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群众温暖过冬 ■本报记者 刘 凯 金玉敏
3月15日24时,连续正常供热126天的关铝热电有限公司2号机组供热抽气阀门关闭,标志着去冬今春的集中供热圆满收官。 集中供热关系千家万户。对这一重大的民生工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以群众温暖过冬为目标,在政策、资金、人员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取得了历年来最好的供热效果。
关铝热电公司——供热期机组连续运行天数、供热量创历史新高
关铝热电公司两台热电联产机组是我市集中供热的最大热源点,是集中供热的关键。 去年11月10日,中心城区开始提前集中供热。据统计,截至3月15日,关铝热电公司供热量完成约300万吉焦,创历年供热量之最;整个供暖季机组安全稳定运行,1号机组安全连续运行107天,2号机组安全连续运行126天,均创历史新高;单月最大供热量、单日最大供热量两项指标也创历史新高,实现了安全供热“零非停、零限热、零曝光”目标。 机子还是原来的机子,为什么供热效果却好了许多?山西关铝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兼热电公司董事长胡晓滨介绍了其中缘由。 2015年,该公司站在保民生保稳定的政治高度,投入3600万元对两台机组进行B级检修,为历年来检修力度最大的一次,检修标准项目近400项,处理缺陷1500余项,为机组的经济稳定运行和正常供热提供了良好保障。同时,投资6700万元进行脱硫设施改造、投入5900万元进行脱硝工程建设,环保设施全面达标运行。 该公司还成立了稳定供热领导组,下设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党务行政、财务管理、债权债务、燃料保障6个小组,明确职责分工,突出配合协作,高标准完成试运启机运行、燃煤采购储备、灰渣拉运、员工技术培训、环保设施投运、制度完善、应急方案与演练等方面的供热准备工作。同时,在市供热供气办统一领导下,与市热力有限公司等单位及时沟通,无缝对接,确保了连续供热、安全供热。 任何时候、任何岗位,人都是决定性因素。该公司大力开展“明星员工”、“明星班组”选树活动,充分调动员工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及时排查消除隐患。 张敏是一名设备维修工,主要负责输煤皮带的日常维护工作。供热期间,输煤系统两台滚轴筛同时出现清扫器基础开裂。他克服困难,加班加点抢修,保证了机组安全运行,被评为“明星员工”。 “大家都是你追我赶,都想当明星员工,工作热情比以前都更高了。”张敏说,“只要把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好,就能当明星,就能为正常供暖出一份力。”
市热力公司——检修到位、服务到位、平衡到位,用户室温达标率99%以上
2015年11月30日,市热力有限公司高效施工,仅用20多天就为新建的魏风小学成功送上大暖,赢得师生和家长的赞誉; 2015年12月24日,该公司抢险队通宵奋战,为停热10个小时的逸夫支线40万平方米的用户及时供上大暖……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成为热力公司转变观念、热情服务的缩影。 供热期间,该公司开通24小时投诉电话,及时收集有关情况;改革内部机构,实行受理、维修、回访一站式服务;改造10个换热站,开展热力站标准化建设、无人值守站建设、远程监控系统建设,提高自动平衡供热水平;布设140个测温点,随时监测用户室温,适时调整平衡热量;改造老旧管网,改善50万平方米老家属院的供热质量;完成分户计量100万平方米,推广用户自主调控、节约热费。 同时,加强供热管网、换热站的运行管理,做到了“三个到位”:检修到位,设备完好率100%;服务到位,用户投诉率比上年下降80%;平衡到位,科学平衡管网流量,用户室温达标率99%以上。 1月下旬我市遭遇极寒天气,在市供热供气办的统一调度下,该公司根据《供热运行方案》和《应急抢险预案》,迅速启动极寒天气保供热的应急措施:一是在热电厂满负荷运行的同时,立即启动调峰热源厂2台锅炉,日供给量增加近1万吉焦,一次管网供水温度从90℃升到100℃;二是加大各换热站热水泵运行频率,二网供水温度整体提高5℃;三是加强对管线和换热站巡检力度,加强物资储备;四是关注老旧小区用户供热投诉,全力解决用户供热问题。由于措施有力,该公司的供热应急保障工作受到广泛好评。 “除了加强教育培训外,我们创造了‘国企体制、民企机制’的运行模式。”该公司董事长孙耀民介绍说,公司全部采用聘任和全员竞岗制度,让员工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分激发活力。同时,加强管理考核,出台《绩效奖考核办法》、《安全风险抵押金管理办法》、《换热站水、电、热考核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向制度、向考核要生产力。 热力公司的贴心服务得到群众由衷的赞扬。市民们送锦旗、打感谢电话、写感谢信,用不同方式表达了对供热工作的肯定和表扬。
市供热供气办——化压力为动力,力争今年中心城区新增集中供热面积400万平方米
作为集中供热的协调与监管单位,市供热供气办为保障群众温暖过冬、舒心用暖,做了大量工作: 出台《运城市中心城区空闲房集中供热管理规定》(试行),为市热力公司对空闲房管理提供遵循; 与供热相关单位坚持沟通对接长效机制,定期召开技术对接会,及时解决有关问题; 落实热源、热网和热用户统一调度管理制度,保证安全、科学、经济运行; 实行逢五测温制度,对供热的质量进行动态监督; 设立供热投诉电话,认真解决用户反映的问题; 搞好供热报道宣传、解答、疑点问题,取得理解和支持…… 细致的举措,把工作做到了群众心里,赢得了群众赞誉。 “群众的鼓励,既是动力,也是压力。”市供热供气办主任杜伟师表示,“今年供热虽然整体较好,但从长远看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是集中供热供需矛盾突出,中心城区现有集中供热面积770万平方米,还有1100万余平方米未纳入集中供热范围。二是热源单一,管线单一输送,供热保障率低。集中供热应尽快形成多热源联供局面。” 对此,市供热供气办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化压力为动力,千方百计扩大集中供热面积。今年的三项重点工作让人眼前一亮:一是启动并完成运城关铝热电公司2×200MW机组高背压供热改造工程,将可满足1300万平方米的供热需求,有望彻底解决市区铁路以南市民集中供暖问题。二是支持热力公司新增集中供热面积400万平方米。三是积极运用PPP模式建设供热工程,提高供热保障率。 “集中供热是重大的民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共同维护,共同推进。”杜伟师说,“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让更多群众享受‘安全、稳定、连续、高效’的集中供热,保障群众温暖过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