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社区 首页 运城头条 旅游头条 查看内容

旅游产业要量的积累也要质的飞跃

2016-3-24 15:02| 发布者: 社区1号| 查看: 110| 评论: 0

摘要: 3月15日,《山西日报》刊登了《山西旅游“质”变何处》一文,对山西旅游业释放的巨大潜能作出了翔实的报道。笔者认为,山西旅游只是在量的积累上有了突破,还没有真正发生“质”变,还需要继续发掘旅游的内涵,拓展 ...
    

    3月15日,《山西日报》刊登了《山西旅游“质”变何处》一文,对山西旅游业释放的巨大潜能作出了翔实的报道。笔者认为,山西旅游只是在量的积累上有了突破,还没有真正发生“质”变,还需要继续发掘旅游的内涵,拓展旅游的外延。
    一是游要有方。古人讲,游必有方。这个方,不仅是说旅游的目的地是哪里,更要说的是旅游是为了什么。百度“旅游”一词的释义中,旅游不但有“行”,且有观光、娱乐含义。这就是说,伴随着旅游的过程,要安排足够多的娱乐消费活动供游客参与。然而山西的景区,能吸引游客互动的景点寥寥无几。这几年最有规模的是皇城相府的接驾仪式,但也只是景区的自我表演,鲜有游人的参与互动。而外省一些景点,比如内蒙古旅游的篝火烧烤晚会,广西桂林推出的印象刘三姐活动中集对歌、采茶、炒茶等为一体的景区与游客间的互动等,就可把游客吸引进来、参与其间,并长时间留下来,拉长了消费的链条。因此,在旅游中加强景区动态文化建设,引导游客参与互动,不仅能够活跃景区文化,而且能够激发游客参与景区文化营造的主人翁精神,使得景区在建设中自然延伸产业链。
    二是游要有物。我们山西是有文化有故事的地方。无论是远古的还是近代的,各类文化遗存都是有记载有出处的,具有自生性源发性,如介休绵山与寒食节的关联,永济普救寺发生的张生与崔莺莺的故事。但如何把这些故事从平时的舞台中转移到景区的表演上,再创造和增加一些与游客互动的内容,使故事的拓展与游客的参与有机结合,收到置身其中,感悟真情的效果,需要我们的文化学者、旅游学者和表演艺术者进行思考,真正创造一些切合故事内容、适合景区特色、引导游客参与的节目出来。或者,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地方旅游中,吸引游客互动的做年糕、打粃粑等活动,来推广我们山西面食的一些花样、做法等,通过举办一些观摩、比赛等活动,让游客参与其间,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发挥出来,从而使旅游有趣味性、纪念性和共生性。
    三是游要有品。有句广告语说得好:品位决定地位。山西旅游不仅要打“表里山河”的地理牌,也要打“晋善晋美”的文化牌。我省提出打造文化旅游强省目标,现在看,不光是要做大旅游的体量,而且更需要在挖掘文化底蕴上下大功夫。省委书记王儒林提出了山西历史文化的“三个一”,给山西旅游增加了新品牌。但如何把这些地方的旅游做好做响亮,需要的就是创造性的举措。如果单一地做这些遗址的开发与保护,那么这些遗址的意义就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只有把保护与开发、旅游与文化、生态与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一起结合思考,才能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把山西建设成文化旅游强省。
    我们相信,只要更加注重内涵式的发展,更加注重文化品牌的建设,山西旅游就一定会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打赢文化旅游强省建设攻坚战。

乔永胜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言论 登录立即注册

论坛精选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