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石子饼的最早记录

370 0
发表于 2022-10-29 10:23:3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饼”,《说文·食部》的解释是:“麪糍也,从食并声。”“麪”miàn,《说文·麦部》的解释是:“麦末也,从麦丏声。”这是说,“麪”是麦的子实经碾磨粉碎后形成的粉末。

后来汉字简化、合并,人们多用“面”(用“粮食磨成的粉”义)代替“麪”;

“糍”,《说文·食部》的解释是:“稻饼也,从食次声。”《说文》的解释似有以饼释饼之嫌。还是《新华字典》说得简洁明白:“饼:圆形薄片或扁圆形的面制食品,引申指像饼的东西。”

在人类耕种与食用的悠久历史上,稻、粟、麦,是三种主要粮食作物

中国是世界上栽培稻最早的国家。湖南澧县宋家岗遗址,出土了一百多粒属于彭头山文化早期的炭化稻米,断代在公元前7000年前,距今逾九千年。

粟,俗称谷子,去壳后叫小米,是中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出土有大量的与粟作文化相关的石镰、石磨盘、石磨棒等生产工具,以及一出土就灰化了的粟粒。该遗址断代在公元前6000年左右,距今约八千年。

麦,即小麦,距今八千年左右被人工驯化,种植于西亚新月地带,距今五千年前后传入我国。新疆孔雀河古墓沟墓地发现有随葬的小麦遗存和大型磨麦器,断代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距今约四千年。

另有报道,安徽蚌埠禹墟遗址,发现了五粒炭化小麦颗粒,距今也达四千年。稻、粟、麦都可以磨成面,能磨成面就可以做成饼。依次逻辑,国人食饼的起始时间,就可以追溯到距今约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制饼的方式,东汉刘熙《释名·释饮食》中有记:“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溲面使合并”,可理解为在面粉中加水,和成面团,做成各种形状,然后以蒸、烤、烙等方式使之熟而可食。

《礼记·礼运》载:“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

汉代郑玄注:“中古未有釜、甑,释米,捭肉,加于烧石之上而食之。”这是说,远古先民,在没有釜、甑之前乃至有釜、甑之后,往往把米捣成碎粉,把猪肉分开,放在石上,石下烧火,至熟而食。

这可能是中国人做饼以食的最早记录了。陕西关中地区,人们至今还喜欢做、吃的“石子饼”,大概就起源于此。

庞进/文  (《西安晚报》)
178463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