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人物】蒲剧青年演员李志辉学艺记

发布时间 2025-08-23 11:40:25

    详细描述

    人物类型: 文化学者

    “咣采咣采咣采……锵锵锵锵……”

    近日,运城学院的排练舞台上,跟随一阵紧似一阵的“人声锣鼓”点,身背白色纸幡的李志辉“起霸”之后,便开始了一整套程式化动作:跪甩前后,慢三下,快五下;左右甩八下,大甩腰六下……3米多长的纸幡四面翻飞,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李志辉则目光如炬,挥汗如雨,一招一式有板有眼。

    今年34岁的李志辉是稷山县蒲剧团青年演员、文武小生。他正在学习的纸幡功,是《五雷阵》中的重要元素,表现了孙膑上战场前在母亲灵堂前三拜九叩的情景。在这出折子戏中,长长的白色纸幡在表演者的操控下自如甩动,让观众强烈感受到孙膑忠孝难两全的悲壮情绪。

    “非常难,练得腰疼,睡不下,起不来,太吃力。”练完之后,李志辉瘫倒在舞台上气喘吁吁地说。

    对于蒲剧,李志辉绝对是真爱。他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每个月工资只有1000元,但为了学习哨子功,他宁肯花1500元买一把哨子。

    “那时候师父一般都不肯教自己的绝活,发现你在偷学,人家看你的眼神都不对了。”李志辉说,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知道纸幡功这门蒲剧特技了,当时感觉很新鲜,就自己跟着影像资料学。现在回过头看,当时学的只是个皮毛,仅仅把动作“外形”学会了,至于里面的细节讲究,也就是“神韵”根本谈不上。

    蒲剧特技有许多,为啥选择纸幡功?李志辉自嘲他个头小,没有优势,就想学些真功夫,才能发展得更好。

    李志辉爱动脑筋, 经常琢磨特技的窍门究竟

    在哪里,比如帽翅功的弹簧,他认为用老式自行车上的那种弹簧就比较好。

    为了学习纸幡功,动手能力强的李志辉当年自己琢磨着做了一个纸幡,凑合能用。这次来到运城学院,他又用10天时间进行了二次改良,先后做了两个纸幡,一个比一个精致好用。

    “志辉,小心你的脚!”

    在现场看李志辉练功,能够感受到他对自己的那股“狠”劲。

    此前演出《伐子都》时,李志辉从近3米高的桌子上往下翻时,靴子帮和鞋底意外开线,落地瞬间脚打滑,导致骨折。这次培训,他主动报名,一门心思想学蒲剧特技。骨折旧伤尚未痊愈,李志辉说,要咬牙坚持,毕竟这样的学习机会很难得,一定要抓住。“干一行,要爱一行,为了学习,疼痛算不了啥”。

    “目前老师教的都记住了,走得还不太好,下一步还得把它运用好,将特技融进戏里,融进剧情和人物中。”谈及之后的打算,李志辉说,回去后肯定要好好练,把纸幡功精髓掌握好,把《五雷阵》在舞台上精彩呈现出来,以后还要把它继续传承下去。

    此时此刻,在记者笔尖流淌的李志辉练功身影,只是运城学院国家艺术基金蒲州梆子特技绝活青年表演人才培训的日常。近一个月来,包括李志辉在内的20名青年表演人才正在这里苦练技艺,提升自我。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传承?我们从“李志辉”们的坚守和追求中,或许能够找到答案!

    王斌/文 景冬波/图

    联系人

    后果后我买卖顺

    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