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祖茔——千年文脉传承与新时代发展
柳宗元祖茔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虞乡镇东阳朝村东南,是全国现存唯一的柳宗元祖茔,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家族记忆,自柳宗元河东先祖柳安起,23代人长眠于此,岁月的积淀让这里成为见证柳氏家族兴衰沉浮的重要所在。从地理环境来看,柳宗元祖茔东依盐湖,西临大河,南屏中条,北枕涑水,山河环绕,自然环境得天独厚,自古以来便被视为风水宝地。据《虞乡县志》记载:“东阳朝村东南,柳氏祖茔踞于形胜之地,山川环抱,灵气汇聚,乃钟灵毓秀之所。”《蒲州府志》亦有相关描述:“柳氏祖茔,其地得山水之胜,地势高敞,气象恢宏,为一方之胜迹也。”河东柳氏始祖柳安于秦末迁于解,祖居遗址在虞乡城北二里的刘家营村南,悠久的历史渊源,使得这片土地与柳氏家族紧密相连。
历经千年风雨,祖茔原有五大冢,占地37亩。然而,在1992年,东北两大冢不幸被夷为平地,仅余三大冢留存。此后,当地对祖茔展开抢救性保护工作,并将其列为永济市文物保护单位,同时成立柳宗元祖茔文物保护研究所,致力于守护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柳氏家族在历史上极为昌盛,英才辈出。据史载,河东望族柳门在朝为官且在正史上有传(包括附传)的达一百五十九人,其中更是出了六位宰相。仅唐高宗时期,在尚书省任职者就多达二十二人。中唐时期的柳宗元,更是以其卓越的才华与深邃的思想,被誉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革新家、思想家和文学家。此外,柳公权凭借精湛的书法技艺,在书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柳氏家族文化底蕴深厚,家训影响深远,代代相传,塑造了柳氏家族的精神品格。
多年来,众多文化学者纷纷前来祭拜,尤其是柳氏后人更是不远万里寻根问祖,足见柳宗元祖茔在家族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随着国家文化振兴战略的推进,传承优秀文化成为时代使命,柳氏家训及柳氏宗族在历史上的卓越贡献也愈发凸显其价值,柳宗元祖茔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目前,以山西河东柳氏文化有限公司为主体的正柳宗元及河东柳氏数字化建设项目正在稳步推进。该项目基于数字化时代需求,旨在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文化的永久保存与高效传播,为家族祭奠、文化研究、文旅融合提供创新契机。项目目标明确,包括整合数字化资源,全面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文物古迹信息和家族谱系,建立完备的数字化资源库;创新文化展示方式,运用VR、A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文化展示平台;创立柳宗元廉洁奉公一心为民展览中心,成为新时期党政廉政教育中心;促进文化传承与研究,为学者和爱好者提供便捷的研究工具,培养传统文化传承意识。
项目内容丰富多样。首先,在永济市虞乡镇柳宗元祖茔占地20亩建设河东柳氏文化产业园,园内将建设柳氏祭祖大殿、文化博物馆、文化展示馆等,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吸引各类文化相关主体入驻,推动产业融合。同时,积极开展产业合作项目,与国内外文化企业、旅游机构、教育机构合作,开发文化主题旅游线路、研学旅行项目,利用科技开发沉浸式文化体验产品。此外,还包括文献数字化、文物古迹数字化采集、文化故事与传说数字化呈现等工作。
项目实施计划从2025年2月起分多个阶段进行,预计总预算约1260万元。建成后,将形成内容丰富、功能强大的数字化资源平台,创新文化传播形式,推动文化研究进展。
未来,柳宗元祖茔不仅自身将成为集祭奠、研学、廉政建设、传承文化为一体的圣地,让更多人了解柳氏家族文化,感受柳宗元等柳氏名人的精神魅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将在园区内建设西安、永州、柳州、沁水等地的柳宗元文化展馆,以柳氏宗亲文化和家训为主体,系统还原柳宗元的一生,全方位展示其文学成就、思想理念与人生历程。同时,联合山东、河北等地,深入挖掘柳氏文化与和圣文化内涵,将两者有机结合,做大做强相关文化产业,使柳宗元祖茔及柳氏文化成为地域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作者简介:
杨洪惠,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数字文旅分会理事,运城条山书院副院长,运城、永济三晋文化研究会会员,永济市政协文史研究员。多年来钟情于本地文化搜集整理工作,多次在报刊等媒体刊登本地文化文章,尤其是永济境内青龙峪,王官峪,五老峰的文化文章,为当地文化振兴做出了贡献并获得一致好评。近年来应永济市委邀请成为本地扁鹊文化开发的本土专家,为扁鹊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用纪实、评论、小说、戏曲等各种文学方式宣传扁鹊望闻问切的高超技术,弘扬扁鹊治未病的高超理念,为时代康养事业提供详实的文化支持。<br>分类主题 : 文明探源<br><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