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文学】“通知书”上读“清华”_散文_徐信安

发布时间 2025-07-17 19:19:53

    详细描述

    2024年7月5日晚8时许,儿子说:“爸妈,娃的清华大学博士录取通知书收到了!”听到这一喜讯,我们欣喜若狂,让他立马将通知书和专递封套拍成图片发来,以一睹它的风采。

    没有几分钟,6张图片发来了。于是,我与老伴在台灯下一张一张地端详着……尤其对3张通知书的图片看得更为细致入微。

    从通知书的封面图片,可以看出其是长方形,为紫色,但图、字皆为白色。第一行,先是一个圆圈图案,像印章一样,上刻有“清华大学”和“厚德载物”“自强不息”“1911”字样。接着是毛主席题写的“清华大学”4个大字。第二行,写着“研究生录取通知书”8个字。看着这张图片,它给我们的印象是:简洁、典雅、喜乐。

    通知书背面的图片,是一幅清华大学校园图。从这张图片上,可看见写有“清华园”“清华学堂”为标志的10余处宏大建筑,可看见写有“行胜于言”的立校“日晷”、盛开的荷花、宽阔的体育场、苍松翠柏点缀其间,湛蓝的天空下鸟儿在自由地飞翔……看着这张图片,它给我们的印象是:历史沧桑、文化厚重、美丽神圣。

    通知书的第三张图片,底色为粉白色,四边设计有花边框。图片框内左上角是孙女的一寸照片和学号,右上角是和封面一样的圆形标识图和“清华大学”4字,其下面一行为红色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8个字。框内的中央,写有4行文字,内容是孙女的名字及被录取的院校学科,有二维码可阅读入学指南,还有“清华园”3字的二校门标志图。在写有“清华大学”和时间的两行字上盖有“清华大学”圆形红色印章的图案。在框内的正中央,还隐藏着一个很大的清华大学圆形标识图。

    看着这张图片,它给我们的印象是:大器、庄重、简约、明了。

    还有两张服务单,被拍在同一张图片上。一张为“行李标签”,另一张为“中国银行”,它给我们的印象是:热情、周到、暖心。

    接着,我们还看了专递封套图片。

    通知书的封套图片共有两张,一为封面,一为背面。封面和背面全为中国红,一看就让人觉得高兴。

    看着这两张图片,它给我们的印象是:喜庆、自豪和希望。

    《通知书》通过标志性建筑,讲述了清华大学的百年历史和发展历程。

    写有“清华园”3字的二校门,是清华大学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其原为清华正门,1933年后由于扩建,便成了二校门。它至今矗立在清华大学校园的主干道路上,站在清华路北望此门,可遥望到“清华大礼堂”“日晷”和“清华学堂”等早期建筑物。

    写有“清华学堂”的建筑物,始建于1909年至1911年。它是清华第一座楼房和校舍。1911年4月29日,清华园就在此开学了,故成了清华历史的开端。

    “清华大礼堂”,始建于1917年9月,并于1921年5月建成(另有说法认为建成于1920年3月),座位有900多个,是当时中国大学中最大的礼堂兼讲堂。它与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一起构成了清华的“四大建筑”。在清华近代校史上,大礼堂见证了多次反帝爱国运动在这里的酝酿出发和凯旋。1949年以前,清华大礼堂是支持共产党的青年学生聚会的地方。大礼堂,已成为“最有光荣历史的建筑物之一”。它是清华人“坚定朴实、不屈不挠”卓越品格的象征,而今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华大学西校门”,是清华大学第二个主校门。其为1933年清华扩建住宅时修建,不远处就是圆明园。西校门高大雄伟,两头威武的石狮忠实地守护着大门,正额上方庄严地镌刻着毛主席1950年6月亲笔题写的“清华大学”校名。每逢节日,门前鲜花簇拥,门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新清华学堂”这一建筑,是清华大学为迎接百年校庆而建的。它于2011年4月落成,2012年4月启用,观众厅就有2011个座位。它是一座重要的文化地标,不仅承载着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和专业演出活动的使命,而且还是校园文化传承与展示的重要场所。如今,它已成了清华大学一张影响极大的文 ...
    三千字内免费阅读!无限畅读全年仅需28元!

    联系人

    Vonice

    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