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田间小路,乍暖还寒。一支仅由寥寥数人组成的鼓乐队徐徐前进,二十米开外,一辆灵车缓缓前行,后方相隔二十余米跟着几位身着孝服的孝子。观者不禁心生纳闷:这是哪里的丧葬习俗?出殡队伍人少也就罢了,仅有的30余人还都相距甚远。其实,这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发生在裴庄乡岔门口村的一场特殊的葬礼,也是一场史无前例的“高标准”葬礼。何以“高标准”?是因为这场葬礼全程由岔门口村两委“硬核操办”。
逝者是岔门口村途经武汉隔离人员吴晓飞的母亲,小年夜,在湖北鄂州工作的他接到了母亲卵巢癌晚期的消息,便匆匆返乡,于腊月二十八回到岔门口村。随即,村两委对吴晓飞及其密切接触人员进行了居家隔离。乡党委副书记冯晓芳、包村干部徐康铭、张雷每天入村督查该户隔离情况并密切关注其母亲病情发展程度,支村委每天安排专人值守,严防亲友串门探望,同时为吴晓飞一家代购日用品、食材及其母亲的药品,确保隔离病毒不隔爱。 2月6日,在与病魔斗争数天后,吴晓飞母亲离开人世。得到消息后,支部书记刘森茂、村委主任曹云清马上奔赴吴晓飞家中,为事主做思想工作,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劝导疫情期间,丧事简办。得到逝者亲属的理解支持后,考虑到吴晓飞本人处于居家隔离状态,乡党委副书记冯晓芳当即决定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勇挑重担,全程料理丧葬事宜,她说:“有风险只能党员干部先上,老百姓退后”,无数党员紧随其后、逆流而上,迅速到岗到位,用血肉之躯筑起群众健康的钢铁防线。
静谧的农家院里,一切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有人在联系购买棺材、祭品;有人在门口值守,保证仅逝者直系亲属一户一代表前来吊唁;有人在灵柩前值守,保证吴晓飞一家与前来吊唁人员彻底隔离;有人背着消毒桶,对事主院里进行每日两次消毒。出殡当天,党委副书记冯晓芳一早召开专项安排会,对葬礼所有环节的注意事项再做部署。 入葬时,岔门口村党支部书记刘森茂和村委主任曹云清冲锋在前,站在了抬棺队伍的最前列,包村干部、派出所、卫生院、党员干部齐上阵,做好出殡队伍与沿途村庄的隔离工作,拉起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防护线。这一刻,所有的党员干部无畏病毒、争为人先、迎难而上,用实际行动为党旗添彩、为群众护航。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春节,这样的送别无疑是清冷的,可对吴晓飞和岔门口人来说,这场送别却是最安心、最暖心,也最值得铭记的。它让我们看到了党支部关键时刻聚合力的政治优势,看到了党员干部关键时刻挺在前的责任担当,他们不畏艰险、不辞辛劳,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和使命,牢牢筑起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