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声为剑,以歌明志_ 杨洪惠
在时代的浪潮中,声音的力量从未缺席。老舍笔下的鼓书艺人,因内心翻腾而难以开口,那是特殊境遇下表达的困境;艾青高呼“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穆旦呐喊“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则是无畏的发声,是对时代的回应与抗争。这些不同的“声音”,勾勒出个体与时代的深刻关联,也启示我们:无论困境如何,都应敢于发声,以声音传递力量,以歌唱照亮时代。困境与挣扎,是声音被压抑的无奈。老舍笔下的鼓书艺人,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满心话语与技艺,却因现实的种种磨难与内心的忧虑,无法畅快地唱给孩子们听。这让我们看到,在生活的重压与复杂的现实面前,个体发声的艰难。无论是经济的窘迫、社会的不公,还是内心的恐惧,都可能成为阻碍我们表达的枷锁。就像在某些特殊的历史时期,人们因畏惧而选择沉默,让真理与正义的声音被掩盖。然而,困境虽在,声音的力量却从未消逝,它在黑暗中积蓄,等待破茧而出的那一刻。
坚定与呐喊,是声音迸发的力量。艾青在民族危亡之际,以鸟自比,即便喉咙嘶哑也要歌唱。他的诗歌如同一把利剑,划破黑暗,唤醒人们的爱国情怀;穆旦用“带血的手”拥抱,用充满力量的诗句,展现了民族觉醒的坚韧与勇气。他们的声音,是对时代的深刻洞察,是对正义与光明的执着追求。正如鲁迅以笔为刃,在黑暗的旧中国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揭露社会的弊病,唤醒沉睡的民众;闻一多在危险面前,拍案而起,用激昂的演讲,点燃人们心中的斗志。这些声音,汇聚成改变时代的强大力量,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在当代社会,我们同样需要勇敢发声。如今,虽然不再面临战火纷飞与极端的压迫,但新的问题不断涌现:网络暴力、社会不公、环境危机等。在这些问题面前,我们不能选择沉默。就像那些为弱势群体发声的公益人士,他们用自己的声音,唤起社会的关注与同情,推动问题的解决;又如环保志愿者,通过宣传与呼吁,让更多人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每一个微小的声音,都有可能汇聚成改变世界的力量。我们要敢于在面对不合理的现象时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于为正义与真理发声,让自己的声音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份子。
从鼓书艺人难以开口的无奈,到艾青、穆旦充满力量的歌唱,声音承载着个体的情感与时代的使命。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或许会遭遇困境,声音会被暂时压抑,但我们要始终相信声音的力量。敢于发声,以声为剑,斩断阻碍我们前进的荆棘;以歌明志,让自己的声音在时代的天空中回荡,为社会的美好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洪惠|2025年作文
作者简介:
杨洪惠,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数字文旅分会理事,运城条山书院副院长,运城、永济三晋文化研究会会员,永济市政协文史研究员。多年来钟情于本地文化搜集整理工作,多次在报刊等媒体刊登本地文化文章,尤其是永济境内青龙峪,王官峪,五老峰的文化文章,为当地文化振兴做出了贡献并获得一致好评。近年来应永济市委邀请成为本地扁鹊文化开发的本土专家,为扁鹊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用纪实、评论、小说、戏曲等各种文学方式宣传扁鹊望闻问切的高超技术,弘扬扁鹊治未病的高超理念,为时代康养事业提供详实的文化支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