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回复

[散文] 清风半夜鸣蝉_淮战科

406 0
发表于 2022-8-8 10:33:2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行树下,听蝉鸣,也许是前些时日没注意,感觉这是今年入夏以来,第一次听到知了叫。

忽然想起那年,陕西的李汉君老师在群里发问:“哪位老师知道蝉在夜间是否鸣叫?”

蝉晚上到底叫不叫?一时把我这个小时候年年都捉蝉玩的半百人问懵了。脑海里搜索了半天,竟毫无半点可做回答的印迹,不禁赧然。

说实在的,作为农村娃,孩提时,哪年夏秋天不逮几只知了呢。从天黑后持着手电筒在树根底下逮知了猴,到大清早观察爬到树身上的知了猴,慢慢撑开背上那道口,一点一点地从蝉蜕里拱出来,从翅膀到身体都还似婴儿般娇嫩,嫩嫩的肉色还泛着绿,到渐渐地发褐发黑,然后完全变成黑色,都令我印象深刻。

曾记得,每年暑日都有不少大热天,或独自,或和两三个小伙伴,手执竹竿,竹竿尖上系根马尾巴毛,系成一个比知了头颅稍大的活套,便仰头慢走在杨树下、柳树下,看见知了,便把竹竿伸过去,待系的活套伸到蝉的头顶,猛地往下一拽,蝉便被套住了。

犹记得,少年时还曾写过一首寓言短诗《知了》:“知了,趴在高高的树上,趾高气扬地吹牛,‘知——了’‘知——了’,这牛吹得嗓门好大,仿佛要让全世界都知晓,它什么都知道。唉,可怜的知了,你知道什么嘛,你知道有一个要命的圈套,已落在了你的头上了吗?”

蝉蜕,又称“知了皮”,可以入药,是一味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明目退翳、解痉的中药。有一年暑假,我每天清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提一个精致的小筐出门,沿着村南门外地里的一条土渠,翻过一道土埝,来到另一条栽有两行两三年杨树的土渠上,一棵树一棵树地去摘树身上的知了皮。我天天如此,坚持了一暑假,摘的知了皮装了满满当当一蛇皮袋,母亲后来拿去卖了大约6块钱,在当时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呢。

小时候,夏秋季,可以说几乎与蝉天天打交道,但却对蝉是否在晚上鸣叫,一点印象都没有。汉君老师这一问,让我不由得又来了兴致,到了傍晚便用了心,侧耳倾听蝉鸣声。功夫不负有心人,“知——了”一声高亢的长鸣,透过茂密的树荫,穿过阳台上的纱窗传来,我连忙拿起手机,兴奋地按下录音键,把这夜来蝉鸣声录了下来,“知——了”又一声长鸣,从窗外挤进了录音里。录完这两声蝉鸣,我赶忙点开和汉君老师的微信聊天对话框,把录音给发了过去,让汉君老师也听一听这晚风送来的蝉鸣声。

也许,是因为用了心的缘故,我的耳边竟忽然回响起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这不就是蝉夜鸣的文字证据吗?而且写得多有韵味,读来那么朗朗上口,富有节奏。回头再查阅,古人借咏蝉来抒怀的诗词不敢说比比皆是,亦是不胜枚举,低吟浅唱,字字珠玑,宛若大珠小珠落玉盘。如“噪柳鸣槐晚未休”“高树蝉声入晚云”“风蝉旦夕鸣,伴叶送新声”“暮烟声更咽”“咽尽五更声欲断”“如今素秋又接,便孤吟到夜”“秋早梧桐飐晚风,鸣蝉无数树阴中”,都是写夜蝉之鸣的。金蝉夜鸣,古人早就观察捕捉到了,并在其笔下描摹得风生水起。

文学,总归是人学,既教化人,也传播知识。读者,诚不可欺。把自己了解的掌故、认知、思考等,准确无误地传达给世人,乃作家的责任和良知。是故,汉君老师对细节的严谨认真,堪为学习榜样。

avatar
170323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