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5-6-20 11:38:45

峨眉岭上“大有农庄”:抬头见景、对月而饮

炎炎夏日来袭,翟店镇东大有岭上“大有农庄”藏着的不仅是清凉,还有诗意美食。

不妨走进大杏树下的大有农庄,享受“抬头见景、对月而饮”的惬意时光,一起陶醉在大自然当中的美食小院!

往往因获得一个美食,会幸福雀跃。在“大有农庄”,我为这里的一餐一饭而开心,许久没遇见这样开启新美食的地方。在这里,你会为厨师的精湛厨艺折服,为品尝好滋味而干一杯。

据运城地名志记载,东大有村始建于明末清初,原名大有庄,取“后人大有人在”之美好寓意,其后分为东大有和西大有。如今的东大有,两层小洋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花香鸟语弥漫其间,仿若江南富庶村落,而“大有农庄”就坐落于这如诗如画的村庄。

踏入农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颇具规模的场地与数十间窑洞式餐厅,尽显浓郁的农家风情。窑洞内布置质朴,却处处透着温馨,让人瞬间忘却城市的喧嚣与纷扰。院子里花坛繁茂,大树郁郁葱葱,清风拂过,枝叶沙沙作响,似在低声诉说着农庄美食的故事。

“大有农庄”巧妙融合了现代简约与乡村田园风格,让人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能感受乡村的质朴与宁静。这里的每一道美食绝不容错过,以本地时令季节食材为主,尤其是招牌菜翟店特色瓦罐炖土鸡、黄焖鱼和有机蔬菜等“土货”,用最纯正的味道征服了不少美食家的舌尖。

自古翟店有“四大香”:翟店卷子、瓤菜汤;旱烟锅子、火烧香。“大有农庄”除了旱烟锅子,不仅有剩下的三香,还有脆骨香、肉串香、烤茄子香、老豆腐香等几十种美味。

这里的菜品,选材讲究,皆是采摘自村里的菜园,保证了食材的新鲜与天然。春日里,刚从黄土地冒出的茵陈,是保肝的食疗佳品,简单烹饪后,那股清新的草香便在舌尖散开;“三月初三春正暖,杏树底下支锅碗,槐米拌面拌三拌,辣子一泼舌头颤,蹲在门口吞三碗!”这首名为《吃槐花》的老歌谣流传于东大有,也流淌在稷山人的味觉深处。是啊,阳春三月,又白又嫩的槐米花,被巧手拌成谷垒,软糯香甜,让人食欲大增,吃了一碗还想第二碗;立夏前后,苦苣、甜苣、蒲公英纷纷登场,开水一焯,佐以蒜泥芝麻酱香油,变身成一道道清热解火的凉拌菜,清爽可口,为餐桌增添一抹别样的色彩;稍晚些季节,马刺在田间地头肆意疯长,采摘回来,无论是凉拌、热炒还是做汤捏包子,别有风味。

要说农庄的招牌硬菜,瓦罐炖土鸡绝对首屈一指,选用的是峨眉岭散养的肉质鲜嫩的土鸡。烹饪时,加入虫草、茶树菇、西洋参、竹笋等七八种辅料,以柴火为源,瓦罐为器,慢火细炖。在袅袅炊烟中,鸡肉的鲜香与辅料的醇厚相互交融,弥漫在整个农庄。揭开瓦罐的那一刻,香气扑鼻而来,令人垂涎欲滴。入口品尝,鸡肉鲜嫩入味,汤汁浓郁鲜香,一碗下肚,全身透着暖意,仿佛所有的疲惫一扫而空。

另一道不得不提的美味是大碗鱼。此鱼用八吋大钵碗盛装,分量十足。鱼的做法多样,大炖、干煸、红烧、清蒸皆可,每一种做法都能将鱼的鲜美发挥到极致。鱼肉鲜嫩爽滑,入口即化,或浓郁醇厚,或鲜香清甜,满足不同食客的味蕾需求。无论是亲朋好友相聚,还是家庭聚餐,这道大碗鱼都能成为餐桌上的焦点,让人吃得酣畅淋漓。

凉菜、热菜、汤菜等多达三四十种,每一道菜都蕴含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农庄还特聘了两位有20多年厨龄的资深大厨,深谙农家菜与地方菜的精髓,不断创新菜品,让传统美食焕发出新的活力,为食客带来一场场舌尖上的惊喜。

除了丰富多样的菜品,“大有农庄”的魅力还在于其独特的环境与氛围。夏日的夜晚,农庄更是别有一番景致。杏花岭上的观景台,视野开阔,凉风习习。茅草蓬里的木格亭下,特色烧烤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此时,点上几串荤素搭配的烧烤,配上清凉的饮品,与亲朋好友一同谈天说地,仰望星空,感受着乡村夜晚的宁静与美好,实在是人生一大享受。

“大有农庄”的名气越来越大,不仅吸引了稷山本地的食客,邻县万荣以及周边地区的人们也纷纷慕名而来。每到夜晚,窑洞餐厅常常一座难求。

在“大有农庄”,每一口美食,都是对峨嵋岭的礼赞;每一次用餐,都是一场与后稷文化的深度对话。若有人想要表达自己在这里邂逅美食感受,可对我讲讲你的故事,我一定用心记录下来!

杨继红|图文来源:稷人说稷公众号

作者简介:

杨继红,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稷山县作家协会主席,稷山县三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毕业于广西大学中文系创作班。出版专著《稷山民间传说》(荣获运城市委五个一工程优秀文学奖)、《百家评述名医杨文水》。作品散见《广西文学》、《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名人传记》、《运城日报》等报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峨眉岭上“大有农庄”:抬头见景、对月而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