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重前行:高考重压下的少年与突围之路_ 杨洪惠
当镜头掠过高考完的孩子,看着他们佝偻着背,抱着被褥、拖着塞满书本的沉重书包,步履蹒跚地踏上归途时,那疲惫的身影像一根刺,扎进无数人的心间。中国孩子为这场关乎命运的考试,拼尽全力奋斗十余载,成长路上,他们仿佛背负着远超年龄的重担,童年的天真烂漫、少年的肆意欢笑,似乎都被淹没在无尽的试卷与习题之中。人们常说他们肩上压着“三座大山”,但对于广大农村孩子而言,这“大山”的分量更显沉重,因为高考,是他们渴望“跳出农门”、改变命运的重要通道,可这条道路,布满艰辛。高考,对于拥有十亿农民的中国来说,是目前最公平的上升通道。在城乡教育资源存在巨大差距的现实下,农村孩子没有优渥的家庭条件,难以享受高端的教育资源和丰富的课外辅导,高考成为了他们为数不多能与城市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竞争的机会。无数农村家庭将所有希望寄托在孩子的高考成绩上,孩子们也深知,这是他们改变家庭命运、摆脱贫困生活的关键一战。于是,他们只能埋头苦读,放弃玩耍的时间,舍弃兴趣爱好,把自己禁锢在书桌前,用知识武装自己,试图在高考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然而,这条看似公平的道路,却也存在诸多无奈。长期以来,“唯分数论”的教育导向,让孩子们的成长变得单一而压抑。为了追求高分,他们不得不进行大量机械性的刷题训练,忽视了自身兴趣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孩子们接触到的知识有限,思维拓展和视野开阔都受到极大限制。即便如此努力,面对城市孩子在教育资源上的巨大优势,农村孩子仍需要付出数倍的努力,才能勉强与之比肩。
但我们不能只是抱怨现状,更应积极探寻破局之道。首先,教育公平需要得到进一步落实和推进。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农村教育事业,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通过互联网技术,开展远程教育,让农村孩子也能接触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
其次,教育理念需要革新。我们要摒弃单一的“分数至上”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在农村学校,鼓励开展多样化的课程和课外活动,挖掘每个孩子的潜力,发现他们的特长,让他们在不同领域找到自信和发展方向。同时,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让他们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
此外,社会也应提供更多元的发展途径。除了高考,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也应得到足够重视和发展,为农村孩子提供更多选择。政府和企业可以加强合作,针对农村孩子开展定向培养,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凭借专业技能在社会上立足。通过创业扶持政策,鼓励有想法、有能力的农村青年自主创业,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让他们不必局限于通过高考“跳出农门”,在农村同样能实现人生价值。
高考完孩子那疲惫的身影,不仅是个人奋斗的缩影,更折射出教育现状的复杂与社会发展的挑战。改变并非一蹴而就,但只要我们凝聚各方力量,持续推进教育改革,拓宽发展渠道,就一定能为孩子们创造更公平、更多元的成长环境。让每一个孩子,无论出身何处,都能在成长过程中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杨洪惠|文图
作者简介:
杨洪惠,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数字文旅分会理事,运城条山书院副院长,运城、永济三晋文化研究会会员,永济市政协文史研究员。多年来钟情于本地文化搜集整理工作,多次在报刊等媒体刊登本地文化文章,尤其是永济境内青龙峪,王官峪,五老峰的文化文章,为当地文化振兴做出了贡献并获得一致好评。近年来应永济市委邀请成为本地扁鹊文化开发的本土专家,为扁鹊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用纪实、评论、小说、戏曲等各种文学方式宣传扁鹊望闻问切的高超技术,弘扬扁鹊治未病的高超理念,为时代康养事业提供详实的文化支持。<br><br><br>
https://shequtongcheng.oss-cn-beijing.aliyuncs.com/xigua/20250610/wx6847fb038e090.jpg
<br>
https://shequtongcheng.oss-cn-beijing.aliyuncs.com/xigua/20250610/wx6847fb0adf0fe.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