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社区 首页 运城头条 运城商贸 查看内容

一家子带动全村子 “憨”父子弘扬好家风

2017-5-24 09:16| 发布者: | 查看: 494| 评论: 0|原作者: 赵卓菁 陈岩|来自: 运城日报

摘要: 退休十载,一介凡人笔耕不辍,捧出20部作品,将600字家训刻上墙,被政府立为模范家庭教育典范;  散尽家财,建农家小院文化展厅,办传统文化大讲堂、家国情怀大课堂,弘扬 ...

  退休十载,一介凡人笔耕不辍,捧出20部作品,将600字家训刻上墙,被政府立为模范家庭教育典范;

  散尽家财,建农家小院文化展厅,办传统文化大讲堂、家国情怀大课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强拖病躯,奔波各地宣讲家风建设百余场,带领村人共撰村风村规极尽一己之力……

  这个人就是盐湖区龙居镇东辛庄村古稀老人张吉有。

  本该是下棋种花、含饴弄孙的年纪,他却选择带领家人建设文化院落,引领村风民风,推广家风文化,并为之倾尽百万家财,怎一个“憨”字了得!

  编印两万册图书送了人

  自撰六百字家训刻上墙

  “大人物常作大贡献,咱小人物也要有小响动。”现年73岁的张吉有时常这样说。

  退休前张吉有在盐湖区原农机厂开了几十年的车,现如今已成为运城市传统文化特聘顾问讲师,盐湖区传统文化协会会长、关工委特聘讲师等。

  多重身份的他,这些年可是做了不少别人想不到、想到也不敢干的事。

  退休后,他反复琢磨张氏家族流传下来的“忠和、孝悌、耕读、勤俭、积德、行善、诚信、智勇、温良、恭谦”20字家训,将其扩展至600字长文,制成11米长、2.5米宽的黑底金字影壁立于自家院落。

  “忠和堂号乃祖立,沐雨千秋延到今,以忠立世贯始终,以和为贵面世人。百善孝先立根本,积德诚信润自身,谦能受益盈满损,温柔贤良益终身……”2012年,他将这六百字家训文稿提供给厂家烧制瓷砖时,瓷砖厂老板惊讶地说,改革开放30多年了,他还是头一次见有人要做这样大幅的家训影壁。

  六百字家训上墙后,在村子里引起了轰动。90岁高龄的解丙贵老人说:“吉有真不简单,后代如果可以一直践行这600字家训,那可了不得!”

  “由于六百字家训集传统文化以及儒、道、佛三教精义,比较难懂”,所以张吉有又撰写了《张氏家训训讲文》并印装近万册无偿赠予求书之人。“亲朋好友都说我们父子二人憨了,拿着钱这样糟蹋。”张吉有笑呵呵地说,“其实是他们不懂我。当今社会信仰缺失、精神贫瘠者众多,如果再不重视传统文化和家风建设,再不连根养根,优秀传统文化将会断代。”

  据统计,张吉友近十年来编写的书稿近千万字,平均每天要撰写3000多字。主要书稿有《田园诗书集》《家书文集》《张氏家训训讲文》《悲欣交集迎古稀》《东辛庄家风家训》《东辛庄传统古农耕追溯》等。这些书稿部分付梓成书后,都被张吉有赠送给周边乡民及当地学生。

  除了写书,张吉有还四处讲学,在自家车身上他张贴了醒目标语——“传统文化无偿讲习团”,仅2015年至2016年他进社区、学校、山区讲家风德孝文化课达百余场次。“强国梦的实现,是咱们每个人的事。中华民族这棵参天大树,人人都要来浇点水施点肥。”张吉有认真地说。

  家中是传统文化大讲堂

  院外有家国情怀大课堂

  家有梧桐引凤凰。2016年仲夏,天气酷热,一架航拍机在东辛庄上空盘旋。中央电视台栏目组正在对张氏家族家风建设情况等作采访记录。张吉有家大门外,新修建的“中华传统文化大讲堂”墙报前,几位退休教师正在写板书。

  张吉有是张氏第54代传人,其家国情怀来源于张氏家风的世代传承。张姓第52代传人张俱新耕读传家,崇尚教育,曾主持东辛庄村村政并出重金请名师,造就了东辛庄村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材,其中数人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当年张吉有每月只挣35元,开车装卸做苦力,奉养父母和患有精神疾病的胞弟一家共十余口人,用铁肩担起一大家子。现在,张家子孙个个事业、学业有成。其子在北京开办了文化传播公司,侄儿也在平遥古城办了企业。但他们始终不忘家乡,践行着张家“忠心贯家国、和道希圣贤”的忠和观。张吉有说,爷爷曾讲张氏家族的人才观是“君视名利如浮云,再塑国魂壮河山”。

  张家自家家风搞好了,又开始筹划起“家风带村风”建设。因为他深感没有好的村风,就不会有好的乡风,更不会有好的世风。2016年6月,他再次投资万元在自家大门侧十米处修建了8米长的黑板,使之成为传统文化的大讲堂。东辛庄村多名古稀老人和年轻小伙不顾天热义务帮工搭架刷漆。大讲堂“首刊”后,周边村一位80多岁的老教员,甚至在数九寒天骑着自行车前来观看抄录板报。

  张吉有欣喜地看到了8米长的板报对打造村庄传统文化精神家园的重要作用。于是在2017年年初,他又开始筹备家国情怀大课堂,邀请了家族文化专家丁文道等人为村民学生授课。迄今为止,大课堂已成功开讲8期,受众500余人。

  现如今,东辛庄村村风更为淳朴,婚丧嫁娶节俭,党员干部廉洁。

  “如果每一个村,每一条巷子都建有传统文化大讲堂,那么正能量的上升、正气的上升就能够压倒邪气。这对村民的启发、世风的改良都会起很大的作用。”张吉有肯定地说。

  父子倾百万打造“两个文化”

  村民齐助力弘扬良好村风

  张吉有客厅茶几上摆满了药,多年来的辛劳让糖尿病、高血压、脑梗等疾病纷纷“登门造访”,但他却毫不在意,难受就去医院,回来则继续忙。张吉有的爱人侯拉芳,时常无奈地催他喝药催他休息,却是“管也管不了,他只是嘴上答应,回过头又忘了”。

  疾病丝毫影响不了张吉有搞家风建设的热情。这两年他在市、区关工委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还在院子里设置了七间展览厅,并立起了孔子像、岳母刺字像等。农家院文化内容愈发丰富,多次受到相关部门的表彰奖励。

  张吉有儿子张剑虹在北京从事校园文化建设,曾为北京和家乡学校捐赠孔子圣像10尊,主编了《中国梦和校长责任》《校园文化新常态》等书无偿邮赠全国各校。近6年来,他的足迹踏遍全国各地,自费参观学习优秀家族文化祠堂,考察晋商文化、忠孝文化、名门望族家文化等,拜访了国内很多国学名家,同中央党校领导和部分社会团体一起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今年,他更以特邀嘉宾身份,参加了4月22日在京举行的“齐家治国 传承致远 从裴氏家族看家风家训的当代社会价值”座谈会,并在会上发言。张剑虹认为,传统文化家风教育就像新的长征路,每个国民都责任重大。他还带领团队为顺义九中设计制作了长38米、高近8米的大型校园文化景观——中华优秀文化瑰宝,倾注了运城文化人的智慧和心血。

  张氏父子倾一家之财力,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家风建设的行为,感染了东辛庄的村民。为此,张家下一步准备编印的20万字《乡贤荟萃与家国情怀》一书的资料收集工作,几乎全村人都参与了进来。说起村民的热情参与,张吉有回想起许多令他难忘的事情。“去年冬天,一位从北京来的客人要来参观传统文化大讲堂,在外的我担心风吹雨淋粉笔字迹模糊,就连夜央求村里人更换板报内容。赶回村时已至深夜,就看见大家举着很多盏马灯连夜赶写,当时我眼泪都要下来了……”张哽咽着回忆说。

  “咱们运城地区有武圣,有商圣,有诗圣,有农圣,真应该好好发掘,期待政府能在舜帝陵旁建一个万姓大祠堂,让海外各姓同胞都能回到故乡祭祀祖先,同时带动家乡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张氏父子建言说。接下来,张吉有还要联合同道中人向全球张氏族人发出建立古中国“关圣之乡”亲谊会的倡导,共商家风建设大计,传承家国文化,共圆中国梦。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