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回复

[散文] 故乡的元宵节 散文 运城 杨群群

68 0
发表于 2024-2-27 11:32:1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故乡的元宵节  散文  运城 杨群群

在我的故乡垣曲,闹元宵的习俗由来已久。

正月初五一过,大队部院里便响起欢快的锣鼓声, “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哩咚哩咚锵……”,前村后村、上村下村、沟里、梁上、疙瘩坡头凡是没走亲戚的村民们都三三两两朝大队院里聚拢
来。村里喜爱文艺表演的老把式们一声吆喝,秧歌扭起来了,只半天时间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便组成了。有了鼓乐,有了队伍,故乡的元宵节便提前拉开了沸腾的序幕。

从正月初六到正月十三 ,故乡一改宁静内敛的性子突然间就风风火火起来,大队院里每天上午练、下午练、晚上还要挑灯夜战,整整一周的排练,锣鼓喧天,人声鼎沸,男女同台,老少共
舞,好不热闹。

故乡闹元宵的传统节目有:扭秧歌、打花棍、摆扇子、抬花轿、划旱船,都是祖辈传下来的绝活。

一听扭秧歌,你肯定在想谁不会啊?可别小瞧这扭秧歌,里面有大学问。就个人而言,要精神饱满、表情喜悦、富有表演力,腰间红绸布挥舞有力、脚下步伐节奏感强。就整个队伍而言,既
要队容队貌喜庆有感染力又要队形整齐有气势。特别是队形的变化非常丰富,百余人的队伍由一条龙分成两条龙、再演变成二龙戏珠的格局,紧接着又化作葫芦形、8字形、连环套,最后合拢
为一。还有各种戴着面具的有趣扮相,如手拿金箍棒的悟空、肥头大耳挺着西瓜肚的八戒、满脸胡子的沙僧、摇着蒲扇的济公、抽着烟袋锅子的地主老财、男扮女相的丑媒婆、手拿折扇的俊
美公子、头戴璎珞的娇俏小姐等等。这些角色动作夸张,憨态可掬,极富感染力,惹得人们捧腹大笑。

打花棍也叫花棍舞,比较耗费体力,因此多是由青年人和孩子表演。花棍由一截一米见长的竹竿缠绕彩纸、两头扎上蛇皮塑料袋上的长须做秧子并用红蓝墨水染色制作而成。打花棍首先要控
制好队员之间的间距,因其活动范围大,若前后施展不开就真的“打成一片”了;其次要掌握动作要领,花棍要触及双肩、两膝、两脚等部位,带有武术动作,有8个点的简单打法,还有12个点
的复合打法,有单棍打法,还有双棍打法。欢快的锣鼓一响,长长的队伍,花棍翻飞,动作敏捷流畅,舞动的红蓝秧子在空中划出一个个美丽的圆弧,整个表演动感极强、颇有气势,蕴含着
人们祈求健康平安的美好愿望。

比起扭秧歌、打花棍,舞扇子这个节目最具古典韵味。节目的渊源是一个过路的卖货郎与一位前来买脂粉的女子之间的故事,表达的是少男少女情窦初开时一见钟情的朦胧之爱。儿时的我最
喜欢看舞扇子的节目,当彪悍的大鼓骤然隐退,锣、镲、铙清丽登场完美结合,奏出“当齐齐——当齐齐”的悠扬婉转节奏,八个十二三岁的少男少女,手持扇子出场了。只见男子头扎方巾,身
着?埃?辈搅餍牵?嵋≌凵龋??釉蛏碜疟?兑伦埃?椴角嵋疲?奕蛊???陨日诿妫?恐泻?摺K亩陨倌猩倥?“谧派茸樱?欢媳浠欢有危???娑悦嫖枭取⒈舜私徊嫖枭龋?缓笙嗷ザ
故乡的元宵节  散文  运城 杨群群
avatar
233206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