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社区 首页 运城头条 教育头条 查看内容

让欢乐融入百姓中

2017-5-20 09:29| 发布者: | 查看: 558| 评论: 0|原作者: 牛东海 翟建平|来自: 运城日报

摘要:  仲春四月,农祖故里,景色美丽怡人,文艺之花绽放。全县7个乡镇共举办了7大专场演出,180个节目和1300余名群众演员精彩亮相,数以万计的群众尽情享受了“我有拿手戏”群众文艺展演这道丰厚的 ...

  仲春四月,农祖故里,景色美丽怡人,文艺之花绽放。全县7个乡镇共举办了7大专场演出,180个节目和1300余名群众演员精彩亮相,数以万计的群众尽情享受了“我有拿手戏”群众文艺展演这道丰厚的文化盛宴。大家情不自禁纷纷点赞,翟店镇太郝村群众王树勋说:“像这样的活动,希望以后能多搞,让文艺走进老百姓中间,切实让百姓享受文化惠民带来的欢乐。”

  精密部署 扎实推进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稷山县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相关精神,进一步丰富全县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欢乐和谐、健康向上的氛围,近一个月来,稷山县以“农耕文化、大佛文化、非遗文化、脱贫攻坚、建设小康、移风易俗、文明乡风、孝老敬亲”等为主题,在全县开展“我有拿手戏”群众文艺展演活动,把舞台搭到群众身边,把欢乐融入百姓中间,真正使群众高尚起来、高雅起来、高兴起来。

  此项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该县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该县财政列出50万元专项经费,保证大展演活动的运转和顺利开展。该县宣传系统干部职工在此次活动中,紧密结合“两提一创”大讨论活动,发扬肯吃苦、能干事的精神,“走下去”到基层乡镇、文化企业走访调研和摸底动员,确保活动取得实效。该县文化局于3月初组织文艺骨干、文艺指导员深入各乡镇文化站指导参选节目,高质量完成了全县200个村共500个节目、4000余名群众演员的海选任务和7个乡镇的专场演出。该县文明办把它作为创建文明县城、文明乡村、文明社区的重点抓实抓好,县文联积极组织文艺工作者搞好精品创作,各媒体合力宣传造势。

  广泛参与 亮点纷呈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我有拿手戏”展演中,该县积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文艺创作中,通过文艺传递真善美。此次活动的特点是让群众成为舞台主角,通过“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乐”的参与方式和一系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文艺节目来表达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次展演既有80岁的老者,还有5岁的儿童,节目新颖,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对促进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提高群众文化素养有着积极意义。

  各专场舞台,佳品荟萃,百花齐放。歌曲、舞蹈、相声、小品、干板腔、鼓乐剧应有尽有,让人目不暇接。听,大鼓表演铿锵有力,唢呐独奏悦耳怡神;看,劲舞表演活力十足,戏剧变脸堪称“绝活”……

  尤其是稷山高台花鼓经精心创意、设计、编排,“鼓娃嬉春”“鼓闹丰收”“踏鼓登高”三部分精彩绝伦。高潮部分,金字塔的造型象征幸福的日子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演员用热情的表演表达出后稷儿女意气风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奔向美好明天的豪迈气概。“高跷走兽”是稷山县清河镇阳城村庙会活动中一种独有表演形式,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这一项目中演员们高超的表演,吸引着观众的眼球。“张公背张婆”是翟店镇西位村特有的民间社火表演艺术,道具别致,演员表演滑稽幽默,深受群众喜爱。

  群众演员秦俊明热爱文艺,专门从侯马赶回来参加表演,他的独唱《一壶老酒》激情四射,赢得观众们的阵阵掌声。年近古稀的盲人演员王文度、张生子表演的稷山琴书婉转悠扬,让人回味无穷。小品《妈妈你回来吧》倡导禁毒,感人肺腑,富有教育意义。群众演员王改枝心潮澎湃地说:“我们一定要精益求精,再出新作品,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品味文化食粮。”

  该县7个乡镇的党委书记和乡镇长都亲自参与活动,深入一线精心组织,也吸引了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共享文化惠民成果。蔡村乡乡长薛利鹏由衷地说:“真没想到展演反响这么好,我们明年将继续办这样的活动,这样做不仅能丰富老百姓精神生活,也能把‘三下乡’活动落到实处。”

  “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弘扬主旋律,传播真善美,凝聚正能量,努力在全县营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观看展演的稷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姜存师说。

  打造精品 挖掘创新

  稷山此次活动充分围绕后稷文化这个主题,深入挖掘民间文化资源,传承传统民俗文化,从群众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与核心价值观等先进文化相结合,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该县还调动新乡贤积极性,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底蕴,创作接地气和原生态的文艺节目,实现了节目的多样化。他们对传统节目进行创新改编、提炼升华,充分展示该县悠久历史文化和后稷儿女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力保护与不断传承,反映了时代精神。

  稷山县是中华农耕文化的发源地,华夏农业始祖后稷曾教民稼穑于此。鼓艺术的产生与远古农耕文明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稷山鼓艺术是中华鼓艺术发源地之一。经该县艺术家们挖掘创新,稷山鼓乐已形成规模和体系,现以桐上花鼓、东蒲花鼓、七级花鼓、稷山安福艺术花鼓等最具代表性。“拳板舞”是稷山县清河镇段壁村特有的一项民间文艺表演,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该县艺术家们汇聚群智,将戏曲、民间舞蹈、杂耍、锣鼓等多种艺术巧妙结合,为拳板舞伴奏的曲调融入了蒲州梆子、稷山民歌等民间音乐元素,极具地方特色。该县艺术家们还对太阳乡白池村的肩阁、西社镇张家庄的“盲人说书”项目进行挖掘提升,让人耳目一新、叹为观止。

  据了解,“我有拿手戏”群众文艺汇演进行期间,该县严格把关,层层筛选,产生的优秀节目将参加全市“我有拿手戏”群众文艺活动比赛,为全市人民献上农耕故里的文艺精品和精神大餐。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言论 登录立即注册

论坛精选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