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社区 首页 运城头条 城建头条 查看内容

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大运城建设的新动能

2017-9-5 15:33| 发布者: | 查看: 455| 评论: 0|原作者: 王卫民 刘英凯|来自: 运城日报

摘要: 运城新闻   中共运城市委改革办  2017年,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施工高峰期。年初以来,特别是5月25日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以来,新的市委班子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改 ...

  2017年,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施工高峰期。年初以来,特别是5月25日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以来,新的市委班子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改革决不能落后”的理念,严格落实省委“三个三”抓改革的基本方法,按照“改革抢先机,发展站前列,各项工作创一流”的总要求,以十大重点改革事项为突破,带动各类改革向纵深推进,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全面深化改革正在凝聚起实施“一区五带”、建设大运城的强大动能。

  一、加快转型综改、创新驱动步伐,经济建设领域改革成效显著

  坚持以转型综改、创新驱动为统领,积极探索无煤少煤市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路子,全市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进一步巩固,经济运行的协调性、稳定性进一步增强。

  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转型步伐加快。积极推进钢铁等重点行业去产能,扎实开展取缔“地条钢”工作,为优质产能和新动能的发展腾出了空间;改造提升传统产能,重点实施了160万吨优特带钢等项目,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深化住房保障制度改革,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1542套,房地产去库存力度不断加大。主动降低企业杠杆率,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企业应急转贷资金规模已达1.3亿元,累计服务企业170多户次,资金周转额累计24亿元;成立了总规模10亿元的产业引导基金,撬动100亿元的运城浦银建设发展基金等4家产业基金即将落地实施。下大力气降低企业成本,及时调整电价,降低企业用能成本;规范金融机构收费,降低企业信贷融资成本。深化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内容的“放管服效”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每年降费6961.88万元,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5项,取消行政许可等事项11项,市政府自主取消行政职权39项,企业办照时限缩短至最多3个工作日。努力补齐科技创新短板,科技大市场先后对接技术和转化专利成果十余项,合同交易额超过4亿元。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设立国有企业改革基金,出台国有企业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实施办法,市属国有公司制国有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加快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驱动大平台建设破冰。全面完成园区整合,将5个省级开发区和25个产业园区整合为15个开发区,对15个开发区规划范围内69平方公里基本农田全部调出;高频申报设立扩区,省政府已批复同意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设立闻喜经济开发区。加快理顺体制机制,实行一级财政体制的运城开发区已合并金库,实行独立核算的其余开发区,纳入县级财政管理;各省级开发区所有社会事务全部移交给所在县(区);稳妥推进“三制”改革,领导班子配备到位,内设机构大幅整合。全面下放行政职权,运城开发区承接了10个市直部门479项行政权力事项,启动企业投资项目试行承诺制实行无审批管理试点。及时修改城镇体系规划,将15个开发区空间布局一次调整到位。省政府专题会,省政协来运调研,省开发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政府督查组来运督查时,分别对我市开发区改革创新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深化旅游景点(景区)体制改革,市场主体活力有效激发。我市涉改的舜帝陵、普救寺、五老峰、鹳雀楼等13家旅游景区已全部实现所有权经营权分离,进入了企业化运营阶段。加快推进全域旅游,《永济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已通过专家评审。市财政注资2000万元设立了运城市旅游发展基金,引领带动社会资本投资旅游产业,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大禹渡景区引进山西恒圣通集团,实行企业化管理,截至7月底景区游客数量多达35万人,营业收入1120万元,同比均翻了三番多。

  深入推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协同发展迈出新步伐。加强顶层设计,牵头制订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协调机制方案》,已经楼阳生省长签发;联合省发改委起草了《关于切实加快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工作实施意见》,将由山西、陕西、河南三省政府联合印发实施。加快互联互通,蒙华铁路、三门峡公铁两用黄河大桥等交通工程进展顺利;运城至灵宝高速公路解州至陌南段正式通车;开通了平陆和三门峡城际公交,实现了跨省域之间的公交互通。加强合作交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跨区域医疗直报试点,区域内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现代农业发展领跑全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市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基本完成,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实现全覆盖,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体系实现了有效运转。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15000余个,农业经营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不断提升。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综改试点县实现全覆盖,全市供销社共建设惠农服务中心10个,完成土地托管5.23万亩。加快建设省级农产品出口平台,果品出口国家由去年的37个增加到53个,上半年出口量达到14.1万吨,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二、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政治建设领域改革亮点突出

  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把握重点、攻坚克难,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扎实推进监察体制改革,受到中央和省委充分肯定。市县两级监察委员会全部挂牌成立,监察委员会主任均全票当选,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和委员均全票通过,“纪法”“法法”衔接高效顺畅,初步形成了衔接有序、监督有力、制衡有效的工作机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监察体制改革调研的第一站就是我市,我市也是省委书记骆惠宁在全省改革试点推进会上唯一点名肯定的市、中央纪委召开的监察体制改革调研座谈会上作为全省唯一地级市代表发言的市、办理全国第一起监察委员会移送司法机关并作出判决的案件的市。

  稳妥推进民主法制领域改革,民主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制定了《运城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条例》《运城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与司法机关联席会议制度》,修订了《运城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大代表工作的若干规定》《运城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暂行办法》《运城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任期监督的意见》,完善了预决算监督机制。出台了《关于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实施意见》《运城市2017年政党协商计划》,支持民主党派市级组织在全省率先开展了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民主机制进一步完善,民主监督更加有力。

  全面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整体工作效能得到提升。司法责任制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员额制法官检察官基本到位,优胜劣汰的员额法官检察官遴选及退出机制基本形成,工资制度改革、单独职务序列套改和等级评定工作、司法人员分类管理等任务基本完成。出台了《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保障若干规定》,进一步规范律师与法官、检察官、警察等行政执法人员的工作关系。

  有序推进公安改革,惠及更多人民群众。建立了城乡统一的户口迁移制度,降低了城镇准入门槛。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取消农转非审批,实行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为基本条件的户口迁移准入制。积极解决无户口人员户口登记问题,现已登记166人。省内跨县身份证受理工作已全面展开,跨省居民身份证受理工作开始受理,今年共受理3610张异地居民身份证。

  着力推进广播电视台改革,媒体融合发展迈出步伐。出台了《运城市广播电视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推动融媒体发展为引领,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宣传、经营业务分离,提升广播电视台的传播力、影响力,把媒体改革落到实处。

  三、着力增强群众获得感,社会领域改革成绩斐然

  认真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民生保障的指示精神,下大力气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反映强烈的问题,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不断完善脱贫攻坚体制机制,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取得新突破。出台了《运城市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制定了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办法,得到省政府肯定并将具体措施印发全省。引导政策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市财政投入扶贫资金3000万元;改进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办法,5个贫困县整合资金3.6亿元;对未纳入低保的失能家庭贫困人口7701人实行财政兜底;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4.4亿元,着力解决了408个深度贫困村和1.3万深度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

  深化全市教育领域改革,教育公平得到进一步彰显。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在中心城区成立了十大教育集团;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覆盖学生440518人;大力推动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按照200元—400元不等标准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稳步实施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深入推进招生考试“阳光工程”,取消体育特长生等加分项目;在全市遴选出康杰中学和学院附中作为高中教育改革试点学校,各项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批重点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深入推进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改革“以药养医”制度,全市12家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和耗材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政策,8月1日起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施行“两票制”改革;改革编制管理制度,已完成了2366名编内人员和1279名编外人员的实名制登记备案;改革人事薪酬制度,出台了实施方案;改革管理制度,成立了“运城市城市公立医院管委会”,拟定了章程。稳步推进县乡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试点,盐湖、万荣、新绛等3个试点县医疗集团均挂牌成立,“六统一”工作顺利实施。试点家庭签约医生,参与签约医生、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分别达47.1%和62.95%。

  四、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生态领域改革步伐加快

  牢牢把握“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变革”的要求,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全面推行河长制改革,“绿色运城”建设步子加快。建立了全市河流分级河长设置体制,市委书记刘志宏、代市长朱鹏任总河长,朱鹏同时为汾河、黄河运城段河长,副市长乔登州为涑水河、姚暹渠河长,县、乡参照市级做法确定河长。目前,全市97条河道已有81条设置了河长,3处湖泊设置了湖长。河道垃圾及违章建筑得到有效清理。

  加快推进乡村清洁工程“五个全覆盖”,农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出台了《运城市农村垃圾治理实施方案》,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建立“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处理体系,13个县(市、区)县域农村垃圾治理专项规划已编制完成。盐湖区政府和北京启迪桑德公司、临猗县政府和北京首创公司分别采取PPP方式,将农村垃圾治理推向市场。

  五、坚定扛起政治责任,党的建设领域改革不断深化

  市委坚定扛起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矢志不渝抓好全面从严治党,努力实现政治生态持久的风清气正。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既干净又干事的选人用人风向标进一步确立。制定了《关于树立“五看”用人导向,营造干事创业优良环境的实施意见》,通过精准识别干部,进一步端正选人用人导向。出台了《党员干部澄清保护实施办法》等系列制度规定,全力支持和保护改革创新。建设正气充盈的党内政治文化,把党内政治文化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融入“三会一课”等党内生活中,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坚守共产党人的价值观。

  深化基层组织建设制度改革,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进一步巩固。加强“三基建设”,制订了实施方案,组织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开展“三基建设”大调研等十大专项行动,进一步树立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的“三个明确导向”。制定了《“三会一课”制度实施细则(试行)》等10个细则,进一步严格组织生活。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着力推进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机制改革,正风肃纪的制度保障进一步加强。探索开展细化“两个责任”清单试点工作,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的任务、措施、标准、落实时限和问责机制。制订出台了《关于全面落实市纪委监委向市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监察机构的方案》《关于加强市纪委监委派驻机构建设的意见》,实现派驻机构“全覆盖”。实施预防F·B“免疫工程”,出台了实施意见,党员干部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进一步提高。统筹把握“四种形态”,开展谈话函询1497件次,处置问题线索3760件,立案1718件,处分1330人,移送司法17人。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言论 登录立即注册

论坛精选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