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回复

[乡愁] 村庄漫记(南翟村) 散文 黄国华

114 0
发表于 2024-1-28 11:00:1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沿着台运线,顺着翟店镇的老门楼笔直往南走,就能找到我的家乡,后稷故里一个小村庄——南翟村。翟店原为全县最大的村,1979年后翟店根据地理位置分为五个村,南翟村因在翟店镇以南而得名。

从远处看家乡,俨然一片高高矮矮或黄或蓝的瓦房,村口那片池塘和北大巷那棵大槐树历经沧桑,见证着村庄的变化,守卫着村庄一代代人,繁衍生息,生生不息。

村南头蜿蜒着一条窄窄的水渠,名叫“五干渠”。水渠上的石桥是人们通往田野收种庄稼的唯一路径,也是南坡上村庄的唯一过道。春季无雨时水渠也干涸,夏季雨水多了水渠清澈见底。

村子西边的水渠下有一个石洞,方便南关人(七队)通行。洞下冬暖夏凉,是孩子们白天常玩的好去处。

令人神奇的是这洞里有回音,当一个个小手握成喇叭状,在里面大声地喊:“你是坏蛋!”洞里就立马传来响亮的“你是坏蛋,你是坏蛋,你是坏蛋……”无论喊什么,都会传来许多回音,真是神奇又好玩。

我不清楚池泊是啥时建的,但我记事时它就存在。在村庄无水系、只有洗衣池的那个年代,池泊成了南翟娃童年时期目睹过的最大水域。少小随姊至,如今反复思,池泊洗衣服的情景真乃新鲜、好玩。不提则已,一提隽永。村庄池泊是我记忆最深的地方,还有水边搓衣服用的大石头,敲打拆洗被褥时用的棒槌,洗衣服用的皂角,放衣服的荆条编的篮子……村庄那片池塘,是南翟娃的永久记忆和儿时成长的美好乐园。

村庄人没多少文化,但丝毫不影响他们懂规矩知礼节。改革开放后,村庄几户人家靠织毛衣富裕起来,他们帮朋爱邻,相互扶持。童年印迹里,南翟村几乎家家能见到毛线,还招邻村的人来家织毛衣毛裤或带回家缝毛衣毛裤,就连我这个一二年级的小学生也会穿针引线缝衣领挣钱。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村经济发展可以说在全县遥遥领先!

伴着时光的脚步,村庄人听党话跟党走,一路小跑点亮美丽乡村。村庄人幸福的生活,吮吸着这方土地无尽的营养,一年又一年,一辈又一辈。

村庄能人辈出、灿若星河。比如,现今稷山四宝之一“饼子”的传承人,是清宣统年间靠勤奋起家的南翟火烧店铺业主黄鸿文。村庄的厚重,是南翟人炫耀的资本,以至于南翟人无论走到哪里,说起自己是南翟人,都有种自豪感!

如今,我童年所住的瓦房历经风雨的洗礼,变得像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可村庄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在我记忆深处永不会消逝。无论走到哪里,身在何处,我总会朝着村庄的方向深情仰望,深情回想!
avatar
228333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