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前天 09:13

曹金海与中共绛县支部

绛县第一个党支部是中共绛县支部,它的诞生与曹金海密不可分。

曹金海(又名曹静海),1908年出生于绛县郇王村,中共绛县地方党组织创始人之一,河东地区第一支革命武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历任中共绛县支部书记、中共绛县县委书记、绛县红军游击队指导员(兼)、晋南工农红军游击队副总指挥(兼)。

曹金海家境殷实,自幼聪颖好学,早年就读于本村私塾,痛感当时农村贫穷落后,立志拯救国家与民族,寻求强国富民的道路。1926年,18岁的曹金海南渡黄河,考入冯玉祥将军在洛阳创办的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军事,毕业后留在冯部任连长。从军期间,感到在这里与自己的理想追求尚有差距,毅然离开部队返回家乡。不久,又考入运城中共早期革命活动家嘉康杰创建的中山中学,并加入河东党的外围组织“读书会”。在嘉康杰、张稼夫等人的启蒙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1930年,根据嘉康杰指示,曹金海利用假期,对绛县农村的政治、经济、社会及阶级状况进行调查,和广大农民交朋友,向他们宣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道理。并组织郇王村进步青年曹钰、雷刚与本村大地主郑济丰进行斗争。

当年,绛县反动当局给全县农民下派的苛捐杂税很重,老百姓根本负担不起,曹钰、雷刚、李凤棣等进步青年利用村里唱戏,公开找村长辩理,将县上派来的guan员辩驳得哑口无言,迫使其减免百分之四十粮税。

同年,蒋、阎、冯中原大战后,阎军几个散兵游勇流窜到绛县郇王村一带,强取豪夺、欺男霸女,闹得人心惶惶、鸡犬不宁。曹金海见状,组织曹钰等数名进步青年将其处死,给予反动派震慑。

1931年,曹金海经嘉康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受河东特委的委派赴新绛县担任中共绛垣中心县委组织委员。负责绛县、曲沃、翼城一带党的活动。同年,曹金海受中共河东县委派遣返绛筹建党的组织、开展党的工作,撒播革命火种。12月,曹金海在郇王村曹家祠堂开办药店,并以此为据点,广泛联络、发动周围各村的进步青年开展抗粮抗租反压迫的斗争。与此同时,曹金海通过运城党组织的帮助,于1932年1月在孙王村李金铭家秘密建立了宣传站,在吉峪村小学建立了学友会,他不断购买《新青年》《觉悟》等进步书刊,并散发给学校师生,以启发教育青年知识分子的革命觉悟。经过培养,曹金海先后发展李金铭、李新兵、焦新一、张元酉、曹钰、雷刚6人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批党员就是绛县历史上早期发展起来的中共党员,为绛县党组织的建立提供了人员保障。

1932年3月,河东中心县委负责人嘉康杰来到绛县帮助曹金海在郇王村建立了中共绛县支部,支部共7名党员,隶属河东中心县委领导,曹金海任支部书记,李金铭任宣传委员,李新兵任组织委员。

中共绛县支部的成立,标志着绛县人民的革命斗争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从此,绛县人民在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和全国人民一道,在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和抗日救亡运动中,信心更加坚定,方向更加明确。

中共绛县县委党史研究室 谢彦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曹金海与中共绛县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