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5-6-10 11:14:51

烧烤夜话三题_河东陈记获奖征文_秦跃武  

河东陈记美食征文二等奖作品。
 
01

我原本对烧烤是有偏见,甚至排斥。是老高激发了我对烧烤的兴趣。以前,我不喜欢烧烤的原因有很多:路边小摊不绝于耳的“羊肉串……”叫卖声让我厌烦,升腾的烟火气危害环境叫我讨厌,猩红的生肉串让我厌恶,甚至对其食品卫生安全存有疑虑。

五年前的一个周末下午,我们加班到很晚,错过了饭点。老高提议:“我们和老冯去吃烧烤吧?”我提出了异议,老高却笑着说:“你已经out了!现在谁还去街头小摊?已经坐在室内包间里享用了,烧烤使用的是燃气炉具,食卫及环境问题早就解决了,且食材丰富,配上冰镇啤酒,简直是绝了!吃起来真的美太太,你试试就知道了。”于是,我们去了人民路的一家叫作“河东陈记”的烧烤店。果然,先咥一串烤羊肉,又喝了口冰镇啤酒,麦芽香与肉质焦香交织汇合,美味直“击”味蕾。三大杯啤酒下肚,烤肉的油腻感被清爽的啤酒冲淡了,心情放松,压力和焦虑仿佛化作一缕轻烟和云雾飘逝而去……从此,我对烧烤的误会解除了,甚至爱上了这种美味。

后来,我们便经常相约烧烤店,边吃边聊人生、职业、家庭、责任……夏夜虽短,话题却多,烤宴绵长。我们讲述身边的法治故事,交流思想,联络感情。老高,这位县城“红二代”,刚正不阿与侠骨柔情深深影响着我。老冯,这位经历丰富法律职业人“莫愁千里路,自有到来风”的信念与坚持也感染着我。     

02

高中同学黄某是我来垣曲三年后在车站邂逅的学友。四十余载同窗情,可谓“一轮明月照中条,悠悠情感似海深”。隔周相聚,微醺而归成了常态。后来,我又结识了良友秀峰,礼尚往来,吃烧烤也成了不可避免的“活动”。我们常在中条大街设局,那里有五六家烧烤店沿街一字排开。夏天,店门前摆满餐桌,人声鼎沸,水泄不通,年轻人尤其多。我和老黄、秀峰多于晚餐时间相聚在店内二楼雅座,吃烧烤喝白酒,属于黄金搭配。抿一口白酒入口,浓郁醇香,中和着焦脆的五花肉,嘴角也溢出油来。借着酒劲,我们聊许多热门话题,这时候,老黄这位久经考验的“战士”,常在我们的“烤宴”中担任主角,或激扬“报告”,或有力“雄辩”,比如抨击西方资本主义的腐朽没落,以及素质教育,言辞犀利,有理有据,令我们折服,这样的讨论既活跃了“烤局”气氛,又交流了丰富了知识。在人间烟火气中,我们受到马列和爱国主义教育。推杯换盏间,我们回味欢乐,体味国与家的变迁,思想在碰撞中闪出火花。每次聚会,总是“乐不思蜀”,直到老婆的电话催促,才依依不舍地结束夜话。

去年五一假期,我回到家乡,某日下午与同学老马相聚聊天,他热情似火,重情重义,又提出请我吃饭,问我想吃什么。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烧烤。他立刻说:“满足你的愿望,再叫上两位同学,咱们一起游山玩水品特色美食!”在前往泗交的路上,我们聊起高中参加勤工俭学的往事……如今,却感叹“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约小半时多,我们驶过厚民茶场,抵达一个名为“河东陈记”的庄园。

我们欣赏周边美景后,夕阳落下,服务员安排雅间,大家一一落座。服务员问:“喝啥酒?”我说:“就喝咱夏县特产格瑞特葡萄酒,咱可是中国葡萄酒发源地。”另有同学称葡萄酒搭配烧烤堪称浪漫组合,又配我们浪漫之行,真是美哉!开宴后,葡萄酒的甜果香与烤肉的油香融合,浓郁甜蜜的口感油然而生……老板介绍说,这里的海鲜烧烤有特色,环境优美,吸引了许多游人前来打卡。我环顾四周,果然看到五六对情侣在此享受“游美”时光。我们高谈阔论,叙旧情、话变化、展未来……下山返回到瑶台景区时,夏县城已是华灯初上,夜景璀璨夺目。 
                 
03

2023年夏日,我们一家驾车前往内蒙古大草原——锡林郭勒盟旅游,品尝了正宗的草原风味的烤全羊。草原上吃烤肉一般标配半透明乳白马奶酒,儿子喝得津津有味,我小尝后虽觉口感圆润滑腻,带有酸甜和奶香的饮料感,但这种独特风味难以适合自己的胃口,我遂改喝烈酒“闷倒驴”,心想看能不能把我闷倒。三两下肚,只觉得头热呼呼的,目眩似飘,看着羊油滴在炭火上,腾起的青烟仿佛穿越了三千年,张骞的马队踩着姜蒜茴香的芬芳沿着丝绸之路飘来。酒被奶油茶稀释后,依然烈性十足,不一会儿,我便大醉,望着暮色中的苍穹和天际的二十八星宿,不禁想起金木水火土的生化制克之道,数百万年来演绎了多少生生不息的故事。

当远古的人们第一次将肉放在火上烤熟,烧烤的气息便刻进了人类的基因。从此,对火神的崇拜开始,掌控火成为人的生存技能之一,文明的帆船也由此起航。围火而坐,驱除恐惧,分享食物,传递温暖。烧烤成为人们烹饪方式的一种,并逐渐衍生了中国传统美食文化。如今的我们吃烧烤时,或许可以想象自己正延续着千万年前祖先的仪式感。

“火中烤制味无穷,食客路过香自融。一串佳肴一口酒,逍遥自在乐悠悠。”吃烧烤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文化的大餐。人生似烧,社会同烤。烧烤引发我们对生活、成长、压力、成功与失败的深度思考,“烧”教我们干啥都需要时间和耐心,“烤”教我们面对困难需要坚韧应对,烧烤需要适度的火候把握,不及则生,过度则焦,再从而启发我们凡事从两个方面考虑平衡,注重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等待与感受、过程与结果、简单与复杂的辩证关系上,去更深刻认识人的价值与意义,崇尚精神文化和信仰,避免陷入过度追求物质利益的怪圈。

文|秦跃武  图|靳志强<br><br><br>
https://shequtongcheng.oss-cn-beijing.aliyuncs.com/xigua/20250610/wx6847a3000e392.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烧烤夜话三题_河东陈记获奖征文_秦跃武