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回复

柳园楹联话柳公

255 0
发表于 2024-5-8 11:36:4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柳园楹联话柳公
黎建月/文

柳园,位于永济市区,创建于本世纪之初。柳园虽新,但文化植入厚重,是一个以柳宗元文化为内涵的主题公园。

络绎不绝的游客中,不乏为柳园大门的楹联驻足仰望沉思者。今就从柳园的楹联说起。

河东古吾土一语情钟梓里;

先生称晋人千秋敬仰唐贤。

上联的“河东古吾土”,语出柳宗元《送独孤申叔侍亲往河东序》文,“河东,古吾土也。家事迁徙,莫能就绪。闻其间有大河条山,气盖关左,文士往往仿佯临望,坐得胜概焉。吾固翘翘褰裳,奋怀旧都,日以滋甚”。

也就是说,当时柳先生还未回过河东祖籍,只听说那里有黄河和中条山,气势雄壮,位居潼关以东地区之首,文人学士登临观游,争往流连,莫不盛赞那里的壮丽风光,而他也常常翘首以望,怀念故土的心情一天比一天强烈。

纵观柳宗元一生,可谓仕途早进,中途坎坷,半世沉沦,21岁即中进士,26岁跻身朝廷高层。可惜之后的情形急转直下,他被一贬又贬,一迁再迁,先是永州,再是柳州,一波三折。先扬后抑的仕途对他来说,毕竟可哀,终至客死他乡。

只因他姓柳,便被再遣柳州受罚,遂获“柳柳州”的民间称谓。现实的残酷境遇无法消减他的怀乡之情,一句“河东,古吾土也”,饱含着他对故乡的眷顾与思念之情。

下联“先生称晋人”,是化用柳文《晋问》中的“先生,晋人也”之句。《晋问》为问对体散赋,以柳宗元的朋友吴武陵问晋国的情况,再由柳宗元对答述说。其中包括山河形胜、风土人情、物产资源、政治历史等诸多方面,可以说是一篇气势宏阔、辞藻华丽的美文。倘使柳先生对晋地人文地理物产劳作了解得不够深刻,是决然写不出这些句章的。文中所说的晋地,即为古河东郡,淋漓尽致的文辞,所表达的晋之情结,当也是河东情结了。

“先生,晋人也”一语,也可以说是柳先生借吴子之口亮明自己的身份。他以晋人自诩,由此“柳河东”之谓也就再无悬疑了。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在峰头望故乡”。

如此一往情深,怎能不使河东人民“千秋”感念呢!况且“永贞革新”的核心人物和“唐宋散文八大家”之说,早已定论了柳公的“唐贤”地位。

楹联解析品咂至此,也该有请撰写此联的作者登场了。

祁世坤,永济人,1941年生,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他多年来专注柳宗元研究,系中国柳宗元研究会理事,会刊《柳宗元研究》编委,著有《走近柳宗元》《柳宗元文化研读》,主编永济优秀历史文化研究丛书的《大唐河东柳宗元》卷等。

在受聘柳园创建之初的文化顾问期间,他投入满腔热情与精力,精心布设,只为彰显柳园的文化内涵,也终于挽留住了这位唐贤、乡党“柳河东”“河东先生”的文化与思想之魂魄。

祁世坤先生说,这副楹联的撰写,还另有藏头“河东先生”的一层意在。柳宗元自称“河东柳宗元”,而“河东先生”,见于他的挚友刘禹锡为他整理的遗著《河东先生集》一书。随之,“河东先生”也就成了人们对柳宗元的又一亲切称谓。

今春,有幸拜识祁老师,慨叹他在柳宗元文化领域研究的深厚造诣。那日,精神矍铄的他随同我们一行畅游柳园,领略了纪念馆、家风馆、柳子湖、子厚桥、芙蓉岛、思柳亭等景观的美景。而他滔滔不绝的“怀柳情”,无不感染着大家,同时也让大家感受到他誓将毕生献给柳宗元文化事业的一片痴情。
avatar
248186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