了战神蚩尤。黄帝从此牢牢控制了河东盐池,更在妻子嫘祖(运城夏县人)的辅助下,养蚕织丝、教化万民,奠定了“华夏始祖”的地位。
战争,是利益的暴力手段。可以想象的是,在“煮海为盐”耗时费力的年代,自然结晶出香美颗粒的河东盐池,任何部落都会垂涎三尺。“不得河东不雄”,得盐池而得天下。因为盐,远古的华夏,各部落相互征伐逐渐融合,炎黄子孙、黎民百姓齐聚于此,渴饮黄河水,累食河东盐;居中建城兮王霸之所,绵延不绝哉繁衍生息。
于是,大河之东的运城,遂成天下之中!
《山海经》记载的“盐贩之泽”,说得就是河东的盐池。纣王破国以后,商朝的王室后裔不谙农事,纷纷来河东背盐,贩送各地,作为贡物和交换生活用品。“商人”由此而生。到了春秋时代,穷困潦倒的鲁国人猗顿向陶朱公范蠡问计致富之道,来到河东。在水草肥美的王寮(今运城猗氏,因猗顿而名)养殖五畜,积蓄资本后贩运盬盐,十年之间,息不可计。当时,猗顿作为一方“豪民”,在中条山、黄河等地开辟了几条盐道,“西出秦陇,南过樊邓;北极燕代,东逾周宋”,并通过秦界至伊朗、阿富汗等地,盬盐源源不绝地哺育万众。猗顿,因此成为中国商业的鼻祖;古盐道,也成为晋商的源头。
盐道漫漫,车辙悠长。我在想那匹瘦弱的灰马。拉着沉重的盐车,它蹄伸膝折,汗流浃背,不时发出一声声哀鸣。如果不是郜国人孙阳遇见,它定会在漫长的盐道上颓然毙命。孙阳知马。他把自己的麻衣披在它身上的那一刻,灰马仰头长嘶,声达于天。于是,一场关于“知己”的故事千古流传。“伯乐相马”的典故也因为盬盐,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晶。
对于封建国家,没有任何一种物质比盐更重要。到唐朝大历年间,盐利收入占全国赋税的一半。运城盐池收入达150万缗,占四分之一,为朝廷所专控。到了宋庆历八年,朝廷发给商人“盐引”(史称“钞引法”),凭此到运城购盐,大大刺激了盬盐的生产和运销。明朝,盬盐年产近三亿斤;清朝,盬盐每年贡税数十万两白银。及至当代,运城盐池被充分开发利用,成为我国最大的无机盐生产基地,生产出的系列产品,再度富国裕民。
站在卧云岗上,盐池神庙庄严耸立,护佑着盐池。举目远望,雾霭披金,山水渺渺,时有美丽的白天鹅优雅戏水。“水出食盐,自然印成。朝取夕复,终无减损。”传说舜帝至此,受其丰饶物产和水光山色的感染,慨然抚五弦琴,唱到:
南风之时兮,可阜吾民之财兮;南风之熏兮,可解吾民之愠兮。
我不知道为什么“南风”可以阜民、解愠。后来才知,天日晒盐,湖中卤水蒸气上升。南风拂起,卤水微波,增加暴晒水面积,就会生成形似虎状的饴盐。如遇风力大的东北风或西南风,卤水滚沸,形成“粥发”,成盐味苦,难以食用。
“阜民、解愠”,如今还被奉为国之大宝;由盐池生出的财富和文化,依旧生生不息。我有理由相信,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巨人,血管中汩汩流淌着自强不息的卤盐性格。这种性格,坚定刚毅;这种性格,会自我修复;这种性格,更会源远流长。
南风起,盐始生。就像当今的大时代,好风知时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