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人物】青年薛培栋:从影视编导到直播带货,再到数字运营

发布时间 2025-07-13 16:25:37

    详细描述

    人物类型: 文化学者

    一个视频从制作到成为“爆款”需要多少步?一个IP从诞生到“出圈”需要付出多少心血……产业的新陈代谢、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催生了一批新兴数字职业,更有一大批青年涌向这些“新赛道”,为社会创造价值。

    在盐湖区,“90后”青年薛培栋正以他敏锐的行业嗅觉和蓬勃的创业活力,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10年间,从影视编导到IP孵化,从直播带货到反哺实体经济,他紧跟时代节拍,用数据思维和实干精神,将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留量”。

    从镜头到线上平台—— 专业带来的转型

    传统商铺想要寻求数字化转型,应如何搭建线上营销平台;在线上领域如何精准把握用户需求,将“流量”变为“留量”……数字经济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企业或个人想要在日新月异的流量世界中“破圈”,需要用好“用户运营”这门学问,抓住每一个来之不易的用户心理。而这种新需求就催生了许多新职业,薛培栋就是这一数字浪潮中的“弄潮儿”。

    他的创业故事,始于一份对专业的执着。影视编导专业出身的他,大学期间便在对口单位实习,2015年毕业后入职专业演出单位,半年后辞职。“不想每天做按部就班的工作,我要做能自己‘造血’的事。”他说。这一年,他背着自己的摄影器材,单枪匹马闯市场,从拍摄婚礼片、宣传片、广告片起步,一个人策划、拍摄、剪辑,把专业的细腻融入每一个镜头。

    半年后,他不再单打独斗,开始带徒弟,第一个小伙伴很快就从拿三脚架的助手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骨干。再到后来组建了30多人的团队,最多时达50多人,业务覆盖文旅宣传片、企业汇报片等多个领域。但市场形势的变化也让他敏锐察觉到现有运营模式背后的危机:“依赖甲方的模式太被动,必须转向主动创造价值。”

    到了2018年,抖音等网络平台的崛起让薛培栋看到了新可能。他说:“在网络上,我看到了很多运城本地人开始运营自己的网络账号,甚至开始网络直播,那些视频背后的数据让我意识到了IP的力量。”于是,他果断转型,与他们合作,运用自己熟练的视频内容制作技术为大家包装、孵化、打造个人IP。

    为摸透线上运营逻辑,薛培栋购买各类课程,从庞大的“数据库”里提炼知识、经验,形成一套自己的方法论。“做IP,专业是根基,个人特色是亮点,专业团队是保障。”他说。

    从运城到广州——

    转向直播的破局

    2021年,直播带货的商业模式逐渐成熟,薛培栋又一次嗅到机遇。“别人还在观望时,我就要站到赛道里。”他说。在对消费市场进行大量数据分析后,他瞄准女性市场,带着四五个小伙伴、数十万资金奔赴广州,一头扎进直播带货领域。

    第一次直播是与皮包相关。不懂皮料,他就天天泡档口、跑工厂,不厌其烦地向档口老板、工厂员工询问“这款包的设计理念是什么”“头层皮与二层皮的区别”“五金边油的成本”等问题;不懂设计理念,他就在网络上搜索大量资料,研究那些元素,直到看一眼包就能说出它的设计特色。

    刚开始直播的时候,直播间里每天只卖几百块,但他一直咬牙坚持,在直播之外还继续发布与皮包有关的短视频内容。两个月后,当他的个人账户里只剩5万资金准备撤退时,转机来了——一条讲解皮料知识的短视频突然“爆火”,带动他的直播间单日销售额飙升,此后每天稳定在百万级。

    每天直播结束,薛培栋都会和小伙伴一起复盘,总结一天的可取之处:“我想,我们赢在内容,更赢在细节。”当同行沉迷付费投流时,他坚持用短视频做IP铺垫,让工厂老板讲专业知识,精准积累人群;当看到直播间用户不知道怎么选产品时,他就会把产品“掰开揉碎”地讲解,帮他们选择到最合适的产品,很多时候,用户的需求就藏在数据里。他说:“每天开播前来直播间看一下数据,下了播之后也会看一下当天的数据进行复盘。”这场“逆袭”不仅是数据的爆发,更是他对“内容+流量”逻辑的深刻践行。

    从“流量”到“留量”——

    扎根本土的布局

    当越来越多人踏入直播带货的领域,薛培栋又开始寻找下一个风口。

    2022年年底,他决定回归家乡,深耕本地生活服务。在太原,他带着团队帮传统店铺开团购、做直播,用在广州积累的运营经验优化流程,为传统店铺寻找转型之路。在运城,他继续深化与本地个人IP的合作,并和团队一起打造面向运城人的生活服务账号,为线下实体店铺的发展助力。“好生意的逻辑是服务人群,而不是追逐流量。”他说。

    如今,他将目光投向线下实体经济,借鉴大城市先进的老年产业模式,在盐湖区打造融合了舞蹈、形体等课程的“生活美学”空间,为本地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更精细的服务。“先服务老人的娱乐生活,再融入日常生活,最后走进他们的精神生活”,这是他为自己找到的下一个奋斗目标——从短暂的“流量”到长久的“留量”,从生意到生活,脚踏实地。

    从影视编导到直播带货,再到数字运营,创业10年来,薛培栋一直紧跟时代发展的鼓点。他的故事里,没有惊天动地的传奇,只有青年创业者对行业的敏锐洞察、对细节的极致打磨,以及“站在风口前”的勇气。在运城这片土地上,他用数据思维重构传统产业,更用实干证明:数字时代的机遇,属于那些既能看懂数据、又能读懂用户的人。

    杨颖琦/文 茹雅/ 图

    联系人

    我的苦恼冉

    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