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少儿书法培训:书法中“勤奋”不可以孤立理解

120 0
发表于 2023-10-22 19:27: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古代书法理论中,谈到勤奋的非常多。苏轼在《题二王书》中说:“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铤,不作张芝作索靖。”

  这段话是在说勤奋的必要性,写坏的笔堆成坟冢,洗砚的池水都成了墨色,意在强调用功之勤。而且从这句话的逻辑上来看,只要用功勤,即使赶不上王羲之也能和王献之差不多。如果用功到笔都写秃了千管,墨磨去一万铤,这种用功,不是草圣张芝也得赶上索靖。

  少儿书法培训老师介绍类似这样的勤奋语录千百年来屡见不鲜,而大家似乎都是看到了这层简单的逻辑对应关系,却忽视了其隐藏省略的一些重要前提。勤奋是表示坚持不懈的反复练习,但是这个的前提非常重要,比如天赋,才华,方法,情绪,甚至家庭条件等等。

  能学会一门艺术或者对一类知识有深刻的理解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的条件也很多。绝对不是简单的重复就可以达到。不得不说,很多“勤奋者”恰恰是懒惰的,他只是简单重复一些动作,就觉得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而忽略了很多需要动脑筋和付出心血的部分。

  有句话说的有道理“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一场战争,不是讲拼命就能成功。同样,如果按照苏轼说的那样,只管去写,到了一定量,就会达到好的效果吗?即使你对临经典,没有内在状态和外在的方法指点,重复多遍也不会成功。

  所以,去掉前提,孤立理解的勤奋,并不是成功的必要因素,而只是一个形式表征。方法、热爱和责任感才是成功的必然因素,勤奋是方法、热爱与责任感的外化形式而已。

  汉翔书法培训教育,是一所以书画为载体的东方文化素质与兴趣教育培训机构。我们的教育理念是“书以载道,文以达意”。我们教授的不仅是书法,更是书道。传授文字书写背后的东方文化内涵、礼仪规范、东方美与智慧。

  我们的教学理念是“眼在手前,先博后精”。坚实基础,拓展审美,先纵观而后取其专攻。

  以上是汉翔书法培训班老师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给书法学习的朋友们一个清晰的方向,更多资讯内容请登录我们的官方网站:书法培训班http://www.shufaedu.com/

217430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