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华为计算型存储的创新理念,助力伙伴造好、用好计算型存储

113 0
发表于 2023-12-8 13:10:3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数字化转型深入从中心延伸至边缘,不断渗透和改变着千行百业的形态。
  长期以来,超融合凭借其融合部署、扩展性强等特点,被各大行业广泛采用,帮助企业快速搭建各种“小而美”的基础架构应用环境。
  如今,在分支边缘场景,改变正在悄然发生。分支边缘的作用不再局限于收集数据这么简单,边缘自治和数据自闭环逐渐成为企业的关键诉求。超融合需要持续进化,以满足分支边缘应用的不同需求。
  近日,在华为“超融合+”战略暨新品发布会上,华为闪存存储领域副总裁徐育林发表《计算型存储持续进化,实现生态+,体验+,商业+》主题演讲,全面阐述了华为计算型存储的创新理念,助力伙伴造好、用好计算型存储。
  分支边缘业务复杂多样,传统超融合面临四大挑战
  分支边缘的应用蓬勃发展,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不同业务的需求迭代迅速,给传统超融合的建设和部署带来四大关键挑战。
  分支边缘业务对性能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以往,分支边缘的主流业务以虚拟桌面、办公OA等为主,采用通用服务器构建的传统超融合基本能满足业务性能和可靠性的要求。然而,Gartner在2022的超融合分析报告中指出,超融合在应对OLTP和文件共享时负载和可靠性不高,随着分支边缘承载的关键业务越来越多,以ERP、数据库等时延敏感性应用需要毫秒级稳定时延,以EDA仿真为代表的文件业务需要亿级海量小文件的高速共享,这就要求基础设施提供极致可靠的数据底座。
  分支边缘需要处理越来越多的文件数据。分支边缘数据中心产生的文件等非结构化数据越来越多,在所有数据中占比超过80%,其增长速度是结构化数据的10倍,成为生产决策数据,文件的易存易用和高性能处理成为企业的一大关键诉求。传统超融合基于分布式块存储,无法有效应对医疗PACS、中小企业EDA仿真等业务中海量文件处理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分支边缘需要更加极致的硬件开放。传统超融合的存储和计算在架构上紧耦合,受限于厂商或者其它因素,计算和存储必须同时扩展,无法灵活选择最优资源。同时,分支边缘业务上层应用的生态复杂度不断增加,要求超融合满足多样化的硬件组合,匹配对不同算力的差异化诉求,做到硬件的极致开放。

221920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