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运城支部——星火从这里燎原
运城地区是山西省中共组织创建较早的地区之一。运城党组织始建于大革命后期。1919年,在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影响下,运城城内的各中等学校师生率先接受新思想、新文化,开始新的觉醒。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使运城地区的知识分子看到了希望。1924年夏,在中共北京区委的领导下,高君宇领导创建了山西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太原支部。1925年反帝爱国的五卅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学说和共产党的影响,首先在河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运城传播开来。在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上级党组织的一些负责人先后来到河东,一方面传播马克思主义,一方面建立党的组织。1925年10月,中共北方区委派遣崔锄人来山西工作,在他的直接领导下,运城籍的进步青年王鸿钧、邓国栋、杨振铎、李子和、王占京等人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经受了锻炼和考验,先后在太原加入共青团和中国共产党。他们利用寒暑假回家乡的机会,在运城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点燃革命火种。运城早期党组织的建立和活动主要是在中国共产党太原地方执行委员会(简称中共太原地委)的领导下进行的。1925年12月,中共太原地委成立,担负着全省的建党任务。根据中共北方区委提出的“赶快扩大我们的组织”“扩大党的数量”的指示,中共太原地委发出“到工厂去、到农村去”“普遍建立党组织”的号召,要求在太原求学或做工的中共党员,利用假期回到家乡开展建党工作。1925年冬,崔锄人、王鸿钧、邓国栋等来到运城开展建党工作。他们通过山西省立二中学生会、省立二师读书会,组织进步学生宣传大革命形势,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建立“河东旅运青年社”,以联络感情、研究社会科学的名义,组织进步青年阅读《独秀文存》《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传播革命思想,培养入党对象,逐步将革命思想传播到运城各中等学校。王鸿钧等在运城开展宣传的同时,着手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他们介绍位于运城的山西省立第二中学(简称省立二中)的学生祁金兰、王月春、冯彦俊、乔子甲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春,崔锄人、王鸿钧在省立二中指导建立了运城第一个党的组织——中共运城支部,书记祁金兰,党员4人,为黑暗中的运城点燃了共产主义的星星之火。在建党的同时,他们还在闻喜中学附属高小进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发展工作。1926年7月,崔锄人和王鸿钧又主持建立了中共河东支部干事会,协调和领导省立二中支部(中共运城支部的改称)、省立二师支部及中共盐池支部,驻地仍在山西省立二中校内,共有党员26人。<br>分类主题 : 凤城往事<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