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年产600MW太阳能电池及700MW太阳能组件的能力,高效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平均效率已突破18.7%——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在吕梁市文水县,有这样一个围绕太阳能做文章的企业,并成为全球领先的光伏制造企业和清洁能源提供商。 在这里,不仅拥有年产600MW太阳能电池及700MW太阳能组件的能力,更有高效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平均效率已突破18.7%的骄人战绩……这就是晋能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1月17日,由世界环保大会组织、国际节能环保协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主办的“绿色低碳发展变革力峰会暨国际碳金奖2015年度盛典”上,晋能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斩获2015年度国际碳金奖之“中国绿效企业——成长潜力奖”。 那么,晋能科技的竞争力从何而来呢?带着这个疑问,3月1日,记者慕名前往。 这个在2014年才开始破土动工的企业,显然是全国光伏产业中的“小字辈”企业,但仅仅才“1岁”的它,却从诸多竞争激烈的光伏企业中脱颖而出。竞争力从何而来? 总经理杨立友博士告诉记者,企业是在光伏行业经过危机与复苏后建立的,从建厂之初就给企业产品的定位是高端客户市场。高端客户市场的产品是怎样的高呢?杨立友告诉记者,企业能在市场上打出名声,杀手锏就是产品的高品质、技术的高水平和生产的高效率。 杨立友认为,只有持续不断地通过技术的革新、生产的精益控制和最新设备的引进,保持在电池及组件产品中最优性价比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跟随公司工作人员,记者即将走进大而神秘的厂房。不过在进厂房之前,记者先被要求“全副武装”。的确良质地的防尘服,外加头套、脚套,一切穿戴整齐后才进入了组件车间。 车间宽敞明亮,干净整洁,只能听到多条全自动化生产线上自动化设备有节奏的运转声。工人们都像记者一样全副武装,少有人走动,也少有工人互相交流,他们只是偶尔看看屏幕,查看设备是否运行正常。 公司技术总监李高非告诉记者:“这是我们公司引进的国际最先进的串焊设备,它可以在一小时内完成1600片电磁片的焊接,依托这样先进的自动化设备,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均有很大的提升。” 指着一块组件,李高非自信地说,在这里每一块成品电池组件都会贴有一个名片大小的标签。“这些标签就像我们的身份证,通过这种标签,组件产品生产过程就可追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通过这个标签都可以查找出来。”同时,通过每个组件的条码,在最后的包装入库时,机械手可以通过条码,把组件准确无误地放到相应的位置。 先进的设备为企业节省了更多的人工,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产品的精准度。而这只是他们向全球迈进的一个砝码,还有更重要的砝码不可缺少。 在镀膜的生产环节,该企业控制范围是76纳米到83纳米,比同行窄了2纳米;在电池片上,印刷的金属导线宽度不到40微米,相比同行窄了5到10微米,对太阳光的遮挡更小,得到的转化效率就会更高。 就是这些在众人眼里微乎其微的差异,使得这个企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跻身于同行业的前列。 2015年5月,晋能光伏组件功率突破270瓦,大大超出全国260瓦的平均水平,相当于领先行业水平一到两年,成功入围国家能源局光伏领跑者计划。此时,距离项目开工建设仅一年时间,产品下线刚刚半年。 如今,企业的产品从山西走向北京、上海、湖北等国内多地,并从国内走向了巴基斯坦、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巴西等国。 近日,他们已启动扩产项目,预计到2016年6月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产能分别达到1.1GW。晋中2GW异质结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也于去年年底立项开工。一系列的扩张行为意味着企业更高的目标:形成具有行业颠覆性的先进太阳能电池组件产能,使光伏发电成本降低30%以上。 晋能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光伏产业的道路上努力奔跑着,他们的目标将更高,道路将更加阳光灿烂。
本报记者 张剑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