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回复

苦楝子——疏肝行气治疼痛

487 0
发表于 2022-3-8 09:52: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我家附近的公园里,生长着一种树木,开花时芳香满园,淡紫的花如烟,随风扑面而来,香气馥郁,沁人肺腑,往往没看到树影,就闻到了香味,它就是苦楝子树。
苦楝子——疏肝行气治疼痛
楝,也叫苦楝,又名“苦怜”,谐音“可怜”“苦恋”。古人记载,禾灰及子可浣衣,古称“練”,后从“木”旁而为“楝”。可见,楝树的名字来源于古人对它的利用。

春夏之交,一夜风雨,楝花零落,漫步于铺满楝花的路上,联想起“可怜”这个词,不由感叹时光易逝。一转眼,花儿已“零落成泥碾作尘”,平添了几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伤感。

冬日里,楝树的枝头挂满了苦楝果,呈金黄色,被称为“金铃子”。这些对人类来说味极苦并且有毒的楝果却是鸟儿的美食。《庄子·秋水》里提到,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練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其中说的練实就是楝树的果实。还有传说上古时期,有一种独角神兽,叫獬豸,不畏惧苦楝子的苦,反而以它为主食。“獬豸食楝,将以信其志”。据说,獬豸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被尊为“法兽”。

苦楝子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位列下品,“味苦寒,主温疾伤寒,大热烦狂,杀三虫疥疡利,小便水道。”《本草图经》中记载:“楝实即金铃子也,生荆山山谷,今处处有之,以蜀川者为佳。木高丈余,叶密如槐而长。三四月开花,红紫色,芬香滿庭间。实如弹丸,生青熟黄,十二月釆实,其根釆无时。”

苦楝生品有小毒,《雷公炮炙论》有“酒拌浸令湿,待上皮软,剥去皮,取肉去核,勿单用其核”的炮制方法。唐宋时期出现了炒法,传用至今。苦楝子炒焦后可缓和苦寒之性,降低毒性,减少滑肠之弊,以疏肝理气止痛力胜,用于胁肋疼痛及胃脘疼痛。

苦楝子具有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疗癣之功。可用于治疗肝郁化火所致的胸肋、脘腹胀痛,虫积腹痛,头癣等疾病。中医《方剂学》中的金铃子散由川楝子、延胡索两味药按照1:1的比例配伍而成,具有清热疏肝、行气止痛的功效。方中川楝子苦寒,泄气分之热,延胡索辛温,行气血之滞,两药相伍,一寒一热,一气一血,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肝气郁滞,肝胃不和引起的脘腹胁痛、疝气等痛症。外用以苦楝子焙干为末,用猪油或凡士林调成油膏,涂于患处,每日一次,治疗头癣效果明显。

(王新德 )
avatar
151215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