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快报】运城市艺校8班学生复排眉户《三进士》

发布时间 2025-07-13 12:03:19

    详细描述

    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毕业离校33年的8班学生响应文化事业热心人、运中教师党云霞,其爱人、8班学生、山西湖岸居酒店总经理张永兵,8班学生屈云岚3人的倡议,复排已故著名眉户表演艺术家、艺校高级讲师程根虎的传世经典《三进士》的消息,牵动着业内外众多人士的心。有的担心难度太大,不好排;有的认为“不现实,不可能”;更多戏迷则是翘首以待。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经过不懈努力,8班学生终于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7月1日晚,《三进士》在中心城区蒲景苑倾情上演。座无虚席的观众在欣赏经典剧目的同时,更为8班学生对恩师的深切思念和同学之间的纯真情谊感动,台上台下互动,剧场气氛热烈,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艺校名师出高徒

    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素以教育理念先进、设施完备、师资力量雄厚、优秀人才辈出的“全国最具特色办学单位”著称。

    1975年,原籍临猗县薛公村,在临汾眉户团献艺20年,以《柳毅传书》《天仙配》《梁山伯与祝英台》《三进士》《朝阳沟》等剧目享誉梨园的程根虎调入该校任教,一边传经授道,培养后继人才,一边携代表作随艺校戏曲演出团巡演城乡,《三进士》是他久演不衰的剧目。不同的是,早年他演的是周子清夫人白玉莲,中年以后扮演以老旦应工的一号人物孙淑琳。

    2004年9月,原运城市文化局和市艺校联合举办程根虎从艺50年系列活动,由他领衔演出的《三进士》是纪念活动的最大亮点。

    程根虎艺术精湛、艺德高尚、善良正直、爱生如子,对8班学生学业上从严要求、生活上悉心关照。6年朝夕相处,师生之间结下了深情厚谊。

    8班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刻苦,成绩突出。1991年3月,在山西省第四届教学剧目汇演中,《清风亭》获综合治理奖,《宇宙锋》《惊宫》获优秀演出奖;孔向东、郭安存、田永红获表演一等奖;苏晓明、薛凤琴获二等奖;王文青、程晋阳、秦彩苗获三等奖。在唱念比赛中,孔向东获演唱一等奖;郝俊义、闫俊红获二等奖;岳丽、苏二明获三等奖,杨春生获演奏奖;11位教师获排导奖、园丁奖,市艺校获育苗奖,在全省名列前茅。

    毕业后,该班多数学生分布在各行各业。留在戏曲界为数不多的学生中,走出了梅花奖、杏花奖、白玉兰奖获得者、省剧协副主席孔向东,杏花奖、全省教学剧目示范演出一等奖获得者郭安存,为蒲剧事业贡献了一批优秀管理人才。

    目前,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演出一团团长刘志宏,演出二团党支部书记、团长邢平,盐湖区蒲剧团团长孔向东,闻喜县蒲剧团团长左林兵,永济市蒲剧团业务团长武晓勇,以及演出二团艺委会副主任、曾任永济市蒲剧团团长的郭安存,演出一团副团长郝俊义等,皆为8班学生,成为8班的骄傲。难怪有艺友调侃:“运城蒲剧界,8班学生占有半壁江山!”

    无论身居何处,8班学生对程根虎老师的真挚感情始终未变。程老师病逝6年,这种思念之情历久弥深,传承《三进士》是8班学生共同的心愿。

    各界助力襄善举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骨感的。让远离艺术33年、多数已成爷爷奶奶级年龄的同学重操旧业,实在是太难、太难了。何况,有的同学在校期间演戏不多,更没演过《三进士》,难度之大,令人生畏!8班同学横下一条心,启动了复排《三进士》的系统工程,实现这一愿望的底气和重要条件,在于来自各方的鼎力支持。

    发起此项动议的3位首倡者的努力至关重要。党云霞以特有的远见卓识,与爱人张永兵,以及屈云岚发出倡议,多方努力,使传承程根虎老师的精湛艺术有了方向和目标。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侯团委、孔向东、党云霞、张永兵、马典屯、韩春玲、刘志宏、高春明、王旭伟、许文波、董俊秀、杨春生、薛凤琴、杨庆华、苏秀红、李建荣、刘武明、李世民等8班学生和各界人士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共襄善举,为复排提供了必要的财力保障。

    演出二团团长邢平多方沟通协调,为排练提供了理想场所,并多次召集接头会,落实有关事项。蒲剧艺术院名誉院长、二度梅花奖获得者景雪变多次看望剧组人员,热情支持鼓励;赵高平等团领导多方关照,解决困难;程智杰、程万杰、程林杰、程丽娜等程根虎老师的子女多次看望,表示感谢;该剧导演、总揽全剧的郭安存不辞辛苦,付出了超常努力;程根虎老师大儿媳、杏花奖得主、一级演员杨艳担任艺术指导,精心授艺,认真辅导;一级演员、杏花奖、白玉兰奖获得者王青丽帮助剧组演员分析人物、准确理解剧情,做了大量工作。家居稷山的杨庆华,供职于侯马运输公司的岳丽和王旭伟、屈云岚等人,克服伤病等带来的困难,坚守排练场,细抠细排,齐心合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目标艰难跋涉。

    一出戏的成败,乐队是关键。长期为程根虎老师伴奏的鼓师、高级讲师葛苏元拖着病体,与裴平未担任鼓板领奏;著名琴师、高级讲师孙林管重披征袍,与供职于临汾蒲剧院、专程赶回的马典屯担任板胡领奏;一团团长刘志宏担任笛子演奏。

    此外,刘志宏与邢平、孔向东支持了一批乐队高手,组成超强乐队,保证了剧目的成功。孙林管、葛苏元在屏幕上打出“复排眉户《三进士》,既是对德艺双馨程根虎老师的深情致敬,也是对精湛艺术的薪火传承。同学们互助互爱,谊厚情深。作为艺校教师,我们深感桃李满园的荣耀,更珍惜这难得的缘分”的深情寄语,道出了众多戏曲教师的心声,令人感慨而感动。

    克难攻坚演经典

    经过艰苦努力,《三进士》终于与观众见面了。7月1日晚,邢平主持了演出仪式,郭安存介绍了有关情况,孔向东代表8班同学致辞。远在北京的程根虎老师的三子、公安部新闻媒体中心办公室主任、高级警官程林杰通过屏幕致辞答谢。山西省蒲剧艺术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贾菊兰热情致辞。

    优美动听的眉户音乐,让观众倍感亲切。《三进士》又名《八珍汤》,剧中发生在一家人之间那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情节,牢牢吸引着观众:平阳府临汾县帽儿刘村张秀儒赴京赶考,其妻孙淑琳迫于生计,将儿子张长胜、张永生抵债给常、周两家,后分别改名常天保、周子清。后来,父子三人同朝居官,分别担任八府巡按、洛阳知府和粮厅官。孙淑琳饥寒交迫之中街头插杆,自卖本身,被常府买去做老妈。丧尽天良的常天保、王田花夫妇见母不认,反而将其拷打逐出。孙淑琳被心地善良、敬老怜贫的周子清、白玉莲夫妇留居。周子清按院击鼓,状告常天保虐母。改名张文达的巡按张秀儒问清缘由,全家重聚,将常天保严厉斥责,削职为民。

    该剧寓意深刻,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有着历久弥新的艺术生命力。扮演孙淑琳的张永兵、杨庆华,扮演张秀儒的郭安存,扮演周子清的王旭伟,扮演白玉莲的岳丽,扮演常天保的武晓勇,扮演王田花的董景芳,扮演周家院的孙艺英,扮演常家院的耿惠峰、陶英杰,扮演中军的程晋阳,扮演丫鬟的王焕玲、屈云岚、武晓东,以及担任龙套的闫振玉、李红宝、王彦泽、魏跃奇等剧组演员,全身心投入人物塑造,将这出眉户经典演得风生水起、扣人心弦,以传承经典的特殊方式告慰恩师。

    从事幕后工作的同学和演出二团工作人员则以默默无闻的辛勤付出,为演出顺利作出了贡献。当晚,山西省文联原副主席、一级作家王西兰,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原党组书记、剧作家潘广民,梅花奖获得者、眉户表演艺术家闫慧芳,与程根虎老师共事多年的秦翠兰、侯建东、李凯、李志明、王光、赵月华、王万朝、雷亚芬、李振龙、杨雪萍、刘小玉等众多艺校教师赶到剧场,为演出加油。

    不能苛求脱离舞台多年的8班学生把这出眉户经典演到多么专业的艺术高度,但他们这种敬畏经典、致敬经典的艺术追求,怀念恩师、同学重聚,难得的深情厚谊,令知情者为之感动。

    7月3日,闻喜县蒲剧团在演出期间突遭暴雨袭击,音箱、灯光、道具等严重损毁。党云霞、屈云岚、张永兵征得所有捐资人同意后,连夜将剩余的捐款凑足1万元,捐给闻喜团救灾,并赠言左林兵团长: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诗曰:世间唯有真情贵,

    师恩砚谊铭心扉。

    齐心协力传经典,

    心血泪水铸戏魂。

    重排经典成佳话,

    程氏“迷糊”传万家。

    古道热肠襄义举,

    戏迷争夸党云霞。

    期望8班学生事业顺利,再接再厉,为传承优秀文化再作更大贡献。

    王思恭/文

    联系人

    散粉的火把煌

    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